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波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软骨
  • 3篇软骨细胞
  • 3篇转子间
  • 3篇转子间骨折
  • 3篇外固定
  • 3篇老年
  • 3篇骨细胞
  • 3篇骨折
  • 3篇股骨
  • 3篇股骨转子
  • 3篇股骨转子间
  • 3篇股骨转子间骨...
  • 2篇体外标记
  • 2篇活性
  • 2篇共培养
  • 2篇高风险
  • 2篇高风险患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型胶原

机构

  • 7篇武警总医院
  • 2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张仲文
  • 7篇丛波
  • 5篇韩龙
  • 3篇张东正
  • 2篇姚敏敏
  • 1篇丁一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灾害救援...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武警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软骨细胞对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明确软骨细胞对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ynovi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SMSCs)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情况的影响。方法 (1)消化分离原代软骨细胞和SMSCs,测定细胞存活率、计数并传代培养。显微镜下观察各代软骨细胞和SMSCs生长情况,并对软骨细胞和SMSCs进行类别鉴定。(2)取第1代兔软骨细胞和第3代SMSCs共培养,第3代SMSCs单独培养作为对照组。(3)5 d、10 d后分别对SMSCs进行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通过观察SMSCs对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了解软骨细胞诱导S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1)原代软骨细胞刚分离初为卵圆形,贴壁后呈三角形或梭形。每100 mg软骨组织可分离出原代软骨细胞为3~5×105个,细胞存活率为90.0%。甲苯胺蓝染色后细胞质内可见散在蓝紫色异染颗粒。(2)原代滑膜细胞刚分离初为圆形,贴壁生长后可见少量较大卵圆形细胞和较多梭形细胞,传代后几乎都为梭形。每100 mg滑膜组织可分离出原代滑膜细胞为1~2×106个。SMSCs表面抗原CD68、CD90和CD105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5%、92.5%和90.7%。(3)对SMSCs的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与第1代软骨细胞共培养5 d、10 d后的第3代SMSCs对于Ⅱ型胶原的表达阳性率比单一生长的第3代SMSCs要高。(4)对SMSCs的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与第1代软骨细胞共培养5 d、10 d后的第3代SMSCs对于Ⅱ型胶原的表达阳性率比单一生长的第3代SMSCs要高,并与免疫组化、检测的结果相吻合。结论与第1代软骨细胞共培养的SMSCs对Ⅱ型胶原表达持上升,出现向软骨细胞分化的现象。软骨细胞能较好地诱导S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
徐训安丛波韩龙姚旺林张仲文
关键词:软骨细胞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
兔软骨细胞的分离及其与Ⅰ/Ⅱ型复合胶原膜共培养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兔软骨细胞的方法并观察其与Ⅰ/Ⅱ型复合胶原膜共培养时的生物活性。方法取4周龄的新西兰大耳兔,处死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关节软骨。通过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软骨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细胞特点,制作细胞爬片行甲苯胺蓝染色。将第3代兔软骨细胞与Ⅰ/Ⅱ型复合胶原膜共培养,噻唑蓝(MTT)法和糖胺聚糖含量测定法检测软骨细胞在胶原膜上的细胞活性,扫描电镜观察软骨细胞在复合胶原膜上的生长情况。结果分离出的原代软骨细胞初为卵圆形,贴壁后变成三角形或多边形,可被甲苯胺蓝染色。软骨细胞在Ⅰ/Ⅱ型复合胶原膜上生长良好。结论两部酶法可获得大量软骨细胞,MTT法和扫描电镜证实软骨细胞可在复合胶原膜上正常扩增。
丛波张加廷韩龙丁一徐训安姚旺林张仲文
关键词:软骨细胞胰蛋白酶细胞活性软骨缺损
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关节软骨缺损的发病率较高,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传统治疗方式疗效不理想。组织工程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为临床软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现就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丛波张仲文
关键词:软骨种子细胞
外固定支架与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与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9月就诊于武警总医院的7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外固定支架组(外固定组)35例,Intertan髓内钉组(内固定组)37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有3例患者在手术半年后死亡,其余均获得2年的随访。外固定组手术时间较内固定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内固定组少(P〈0.05);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固定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87.357±6.901)分,优于外固定组(83.745±1.967)分(P〈0.05);内固定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小于外固定组(P〈0.05)。[结论]对于一般情况较好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首选Intertan髓内钉;而外固定支架适合手术风险较大的老年患者,在基层医院有推广应用价值。
丛波张仲文韩龙张加廷张东正姚旺林徐训安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股骨转子间骨折
体外标记辅以外固定架手术治疗老年高风险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研究体外标记辅助外固定架手术治疗老年高风险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为2013年5月~2015年5月,研究对象为65岁以上老年高风险髋部骨折患者,体外标记股骨头颈部及股骨颈前倾角的位置,辅助外固定架固...
韩龙张仲文张东正侯建雷姚敏敏丛波张加廷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体外标记外固定
损伤软骨的细胞提取、鉴定及生物学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对从膝关节软骨损伤区分离出的细胞进行鉴定,并对其生长活性进行研究,以解决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中软骨细胞来源不足的问题。方法通过膝关节镜,在软骨损伤区取少量损伤软骨组织,不含正常软骨及软骨下骨为实验组;取正常软骨组织为对照组。在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作用下从实验组中提取细胞,对照组中提取正常软骨细胞。实验组细胞培养贴壁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是否与对照组软骨细胞一致。实验组细胞行甲苯胺蓝染色鉴定,与对照组对比;噻唑蓝(MTT)法比较两组细胞生长活性;以具有专利知识产权的Ⅰ/Ⅱ型复合胶原膜为生长载体,培养实验组和对照组第3代软骨细胞,在电镜下观察两组生长活性。结果从少量损伤的软骨组织中提取的细胞为活性正常的软骨细胞,其特征及生长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骨损伤过程中软骨细胞未发生变性,少量损伤的软骨组织仍可获得适量软骨细胞,MTT法和电镜扫描表明,其生长活性符合自体软骨细胞移植的要求,无需取正常软骨组织作为细胞来源。
姚旺林刘理金徐训安丛波张加廷张仲文
关键词:软骨细胞自体软骨细胞移植
外固定架固定改良技术治疗老年高风险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外固定架固定改良技术治疗老年高风险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3至2015-05治疗的30位老年高风险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我科外固定架固定改良技术对其进行治疗。结果 28例获得随访,时间为3~14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为3~6.5个月,平均3.4个月。按髋关节Harris评分:26例优秀,1例良好,1例一般,0例差,优良率为96.4%(27/28)。2例发生轻微的髋内翻。无金属过敏及股骨头被螺钉切割的患者。结论该法较传统手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操作简单,在治疗手术耐受力差的老年患者具有明显优势。
韩龙张东正侯建雷丛波张加廷张仲文姚敏敏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体外标记外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