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德钦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蛋白表达
  • 2篇上皮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角蛋白
  • 2篇喉癌
  • 2篇喉肿瘤
  • 1篇胆脂瘤
  • 1篇形态学
  • 1篇脂瘤
  • 1篇中耳
  • 1篇色素细胞
  • 1篇手术
  • 1篇突变
  • 1篇年龄变化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育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机构

  • 7篇福建医学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王德钦
  • 7篇易自翔
  • 4篇周爱东
  • 2篇黄建民
  • 2篇王德生
  • 1篇周爱东
  • 1篇梁平
  • 1篇邱治民
  • 1篇杨文清
  • 1篇许光义
  • 1篇杨发端
  • 1篇林国经
  • 1篇吴秀红
  • 1篇叶胜难

传媒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耳鼻咽喉(头...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年份

  • 1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89
  • 1篇198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胆脂瘤和外耳道上皮的黑色素细胞被引量:3
1995年
本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26例后天性胆脂瘤标本中的黑色素细胞,查见8例(30.8%)胆脂瘤有黑色素细胞。用同法研究2例胎儿及1例死婴的外耳及中耳,见外耳道和鼓膜的表皮有黑色素细胞,而中耳粘膜则无。因此认为,那些无黑色素细胞的胆脂瘤上皮可来源于中耳粘膜的鳞状化生。
易自翔黄建民叶胜难王德钦周爱东
关键词:胆脂瘤黑素细胞
全文增补中
喉癌P_(53)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1995年
以免疫组化方法,用单克隆抗体DO-7检测了38例喉鳞癌和29例喉部良性病变组织中的突变型P_(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①66%(25/38)的喉鳞场中检出突变型P_(53)蛋白,喉良性病变突变型P_(53)蛋白的阳性率仅为7%(2/29)。突变型P_(53)蛋白在喉癌中的高比率表达与喉癌的发生有关。以该蛋白是否表达作为喉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辅助依据,具有一定价值。②在部分喉鳞场的癌旁呈不典型增生的上皮中,也可见突变型P_(53)蛋白的表达。癌旁组织中已发生P_(53)基因突变的细胞可能是肿瘤复发的根源或先兆。③突变型P_(53)蛋白阴性的喉癌患者5年生存率比阳性患者高。其表达具有一定预后意义。
王德生易自翔杨发端王德钦周爱东陈维珠
关键词:喉肿瘤鳞癌P53蛋白基因突变
喉癌DNA倍体分析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应用图像分析技术,研究38例喉鳞癌和29例喉部良性病变组织中,细胞DNA倍体分布状况,分析了其临床意义。结果显示:①喉癌组2C细胞比良性病变组明显减少,而3C—4C细胞、5C及5C以上(以下简称DNA5C—)细胞比后者明显增加,表明喉癌组织中细胞有较强的增殖活性;②以DNA3C及3C以上(以下简称DNA3C—)细胞百分率为指标,在喉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好的诊断性能,以DNA3C—细胞百分率大于49%为诊断标准,敏感度达94.74%,特异度达89.66%,使用图像分析仪,以DNA倍体分布为依据,进行喉癌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实用价值;③DNA5C—细胞百分率大于33%的喉癌患者5年生存率比小于33%的患者低。DNA倍体分析对喉癌有一定预后价值。
王德生易自翔杨发端吴秀红王德钦周爱东
关键词:喉肿瘤DNA
与镫骨手术和球囊穿刺术有关的内耳应用解剖
1988年
本文采用颞骨组织学方法,光镜观测85侧正常颞骨标本。测量了镫骨底板至前庭各点:圆窗膜与球囊间的距离及其解剖关系,为内耳手术如镫骨手术,球囊穿刺术等提供解剖学依据。
袁青桂严世都王德钦
关键词:球囊椭圆囊
蜗小管的胚胎发育和年龄变化被引量:2
1989年
本研究取正常胎儿12周至成人的颞骨234个,做组织切片,在显镜微下观察蜗小管的胚胎发育和生后变化。结果表明,蜗小管内口、外口、宽度和长度随胚胎发育而增加。生后1岁蜗小管的长度已达成人蜗小管的长度。儿童蜗小管较成人者宽。根据蜗小管形态的年龄特点,讨论了其发育规律、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严世都易自翔王德钦邱治民
关键词:胚胎发育年龄变化
鼓室表皮样结构角蛋白表达的变异被引量:3
1996年
为探讨鼓室表皮样结构(EF)与先天性胆脂瘤发病的关系,收集16例鼓室EF标本,其中单纯型15例,增殖型1例,采用CK13、CK18、CK19和PK四种角蛋白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比观察了鼓室EF、外耳道表皮和鼓室粘膜上皮的角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单纯型EF的角蛋白染色特点与鼓室粘膜上皮一致,而不同于外耳道表皮,提示单纯型EF不具有典型的表皮特征;增殖型EF的角蛋白表达出现变异,CK19的表达完全缺失,与鼓室粘膜上皮形成鲜明对照;PK染色特点与外耳道表皮相似。提示增殖型EF具有某些表皮特点。此结果进一步表明增殖型EF可能是先天性胆脂瘤的前体。
黄建民易自翔林国经许光义王德钦
关键词:角蛋白组织形态学中耳
鼻息肉上皮的多种改变及其诊断问题被引量:20
1995年
对100例鼻息肉的石蜡切片(其中6例兼作冰冻切片)用HE和CK13免疫组化染色,以光镜观察息肉上皮结构及CK13表达。结果发现,鼻息肉上皮有9种,其中10例达5~6种;CK13在过渡性上皮的表达不规律;4例有鳞状细胞内翻乳头状瘤样改变。提示鼻息肉上皮由于反复变性坏死而再生、增生及化生,可引起上皮的多种变化;有可能是鼻息肉和乳头状瘤共存。因而临床对鼻息肉,特别是反复发作的鼻息肉,应行病理检查,以防将内翻乳头状瘤漏诊或误诊为一般鼻息肉。
卓明英易自翔王德钦周爱东
关键词:鼻息肉上皮细胞角蛋白
从吞噬作用探讨腭扁桃体的功能被引量:9
1997年
为观察成年动物腭扁桃体功能,以家兔为实验动物,用台盼蓝和炭素墨水腹腔内注射作活体染色,9天后采标本研究观察腭扁桃体的吞噬功能。同时取脾脏、胸腺及淋巴结等进行检查。结果提示:四种淋巴器官中只见脾脏和淋巴结的吞噬细胞吞噬大量色素颗粒,而腭扁桃体则和胸腺一样,未见有吞噬血流和淋巴液中的异物的现象。因此推断,腭扁桃体作为淋巴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在儿童期,特别是婴儿期,接触体表外来抗原,参与免疫应答,建立完备的免疫机制。童年以后腭扁桃体即渐萎缩,功能渐退化,一旦腭扁桃体成为慢性病灶。
易自翔周爱东王德钦杨文清梁平
关键词:扁桃体扁桃体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