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燕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微流控
  • 2篇微流控芯片
  • 2篇抗生素
  • 1篇药物
  • 1篇液滴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数字化
  • 1篇尿路感染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药
  • 1篇肿瘤药物
  • 1篇组织微阵列
  • 1篇微环境
  • 1篇微阵列
  • 1篇细菌
  • 1篇细菌鉴定
  • 1篇腺癌
  • 1篇芯片
  • 1篇路感

机构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杜燕
  • 2篇刘大渔
  • 2篇梁广铁
  • 1篇徐邦牢
  • 1篇陈斌
  • 1篇林锦琼
  • 1篇杨娜

传媒

  • 2篇分析化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多层纸芯片乳腺癌组织微阵列用于抗肿瘤药物测试被引量:6
2016年
开发了一种多层纸芯片细胞培养平台,将乳腺癌细胞分别接种于多层的图形化纸芯片的亲水区,折叠后构建了仿真实体肿瘤。多层纸芯片覆以微孔薄膜,用以仿真血管内皮层。培养不同时间后,拆解多层纸芯片检测乳腺癌组织内各层面的细胞形态、存活率、细胞周期分布以及细胞内乳酸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各层纸芯片培养的乳腺癌细胞存活率均高于80%,并形成了类组织结构。芯片乳腺癌组织内部呈酸化倾向,且酸化程度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与二维(2D)培养细胞相比较,纸芯片乳腺癌组织内细胞增殖比例显著降低(15%vs 60%)。多层纸芯片乳腺癌组织显示了更接近体内情况的药物反应机制,细胞存活率随阿霉素浓度升高呈现缓慢下降趋势,IC50值显著高于2D培养细胞组(5.0μmol/L vs 1.144μmol/L)。这种多层纸芯片乳腺癌组织微阵列构建简便、仿真度高,有望成为抗肿瘤药物反应测试的有力工具。
刘未平林锦琼杜燕齐明月梁广铁杨娜刘大渔
关键词:乳腺癌组织微阵列微环境抗肿瘤药物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尿路感染细菌鉴定及抗生素敏感性测试被引量:4
2016年
发展了一种微流控芯片纸基细菌分析技术,用于多重细菌鉴定与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制备了阵列培养池芯片,以滤纸作为衬底固定显色培养基和抗生素。利用PVDF疏水薄膜止流阀,将尿液样品引入芯片并分隔于不同培养池。借助于培养池阵列的空间分辨力,实现多重细菌分析。根据特异性显色结果实现细菌鉴定,通过实时显色强度分析实现细菌定量,依据抑制显色反应的最低抗生素浓度确定抗生素敏感性。以3种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模拟测试对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芯片方法可以在18 h内实现对3种细菌的同时鉴定及6种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对照实验显示,芯片法与传统方法细菌鉴定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一致性分别为94.1%和93.9%。本研究建立的微流控芯片细菌分析方法简便快速,非常适合于医疗资源匮乏条件下的细菌分析。
齐明月杜燕刘未平陈斌梁广铁徐邦牢刘大渔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细菌鉴定
基于液滴阵列微流控芯片的数字化抗生素敏感性测试
本研究以液滴阵列微流控芯片为基本研究平台,发展了一种基于数字化分析的快速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方法。  研究内容:  (1)设计和加工一种液滴阵列微流控芯片并发展相关操控技术实现细菌分散包裹和液滴捕获;(2)通过荧光呈像实现细...
杜燕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抗生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