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髋臼横行骨折经前入路不同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比较髋臼横行骨折经前侧入路给予髋臼前柱3种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方法将制成髋臼横行骨折模型的18个新鲜标本,随机、平均分为3组。LS组:单纯拉力螺钉固定组;RP组:重建接骨板固定组;LP组:锁定重建接骨板固定组。本实验在美国BOSE-3500型生物力学试验机上进行,依据3枚克氏针所代表的三维坐标平面,将半骨盆标本调整至人体倒置单足站立位置固定于包埋盒中,实验进行连续性轴向加载直至三组内固定均达到失效。观察3组标本在同一载荷下的纵向移位、纵向位移均>2.00mm时的载荷及此时的内固定轴向刚度。结果 LS组骨折的纵向位移大于RP组、LP组,轴向刚度小于RP组、L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P组与LP组的纵向位移及轴向刚度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前侧入路给予前柱内固定治疗髋臼横行骨折时,锁定重建接骨板固定组与重建接骨板固定组稳定性相似,无统计学差异,单纯拉力螺钉固定组稳定性较弱。
- 何全杰李力更吴啸波马爱国徐凤松刘弘扬王雷
- 关键词:髋臼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
- 髋臼横行骨折四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髋臼横行骨折的稳定性,以确定髋臼横行骨折前柱内固定的理想位置。方法采用防腐处理的成年男性半骨盆标本制作髋臼横行骨折模型16具,随机分成四组,A组采用前柱重建接骨板,B组采用前柱锁定接骨板,C组采用骨盆缘下重建接骨板,D组采用骨盆缘下锁定接骨板。通过对四种骨折内固定模型进行连续分级垂直加载,测量各组骨折的水平位移、纵向位移和800N下的剪切刚度,比较各组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结果水平位移、纵向位移都随载荷的增加呈线性变化,在600~1 200 N时,经两两比较,水平位移、纵向位移在A与C、D组,B与C、D组,C与D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A与B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其中C、D组低于A、B组,D组低于C组。在载荷800 N中,A与B组剪切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剪切刚度组间的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骨盆缘下接骨板内固定优于前柱接骨板内固定,并且骨盆缘下锁定接骨板稳定性高于骨盆缘下重建接骨板,而前柱锁定接骨板与前柱重建接骨板并无明显差异。
- 高烁王雷吴啸波何全杰刘弘扬徐凤松
- 关键词:横行骨折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