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金属离子对产油微生物油脂积累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利用产油微生物合成含量丰富的油脂,对于解决石化能源日益紧缺问题,改善人类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金属离子能影响产油微生物生长形态、细胞内外渗透压和油脂合成关键酶活力等,对产油微生物油脂合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产油微生物的产油机制,随后重点阐述了金属离子对产油微生物油脂积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最后对进一步探讨金属离子在产油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提出一些建议。文章指出由于产油微生物油脂合成途径不尽相同,在工业上利用产油微生物生产油脂时,应从该微生物油脂合成的主要途径入手,找出该途径中的关键酶,随后充分考虑不同微生物对金属离子的耐受性、不同金属离子对微生物形态和胞内关键酶活力的影响,以及不同金属离子之间对同种关键酶的活性中心是否存在竞争或协同的关系等,从而制定可行的金属离子添加控制策略。
- 李涛纪晓俊吴娜宗嘉骏黄和俞亚东
- 关键词:金属离子产油微生物代谢多不饱和脂肪酸油脂
- 农用抗生素多抗菌素高产菌株的诱变及发酵优化被引量:2
- 2017年
- 利用N+注入技术对出发菌株金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chromogenes)NJYHWG66302进行诱变选育,考察不同注入能量和剂量对菌株存活率和正负突变率的影响。得出注入诱变的最佳条件为:16keV,24×1014 ions/cm2和18keV,20×1014ions/cm2。在最佳注入条件下,对出发菌株经过多轮诱变选育,筛选得到1株多抗菌素高产菌株并命名为YX1,较出发菌株多抗菌素效价提高了约36%,平均效价可达2 828mg/L,并能稳定遗传7代以上。以YX1为研究对象,对其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探究,并考察碳源、无机盐、种龄、pH及装液量对多抗菌素发酵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发酵配方为:酵母膏,18.72g/L;蔗糖,17.42g/L;KH2PO4,0.69g/L;FeSO4,0.2g/L;CaCO3,0.3g/L,最适装液量为50mL,最适接种量为5%,最适初始pH值为6.0,发酵平均效价可达3394mg/L,与为优化前相比提高了20.7%。
- 张玉皓胡永红邓人伦于烨敏李涛杨文革姜岷洪厚胜
- 关键词:发酵工程诱变选育
- microRNA-146a重组慢病毒载体局部应用治疗免疫介导性内耳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自身免疫性内耳病(autoimmune inner ear disease,AIED)是目前临床上一部分可以有效治疗的内耳疾病,对其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文中探讨microRNA-146a对免疫介导性内耳病(immune-mediated inner ear disease,IMIED)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钥孔戚血蓝蛋白抗原在已致敏的豚鼠圆窗龛局部免疫,制成IMIED动物模型30只,按配对设计分为microRNA-146a重组慢病毒组、空载慢病毒对照组、模拟手术对照组3组。microRNA-146a重组慢病毒组:鼓阶内注射microRNA-146a重组慢病毒;空载慢病毒对照组:鼓阶内注射慢病毒空载体;模拟手术对照组:鼓阶内注射PBS溶液。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和鼓阶注射1周后,测试听觉功能和血清抗KLH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鼓阶内注射后1周(ABR试验后),每组3只动物行HE染色和光镜观察;另3只动物行荧光观察(慢病毒载体转染情况);,4只动物并测试内耳局部组织microRNA-146a的含量及其变化。结果 3组动物免疫后血清中特异性抗KLH抗体水平较免疫前升高,重组慢病毒载体组[(1.90±0.74)vs(0.09±0.01),P<0.05],空载体对照组[(2.20±0.75)vs(0.11±0.02),P<0.05],模拟手术组[(2.10±0.64)vs(0.11±0.03),P<0.05]。与免疫前对应耳比较,免疫后、鼓阶注射后ABRⅢ波平均阈值均增加(P<0.05);与免疫后对应耳比较,重组慢病毒载体鼓阶内注射后ABRⅢ波平均阈值降低(P<0.05)。重组慢病毒载体组内耳microRNA-146a含量(1290.0±660.0)较空载体对照组(369.5±73.9)和模拟手术组(476.6±148.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观察显示:micro-RNA146a重组慢病毒载体在内耳中分布在骨螺旋唇、螺旋神经节传入纤维、螺旋韧带基底细胞、Corti器、血管纹等,内耳光镜观察显示内耳免疫炎性反应较空载慢病毒对照组和模拟手术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micro-RNA146a重组慢病毒载体经鼓阶注射到内耳后,�
- 罗晨曦李涛谭长强黄和
- 关键词:基因治疗
- 电极固定延胡索酸还原酶产琥珀酸的研究
- 2017年
- 通过研究产氨短杆菌发酵产延胡索酸还原酶的代谢过程,优化提取条件,分离纯化出高酶活的延胡索酸还原酶,以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为基质构建新型酶电极传感器,用电极代替辅酶为体外代谢提供电子,实现生产放大过程中实时在线监测琥珀酸含量。研究表明:优化后的延胡索酸还原酶酶活可达83.22U/mL,纯化倍数达17.4倍,回收率为42%;循环伏安图法检测峰电位分别为-0.454V和0.432V,峰电流分别为-0.646μA和0.726μA,表明固定在电极表面的高酶活延胡索酸还原酶不仅保持一定的生物活性和催化活性,而且能实现高效监测琥珀酸含量。
- 于烨敏胡永红杨文革张玉皓李涛马小平曹洋
- 关键词:微生物学产氨短杆菌琥珀酸电化学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