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桂林

作品数:17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航天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盆腔
  • 4篇宫颈
  • 3篇疗效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宫颈癌
  • 3篇妇科
  • 2篇阴道
  • 2篇早期宫颈癌
  • 2篇妊娠
  • 2篇手术
  • 2篇前哨
  • 2篇前哨淋巴结
  • 2篇子宫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流产
  • 1篇定位销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性子宫出血

机构

  • 14篇贵州航天医院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作者

  • 16篇邓桂林
  • 4篇卢韦
  • 3篇谌业志
  • 2篇马庆庆
  • 1篇杨炳
  • 1篇温小英

传媒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6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15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硝唑组、乳杆菌活菌组及联合组,每组50例。甲硝唑组使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乳杆菌活菌组使用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联合组采用复方甲硝唑栓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比较3组的药物药效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甲硝唑组、乳杆菌活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甲硝唑组、乳杆菌活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联合阴道用乳杆菌胶囊治疗的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
邓桂林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炎复方甲硝唑阴道栓
FIGO分期ⅠB1~ⅡB期宫颈癌盆腔转移淋巴结在各个解剖分区的分布特点及不同类型淋巴转移对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FIGO分期ⅠB1~ⅡB期宫颈癌盆腔转移淋巴结的分布特点及不同类型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FIGO分期为ⅠB1~ⅡB期宫颈癌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各解剖分区盆腔转移淋巴结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预后。结果本组患者中有35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占34.31%,淋巴结转移多累及宫旁/闭孔;随访5年,其5年生存率为80.39%;经Spearman相关分析,FIGO分期、深肌层浸润是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r=0.2545,39.3067,P〈0.05)。结论转移淋巴结常累及宫旁或闭孔区,FIGO分期、深肌层浸润是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
邓桂林谌业志
关键词: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
运用MLPA对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的遗传学分析
2020年
目的:运用MLPA对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的遗传学进行分析,研究绒毛组织的染色体异常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6例自然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流产绒毛组织为观察组,同时选择66例正常绒毛组织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MLPA技术进行染色体非倍体的诊断,分析各例患者流产的原因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结果:66患者通过MLPA技术检测成功率为100%,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成功率为74.24%;自然流产患者的染色体异常率为9.09%,正常柔毛组织染色体变异率为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胚胎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针对此类患者,建议夫妻双方行染色体检查,从而为指导下次妊娠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邓桂林马庆庆乔印玲卢韦苏远华
关键词:MLPA自然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
一种妇科手术宫颈扩撑器
一种妇科手术宫颈扩撑器,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下压架中的竖直端的外侧固定有固定架,固定架内开设有开槽,开槽内插设有推动块,位于开槽前后两侧的固定架上均贯通开设有导槽,推动块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导块,导块中的水平端...
乔印玲邓桂林卢韦
文献传递
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IL-33和sST2表达水平与输卵管妊娠期待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33,IL)-33,可溶性ST2(soluble ST2,sST2)与输卵管妊娠期待治疗疗效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贵州航天医院13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期待治疗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未成功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检测治疗前、期待治疗7天后血清IL-33和sST2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检测治疗前、期待治疗7天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水平,分析IL-33,sST2与血清hCG相关性及期待治疗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IL-33,sST2及联合预测期待治疗成功的价值,并比较不同IL-33,sST2表达水平患者期待治疗成功率。结果全组患者期待治疗中,92例(67.15%)患者成功,45例(32.85%)患者未成功;未成功组治疗前IL-33(110.97±36.05ng/ml)低于成功组(168.59±42.37ng/ml),sST2(31.52±5.83ng/ml)高于成功组(25.04±4.19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37,7.442,均P<0.05);治疗后成功组IL-33(180.35±24.61ng/ml)高于治疗前(168.59±42.37ng/ml),sST2(19.52±5.27ng/ml)低于治疗前(25.04±4.19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02,7.864,均P<0.05);治疗前、治疗后IL-33与hCG呈负相关(r=-0.867,-0.882,均P<0.001),治疗前、治疗后sST2与hCG呈正相关(r=0.815,0.849,均P<0.001);调整了临床表现、血清hCG两次检测变化、子宫内膜厚度混杂因素后,治疗前IL-33,sST2仍是发生期待治疗未成功的相关影响因素(均P<0.05);IL-33,sST2单一及两者联合预测输卵管妊娠的期待治疗成功的AUC分别为0.849,0703,0.911;IL-33高水平者成功率(91.89%)高于低水平者(38.10%),sST2高水平者成功率(55.79%)低于低水平者(9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648,18.142,均P<0.05)。结论IL-33,sST2均与输卵管妊娠期待治疗成功情况有关。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期待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温小英乔印玲邓桂林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33输卵管妊娠
妈富隆与补佳乐首次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比较妈富隆与补佳乐首次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妈富隆治疗,对照组采用补佳乐治疗,对两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4%(P<0.05)。结论:妈富隆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服用方便。
邓桂林
关键词:妈富隆补佳乐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一种妇科专用子宫吸刮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科专用子宫吸刮器,包括吸刮刀、溢流口、安装组件、套管、裙状护柄、把手和推拉板,所述套管末端安装有裙状护柄,所述裙状护柄背离套管的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内部靠近套管的一端插接有内连接柱,所...
卢韦乔印玲邓桂林
文献传递
慢性盆腔炎患者IL-26水平与IL-17、IL-23的相关性分析
2020年
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IL-26水平与IL-17及IL-23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疾病组)以及50例健康体检女性(健康组)的血清和盆腔液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类样本中的IL-26的水平进行测定,并在同一样本中测得IL-17及IL-23的水平,分析IL-26水平与IL-17和IL-23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的血清及盆腔液样品IL-26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血清及盆腔液样品中IL-26水平与IL-17以及IL-23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IL-26水平能够促进IL-17以及IL-23的分泌,可见在慢性盆腔炎治疗过程中,IL-26有望成为新靶点。
乔印玲邓桂林杨晓梅陈颖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米非司酮大剂量顿服与小剂量多次口服配伍甲氨喋呤杀胚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比较米非司酮大剂量顿服与小剂量多次口服配伍甲氨喋呤杀胚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针对孕酮较高者)。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大剂量顿服米非司酮,一次性口服600mg,然后肌注1mg/kg甲氨喋呤;B组采用小剂量多次口服米非司酮,每日口服200mg,每日1次,口服3d,在第3d肌注1mg/kg甲氨喋呤。观察两组完全流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B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0%、92.5%,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经小剂量多次口服配伍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更好,临床应用需注意不良反应情况。
邓桂林谌业志
关键词:米非司酮异位妊娠
MTHFR C677T多态性及叶酸补充情况与先兆流产的相关性分析
2021年
目的:探析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及叶酸补充情况与先兆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先兆流产患者153例和各项指标正常孕妇200例的全血,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THFR C677T基因位点多态性,比较两组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并对研究对象孕期叶酸补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及叶酸补充情况与先兆流产的关系。结果:先兆流产组MTHFR C677T的TT型分布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CC型分布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流产组孕前补充叶酸的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流产组孕前未补充叶酸的TT型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代谢相关MTFHR基因C677T位点的突变可能与先兆流产有关,MTHFR 677TT基因型的围孕期妇女应在孕前补充叶酸。
邓桂林马庆庆谌业志
关键词:先兆流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