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金英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山茱萸
  • 3篇茱萸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组学
  • 2篇代谢组学研究
  • 2篇没食子
  • 2篇没食子酸
  • 2篇抗氧剂
  • 1篇地黄
  • 1篇豆油
  • 1篇血热
  • 1篇血热证
  • 1篇液相
  • 1篇质谱
  • 1篇生地黄
  • 1篇实热
  • 1篇实热型
  • 1篇提取物
  • 1篇炮制品
  • 1篇热证

机构

  • 5篇河南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张金英
  • 3篇孙志云
  • 2篇刘亚竞
  • 2篇郑晓珂
  • 2篇周宁
  • 2篇冯卫生
  • 2篇尚遂存
  • 1篇肖学风

传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第三届全国农...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1990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黄连及其炮制品对实热型口腔溃疡大鼠干预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采用UPLC-Q/TOF-MS技术,探究黄连及其3种炮制品对实热型口腔溃疡大鼠体内代谢的干预作用,揭示黄连3种炮制品的药效差异。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实热型口腔溃疡模型组、生黄连组、酒/姜/萸/黄连组、阳性药黄连上清片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连续灌胃2周党参-黄芪水煎液,实热造模期间记录大鼠肛温和饮水量,实热造模完成后结合乙酸进行口腔溃疡造模。苏木精-伊红(HE)观察口腔溃疡黏膜病理学变化;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收集血清样本,利用UPLC-Q/TOF-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构建代谢轮廓并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应用Mev软件对标志物相对定量结果进行热图绘制和聚类分析,最后结合MBRole、KEGG和MetaboAnalyst等在线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和代谢网络构建。实验结果显示,造模后大鼠口腔黏膜病理损伤严重,血清中TNF-α、IL-6、IL-1β、MDA水平显著升高,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给药后各指标均有回调趋势,以酒黄连的改善效果最佳。非靶向代谢组学最终鉴定出48个差异代谢物,包括正源模式下27个、负源模式下21个,富集得到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酪氨酸代谢等5条共有通路。综上,黄连及其3种炮制品均可通过干预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等途径,改善实热型口腔溃疡大鼠机体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其中酒黄连的治疗效果最显著。
张振凯郑亚娟张冰贤王永祥张金英曹玉敏冯卫生郑晓珂郑晓珂
关键词:黄连代谢组学
山茱萸核提取物抗氧作用的研究
尚逐存孙志云张金英
关键词:提取物
山茱萸果核抗氧作用研究被引量:13
1990年
用胡萝卜素漂白法初步探查到山茱萸果核的抗氧活性后,接着用烘箱试验法进一步证明它的水提物和甲醇提取物对市售豆油猪油也呈现明显抗氧作用,说明它有实际应用价值,从核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没食子酸及其中酯两种抗氧活性成分。
尚遂存刘亚竞肖学风孙志云张金英
关键词:山茱萸抗氧剂没食子酸
山茱萸果核提取物抗氧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1990年
在用β-胡萝卜素漂白法初步探查到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Zucc.)果核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抗氧活性后,又用烘箱法考察了其甲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在市售豆油和猪油中的抗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均呈现明显抗氧作用。它们在豆油中的保护因数PF_(100)分别为1.53和1.62;在猪油中的保护因数PF_(20)分别为2.50和6.50。从核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了两种活性成分——没食子酸及其甲酯。烘箱试验证明,二者在市售豆油和猪油中的抗氧作用与合成抗氧剂BHA、BHT可以媲美。并研究了它们的抗氧作用与添加量的关系。
尚遂存刘亚竞萧学风孙志云张金英田淑艳江行本
关键词:山茱萸抗氧剂没食子酸豆油猪油
生地黄凉血作用的肺脏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研究血热证大鼠肺脏代谢的变化以及生地黄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干酵母混悬液注射+无水乙醇灌胃”的复合造模法建立血热证大鼠模型;利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检测正常组、血热证模型组和生地黄组大鼠肺脏样本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出与血热证模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应用Mev软件对标志物的相对定量结果进行热度图绘制和聚类分析;结合MBRole、KEGG和MetaboAnalyst等在线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和代谢网络构建。结果:共鉴定出血热证相关生物标志物41个,富集得到3条显著受到干扰的代谢通路,包括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结论:血热证大鼠肺脏内存在的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多种代谢紊乱与肺细胞损伤、肺部炎症和气道损伤密切相关,经生地黄提取物干预后,血热证大鼠的上述肺部症状显著改善。
王永祥周宁刘通张金英郑晓珂冯卫生
关键词:生地黄血热证代谢组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