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卓
- 作品数:16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95例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肿瘤合并肺栓塞早期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肿瘤合并肺栓塞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95例,平均年龄(62.7±11.8)岁,≥60岁56例,占58.9%,其中腺癌56例,合并下肢单纯深静脉血栓(DVT)49例,合并高血压48例,合并糖尿病有18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14例,合并高尿酸血症12例。肺栓塞诊断在肿瘤诊断之前有18例,肺栓塞与肿瘤同时诊断30例,肺栓塞诊断在肿瘤诊断之后47例。30例接受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间期发生肺栓塞,16例化疗方案含铂类药物。2例接受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67例单独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22例接受低分子肝素桥接华法林抗凝治疗,3例接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92例抗凝治疗后症状缓解,有效率96.8%。结论年龄≥60岁,病理类型为腺癌、合并DVT、恶性肿瘤诊断3个月内患者高发肺栓塞,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早期诊断、预防与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
- 崔向丽万子睿侯珂露王子惠马卓邝土光李积凤龚娟妮刘丽宏杨媛华
- 关键词:肺栓塞肿瘤肝素
- 硫酸镁治疗成人哮喘急性发作的系统评价
- 马卓崔向丽刘丽宏
- 两种标准分析老年住院患者的潜在不适当用药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采用Beers标准(2015版)、《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简称"中国标准"2017版)分析我院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PIM)的发生情况。方法:将我院心内科2018年1月至3月,年龄≥65岁的住院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ADL评分、临床诊断、住院医嘱、住院天数、药品费用、总医疗费用等基本信息,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标准审查老年住院患者的潜在不适当用药发生情况,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I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661例,包括男性350例、女性311例,平均年龄73.86±6.55岁,平均用药种类10.17±4.01种,住院天数的区间为3~30天,临床诊断的区间为1~17种。依据Beers标准,387例(58.55%)患者至少发现1项PIM;依据中国标准,542例(82.00%)患者至少发现1项PIM,Logistic结果显示,用药种类是PI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联合使用Beers标准与中国标准可审查出更多老年患者应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的潜在不适当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应结合两种标准给出的用药建议,通过减少或避免潜在不适当药物的应用来减少其可能引起的不良的临床结局。
- 张彩霞孙瑞芳马卓崔向丽
- 关键词:老年人住院患者
- 1例老年患者多重用药导致可疑药物不良反应的治疗药物管理被引量:4
- 2018年
- 本文探讨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精准用药门诊对老年多重用药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 MTM)的工作模式。精准用药门诊药师对1例多重用药并出现咳嗽、失眠、下肢水肿、肌酸激酶升高临床表现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MTM,对患者进行治疗药物回顾,药物重整,结合药物基因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并跟踪随访。1个月后患者门诊随访,咳嗽、失眠、下肢水肿等症状明显改善,肌酸激酶正常,整体情况良好。药师凭借药学专业知识,借助基因检测等辅助手段,为老年患者提供MTM服务,解决治疗药物问题,提升药师作用和价值。
- 马卓张彩霞崔向丽刘丽宏
- 关键词:老年患者多重用药药物不良反应
- 新版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CFIR 2022)的构成要素解读被引量:6
- 2023年
- 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CFIR)是实施科学领域最常用的理论框架之一,2022年新版CFIR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本文对新版CFIR的更新背景和过程、具体内容、更新领域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解读,并比较更新版CFIR与原版CFIR的异同和优势,为我国研究者探究影响实施的决定因素提供方法学参考。
- 刘莹马卓安卓玲
- 靶向BCMA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不良反应信号的比值失衡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基于上市后特立妥单抗及埃纳妥单抗安全性数据,对比分析两种药物不良反应信号,为提升临床治疗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RES)数据库2014年第一季度至2024年第二季度以特立妥单抗及埃纳妥单抗为首要怀疑药物的报告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进行不良反应信号分析。结果 分别收集以特立妥单抗和埃纳妥单抗为首要怀疑药物的报告1615份和311份。检测到特立妥单抗、埃纳妥单抗相关不良反应阳性信号分别为150个及43个,二者累及的系统器官分类中信号较强且报告例数最多的均为感染及侵染类疾病。两种药物信号强度较高且报告例数较多的不良反应与药品说明书基本一致,但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不良反应在埃纳妥单抗中信号更强。特立妥单抗说明书中未报道的不良反应信号为肿瘤溶解综合征。结论 靶向BCMA和CD3的两种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整体安全性较好,但需警惕严重及潜在新的不良反应,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感染及肿瘤溶解综合征。
- 裴雨晴张莹冉丽马卓
- 关键词:双特异性抗体
- 静脉注射头孢西丁致凝血功能障碍1例被引量:3
- 2016年
- 1病例患者男,67岁,因'间断水肿半年,胸闷、气短2月余,腹泻1周'于2015年8月20日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6年,服用氯沙坦降压;2型糖尿病28年,应用诺和灵R早3 U、午4 U、晚3 U;冠心病2年,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曲美他嗪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检查:体温(T)36.2℃,脉搏(P)80次/分,呼吸(R)20次/分,血压(BP)130/65 mm 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心、腹检查未见异常。诊断:
- 杨辉徐晨马卓刘丽宏
- 关键词:凝血功能障碍头孢西丁
- 我国总药师制度发展现状及启示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促进我国试点地区总药师制度持续完善。方法梳理总结国内目前已实施总药师制度的试点地区政策经验,发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我国目前总药师制度的发展建议。结果目前全国已有9个省份的百余家医疗机构试点设立了总药师岗位,尤以2017年之后增加明显。结论试点地区实施总药师制度以来,虽然对推动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药师制度作为一项创新性、探索性工作,仍存在部分医疗机构对总药师制度的认知不足、部分总药师管理能力及专业技能不强及部分偏远地区推广实施总药师制度较难等问题。
- 裴婕闫岩赵志霞马卓安卓玲刘丽宏
- 关键词:合理用药药事管理学科建设
- 北京朝阳医院门诊药房5714例处方干预情况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分析北京朝阳医院门诊药房处方干预情况。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北京朝阳医院门诊药师干预的5 714例处方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对典型不合理处方进行讨论。结果:2014年1月—2015年6月门诊药师成功实时干预处方的不合理处方3 554例,其中不规范处方419例(占11.79%),用药不适宜处方1 478例(占41.59%),超常处方1 657例(占46.62%)。2 160例处方实时干预未成功但记录并由合理用药专家小组评定药师干预合理。处方干预例数呈下降趋势。结论:门诊药师进行处方审核工作,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做出了很大贡献。
- 苏晔马卓杨梅赵志霞刘丽宏
- 关键词:门诊药房处方干预合理用药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病例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使用普通肝素(UFH)或低分子肝素(LMWH)发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的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检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期间确诊为肺栓塞、应用UFH或LMWH后发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历,采用改良的4T′s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是否发生HIT。对判定为发生HIT的患者,进一步就其肝素类药物使用情况、合并用药情况、使用肝素类药物前PLT、使用肝素类药物后发生血小板减少时间、最低PLT、HIT特异性抗体检测情况以及治疗和转归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应用肝素类药物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患者57例,经改良的4T′s评分标准评估判定为HIT者11例,占19.3%。11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27~87岁;皮下注射LMWH者9例,静脉持续泵入UFH者2例;使用肝素2~10 d(平均7 d)后发生血小板减少,PLT下降(97±59)×10^9/L,下降范围为(30~233)×10^9/L;2例出现新发肺栓塞,1例出现多发脑梗死;2例患者行HIT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均呈阳性。发生血小板减少后,11例患者中10例停用肝素类药物,其中8例改用非肝素类抗凝药者均未再发生血小板减少,2例停止抗凝治疗者中1例死亡、1例转院;1例继续使用肝素并输注新鲜血浆者存在多器官衰竭,终因病情危重死亡。结论肺栓塞患者HIT多发生在使用肝素类药物1周左右,HIT特异性抗体检测可呈阳性,少数伴新发血栓。停用肝素类药物换用非肝素类抗凝药治疗HIT效果良好,继续使用肝素或停止抗凝者预后差。
- 王应楷崔向丽侯珂露马卓王颖王鑫
- 关键词:肺栓塞肝素血小板减少栓塞和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