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晶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乳腺
  • 8篇肿瘤
  • 7篇预后
  • 7篇乳腺肿
  • 7篇乳腺肿瘤
  • 7篇腺肿瘤
  • 5篇病理
  • 4篇病理学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3篇临床病理
  • 3篇分子
  • 3篇分子分型
  • 2篇预后分析
  • 2篇化疗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样癌

机构

  • 10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保定市第一医...

作者

  • 10篇赵晶
  • 7篇刘俊田
  • 4篇李利娟
  • 3篇连镇
  • 3篇魏丽娟
  • 3篇穆坤
  • 3篇吴楠
  • 1篇张景华
  • 1篇张军
  • 1篇徐靖源
  • 1篇林秋生
  • 1篇赵洋
  • 1篇朱珊珊

传媒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NGPTL4基因的特性及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本研究初步探讨ANGPTL4与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关系,克隆形成试验及细胞增殖活性测定表明ANGPTL4过表达明显抑制T47D细胞的生长研究结果表明,ANGPTL4在体内与某些血管新生促进因子或未知因子协调作用,从而引起血管...
赵晶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乳腺癌肿瘤形成
文献传递
乳腺髓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乳腺髓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66例乳腺髓样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6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发病年龄为52岁,I期、Ⅱ期、Ⅲ期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6.9%、68.1%、15.0%。Luminal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1.3%、8.4%、60.3%。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在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疋。=18.248,P=0.003),而在家族史、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及Ki-67表达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TNM分期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5.664,P=0.001)。术后随访时间15—14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8个月,5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5%和87.2%。结论乳腺髓样癌预后较好,根据患者分期及组织病理特征进行积极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穆坤吴梓政牛海飞吴楠赵晶张军刘俊田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学分子分型预后
乳腺富糖原透明细胞癌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富糖原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1999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2例乳腺富糖原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22例乳腺富糖原透明细胞癌患者均为女性,21例因乳腺肿块就诊,1例因乳头溢液就诊。发病年龄36。81岁(平均49.9岁)。免疫组织化染色结果: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阳性率为40.9%(9/22),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阳性率为45.5%(10/2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 )阳性率为13.6%(3/22),P53阳性率为45.5%(10/22)。随访时间11.137个月。22例患者中11例确诊时发现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患者因多发转移死亡,1例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复发,1例出现胸壁复发,1例出现骨转移.皆带瘤生存,其余17例患者皆无瘤生存。结论乳腺富糖原透明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连镇林秋生赵晶李利娟吴梓政牛海飞魏丽娟刘俊田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切除术预后
中国女性乳腺癌分子分型特点及不同分子亚型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   乳腺癌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根据基因表达谱不同被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并具有各自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及治疗敏感性。本实验将探讨中国女性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独立性预后因素,并进一步通过对不同分...
赵晶
关键词:分子分型临床病理学化疗敏感性三维立体培养
文献传递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84--2013年收治的23例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发病率低,约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的0.06%。患者全部为女性,发病年龄28~87岁,中位年龄49岁;肿瘤平均大小为4.5cm。9例患者就诊时伴有淋巴结转移(39.1%)。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率分别为13.0%(3/23)、4.3%(1/23)、0(0/20)。8例患者在随访5~36个月后出现复发或转移,1例患者入院时伴远处转移。9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患者中,肺转移较为常见(77.7%),6例死亡。结论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化生性癌,侵袭性强、受体阴性率高,且治疗后早期容易出现复发或转移,预后差。
吴梓政连镇赵晶李利娟牛海飞刘俊田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学预后
195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IMP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并分析其与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 the breast,IDC)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4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95例乳腺IMPC患者,并选取同期收治的乳腺IDC患者420例作为对照,分析二者临床病理及预后差异。结果IMPC患者与IDC患者相比,两组在乳头侵犯、淋巴管癌栓、橘皮样变、软组织侵犯、新辅助化疗比例、标准根治术比例、淋巴结转移个数及阳性率、病理分期、肿瘤大小分期、淋巴结分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inreceptor,PR)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分子分型、放疗比例、内分泌治疗比例、元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IMPC患者组五年DFS及os(68.2%,73.8%)均低于IDC患者组(85.7%,88.6%)(P〈0.05)。IMPC患者组内分析发现,ER/PR阳性、HER2.阴性、肿瘤体积较小、淋巴结转移较少、乳头侵JR/淋巴管癌栓/橘皮样变阴性者.其DFS及OS均高于ER/PR阴性、HER2阳性、肿瘤体积较大、淋巴结转移较多、乳头侵JR/淋巴管癌栓/橘皮样变阳性者(P〈0.05);而病理分期Ⅰ期患者其OS高于Ⅲ期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橘皮样变、淋巴管癌栓及HER2表达情况为IMPC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IMPC作为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较乳腺IDC预后差,有更低的DFS及OS。
吴楠李莹吴梓政赵晶赵洋牛海飞穆坤刘俊田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
新型多臂杂环多齿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合成、光谱、磁性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徐靖源阎世平边贺东顾文赵晶郝兰芳
该项目设计、合成新型杂环多齿有机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使具有预期功能的分子材料能快速方便地实现;培养、解析新型物质的单晶结构,并使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荧光光谱、ESR、变温磁化率、琼脂糖凝胶电泳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功能配合...
关键词:
关键词:金属配合物光谱磁性生物活性
43例分泌性乳腺癌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分泌性乳腺癌(secretory carcinoma of breast,SCB)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43例SCB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SCB发病率低,约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的0.17%;中位发病年龄49岁;肿物直径1.0~ 10.0cm,平均最大径为3.2cm;病理学特点:癌细胞内外可见大量嗜酸性分泌物,过碘酸雪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PAS)及阿利辛兰染色(Alcian blue,AB)呈阳性反应;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率为34.9%(15/43)、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率为23.3%(10/43),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率为25.6%(11/43),S-100阳性率为97.7% (42/43),PAS及PAS消化(+)阳性率100%(8/8).4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术后平均随访78个月.7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16.3%),其中2例死亡.结论 分泌性乳腺癌预后较好,但仍可能出现腋窝转移、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李利娟张景华魏丽娟赵晶朱珊珊刘俊田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与分子分型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21例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新辅助化疗疗效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221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中,病理完全缓解(pER)率为11.3%(25/221),其中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患者的pCR率分别为0.0%(0/12)、5.7%(6/106)、7.4%(2/27)和16.9%(11/65)。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pER率与分子分型有关(P〈0.05)。全组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72个月,5年无病生存率为61.1%,其中pER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84.0%,非pER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58.2%。全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79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71.9%,其中pER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96.0%,非pCR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8.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前临床N分期、病理学N分期以及是否达到pCR是影响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与Luminal型乳腺癌比较,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更易获得pER;新辅助化疗前临床N分期、病理学N分期以及是否达到pCR是预测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牛海飞魏丽娟连镇赵晶李利娟吴梓政刘俊田
关键词: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分子分型预后
乳腺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3年至2013年收治的28例乳腺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全组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30~89岁,中位年龄53.5岁;肿瘤平均大小为3.3 cm。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率分别为10.7%、10.7%、3%。8例患者发生复发或转移,6例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28例患者中位随访40月,5年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4.9%和61%。结论乳腺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发病率低,侵袭性强、受体阳性率低,且治疗后早期容易出现复发或转移,预后差。
吴梓政吴楠赵晶穆坤牛海飞刘俊田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学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