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春燕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内微管分布的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本研究应用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方法,对大鼠睾丸Setroli细胞内微管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Serto|i细胞内微管主要分布于核上方胞质内,沿细胞长轴排列,并随Sertoli细胞主干及分支伸展于各生精细胞之间,直至上皮顶部。在生精上皮周期中,伴随上皮构筑的改变及Sertoli细胞的变形,微管分布呈现规律性变化。Ⅰ~Ⅴ期长形精子细胞周围微管密集,沿细胞长轴顺行。Ⅶ期时,富含微管Sertoli细胞突起包绕于精子细胞头部周围,并将其送入和悬吊子曲管腔内,部分微管伸展方向与精子细胞头部镰状外形一致。精子释放后(Ⅷ~Ⅸ期),Sertoli细胞突起及其微管回缩;在开始伸长变形的精子细胞周围微管再次聚集。本研究结果提示,Sertoli细胞内微管分布及其规律性变化与生精上皮构筑,Sertoli细胞外形变化及精子细胞的运动和释放密切相关。
- 朱立基卢春燕张炳常宗书东
- 关键词:微管电镜睾丸SERTOLI细胞
- 兔附睾分泌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 1992年
- 本实验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免疫电泳转移技术,研究兔附睾蛋白ESP-1和ESP-2的分泌和定位。结果表明,ESP-1和ESP-2的分子量分别为42kd和20kd,它们在兔的睾丸、心、肺、脾、肾,胃肠道和骨骼肌,以及大鼠的睾九、附睾均为阴性。在兔的附睾中,起始段为阴性,从附睾头段开始出现阳性反应,显示ESP-1位于上皮细胞核上区,ESP-2则均匀地分布在细胞浆内。附睾体和近尾段上皮细胞呈强阳性反应。在此区内,附睾管腔内的精子和上皮表面的静纤毛亦出现强阳性反应,并一直持续到输精管。附睾远尾段、前列腺和精囊腺均为阴性。以上结果提示,ESP-1、ESP-2是兔附睾专一分泌蛋白,它们主要由附睾体的上皮细胞制造,并分泌入管腔,参与附睾液的组成,并结合到附睾精子和上皮的表面,可能参与附睾精子的成熟过程。本文还讨论了它们可能的生理意义。
- 阎静卢春燕王乃英森布尔宗书东
- 关键词:附睾分泌蛋白免疫细胞化学
- 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外质特化结构生后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 1991年
- 本研究采用透射电镜法,对生后1~8周和成年期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外质特化结构(ES)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生后第1周ES处于初建阶段,质膜下见高电子密度物质聚集,并见有间断排列的内质网短池。第2周时微丝束开始出现,沿质膜下伸展,内质网池逐渐融合。第3周时微丝密度增加;相邻细胞膜间开始出现紧密连接。随生长发育ES亦逐渐完善,至生后第5周时已于Sertoli细胞基底部周缘广泛伸展。此后直至成年,其形态结构和分布未见有显著改变。本研究认为,大鼠在出生后5周内是ES的重要发育期,与血-睾屏障的形成和完善相一致。
- 朱立基卢春燕宗书东
- 关键词:SERTOLI细胞生精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