王宏
- 作品数:4 被引量:105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妇女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地理分布的调查被引量:84
- 1996年
- 应用核酸印迹技术(Southern blot),对我国十四省市自治区的1455例来源宫颈癌、官颈不典型增生、宫颈湿疣和正常宫颈组织,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检测,并分析了其型别地理分布特点。结果发现,815例宫颈癌组织 HPV 总检出率53.5%,其中 HPV16和58型检出率最高,分别是31.9%和7.6%,HPV6/11和18型的检出率为2.3%和1.0%。而在195例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中,HPV 总检出率为25.1%,16/58型和6/11型的检出率分别为4.6%、15.9%。206例宫颈湿疣中,HPV 检出率40.8%,6/11型最高,达33.5%。239例正常宫颈组织中,仅检出1例 HPV16型,5例6/11型。提示:我国宫颈癌 HPV 感染以16、58型为主,18型少见。还发现,北方地区的宫颈癌组织中,HPV 感染以16型为主;南方省份长江中下游地区,HPV58 型检出率明显增高,几乎和 HPV16型持平;沿海地区不明的相关型呈上升趋势。提示我国宫颈癌 HPV 感染的型别,可能存在"移行"的地理分布特点。
- 李洁刘宝印zur Hausen H王宏杨学志李力刘文刘洪隐陆克昭刘旭牛春燕裴润芳苏钟浦王言贵董继华张桂宁刘春杰许吉林林毓纯
- 关键词:宫颈肿瘤人乳头瘤病毒印迹法
- 人乳头瘤病毒58型的发现及各型在中国宫颈疾患中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3
- 1996年
- 为了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我国宫颈癌发生的关系,于1986年与21家单位进行科研协作,对HPV感染特别是HPV58型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等进行研究: 1.HPV58型的发现 1986年我们首次发现一个新的HPV基因组对其进行了克隆及部分鉴定,暂定名cHPVX1,并于1988年进行了报道。1994年于德国最终鉴定,确定为HPV58型。1986~1987年间。
- 林玉纯刘宝印李洁彭仁玲杨学志李力刘文王宏刘洪隐
-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感染率病理形态学宫颈组织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附125例病理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1993年
- 采用核酸吸印杂交技术检测125例宫颈组织。宫颈糜烂、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浸润癌组织中HPV 16型及HPV 18型DNA相关序列阳性检出率分别是0%(0/10)、25%(1/4)、50%(1/2)和54%(59/109)。随宫颈病变加重HPV 16 DNA相关序列阳性率逐渐上升。临床以菜花型、结节型居多,为72.5%,HPV 16 DNA相关序列阳性率为72.9%。组织学检查,缺少凹空细胞的为61%,伴有凹空细胞的占39%。缺少凹空细胞的HPV16型DNA及HPV 18型相关序列阳性率为61%(36/59),符合Zur Hausen提出的HPV 16型及HPV 18型的组织学特征。鉴于HPV 18型同源序列检出率很低,HPV 33型或CHPV×1型同源序列也不高,说明宫颈癌的发生与HPV 16型同源序列感染关系更为密切。这种感染有着临床和病理学改变的特点,提示临床及病理医生在妇科检查及病理诊断中都应注意这些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宫颈癌。
- 刘月仙张延澜刘尚义王宏曾小澜林玉纯彭仁玲
- 关键词:宫颈癌乳头状瘤病毒
- 我国人乳头瘤病毒58型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被引量:21
- 1996年
- 人乳头瘤病毒中,第58型是很重要的高度致瘤性病毒之一。采用 Southern 印迹技术对我国14省区1216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58型(HPV58)检测。结果:①各类宫颈组织中,宫颈癌组 HPV58型检出率(7.6%)最高;②南方地区宫颈癌组织中 HPV58型检出率(13.2%)高于北方地区(2.8%),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③与 HPV16型、18型检出率相比较,在宫颈癌组织中 HPV58型检出率低于 HPV16型,但明显高于 HPV18型。HPV58型与 HPV16型在各类宫颈疾患中的检出强度趋势大致相同。表明,HPV58型感染可能与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的宫颈癌病因有关。
- 刘宝印李洁De李力龚林王宏杨学志林玉纯
- 关键词:人乳头瘤状病毒宫颈肿瘤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