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浩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颌面
  • 3篇口腔
  • 3篇口腔颌
  • 3篇口腔颌面
  • 2篇腮腺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颌面部
  • 2篇面部
  • 2篇口腔颌面部
  • 1篇牙种植
  • 1篇源性
  • 1篇粘骨膜瓣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治疗
  • 1篇腮腺浅叶良性...
  • 1篇腮腺切除
  • 1篇腮腺切除术
  • 1篇腮腺肿瘤

机构

  • 6篇焦作市第二人...

作者

  • 6篇王在智
  • 6篇张浩
  • 2篇黄志翔
  • 1篇霍静利

传媒

  • 3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区域性切除术与腺体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并比较区域性切除术与腺体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医院收治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A组43例行区域性切除术,B组43例行腺体浅叶切除术,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及解剖面部神经支数,术后随访1年,对比2组神经损伤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解剖面部神经支数分别为(81.26±52.96)min、(45.29±15.69)ml、(6.24±1.59)cm、(1.43±0.59)支,均显著低于B组[(128.43±18.67)min、(67.74±13.11)ml、(14.82±3.28)cm、(3.52±0.43)支],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中重度至极重度神经损伤率为2.33%,显著低于B组的16.2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耳周麻木、术区凹陷明显的概率分别为9.30%、0,显著低于B组的27.91%、9.30%,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疗效确切。
王在智黄志翔霍静利张浩
关键词:腮腺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在临床中治疗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均对其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周边匹配剂量:90~120Gy,粒子活度:0.5~0.8mCi(2.25~2.60MBq);完成治疗后接受随访,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均完成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每位患者平均植入36.55颗粒子;在术后半年内进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检查,发现均没有出现粒子移位现象,控制效果较良好,经过半年到两年的随访,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且没有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在治疗计划系统的引导下进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能够有效治疗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疾病,带来的创伤小,且具有安全性,临床价值比较高。
张浩王在智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
改良型腮腺切除术对腮腺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改良型腮腺切除术对腮腺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组为本院收治的30例行改良型腮腺切除术的腮腺肿瘤患者。对照组为同期30例行传统腮腺切除术的腮腺肿瘤患者。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改善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种术中相关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腮腺肿瘤患者采用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能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张浩王在智
关键词:腮腺肿瘤
未翻粘骨膜瓣的微创种植技术在牙种植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未翻粘骨膜瓣的微创种植技术在牙种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口腔科收治69例拟行牙种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4)。对照组行常规翻瓣手术,观察组行未翻粘骨膜瓣的微创种植技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牙槽骨吸收量、术后疼痛情况、种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牙槽骨吸收量、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牙种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1/35),低于对照组17.6%(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翻粘骨膜瓣的微创种植技术与翻瓣种植技术相比,种植体周围边缘骨的吸收明显减少,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但其在非直视情况下操作,对术者经验及技术要求较高,应慎重选择。
王在智石希成苗喜顺张浩
关键词:牙种植微创骨吸收
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疗和局部化疗对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疗和局部化疗对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接诊的74例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同时配合定位放射治疗法和局部化疗法。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远期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8%)显著高于对照组(62.2%),不良反应发生率(18.9%)显著低于对照组(4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射治疗法和局部化疗法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理想,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王在智苗喜顺黄志翔张浩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颌面锥形束CT在髁突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年
目的将口腔颌面锥形束C T(CBCT)用于髁突骨折诊断及治疗中,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9例髁突骨折患者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术前均给予锥形束CT检查,分析其在髁突骨折中诊断与治疗中应用价值。结果本组患者经口腔颌面锥形束CT均确诊,未出现误诊、漏诊。所有患者术中状况与术前评估均存在一致性,其中14例患者符合手术指征,选择手术治疗,15例患者不符合手术指征,选择保守治疗,对两种方式治疗的患者均实施随访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口腔颌面锥形束CT操作简便,可明确骨折线走形、骨折断端在三维空间内移位方向、移位距离、移位角度等,在髁突骨折分型诊断及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张浩王在智
关键词:口腔颌面锥形束CT髁突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