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
- 作品数:13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壳寡糖的减肥降脂应用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寡糖的应用。本发明将壳寡糖应用于制备减肥和/或降脂的药物方面,并优选数均分子量不大于3000的壳寡糖。不同数均分子量的壳寡糖在控制体重、减少体脂比及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和/或低密度脂蛋...
- 苏政权陈健黄贵东潘海涛丁晨谭思荣
- 文献传递
- 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 2017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学校营养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数据,对该地区2011—2015年学生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该地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7.39%(9 487/128 303),总体呈下降趋势;肥胖检出率为10.18%(13 064/128 303),逐年上升。总体上看,营养不良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P<0.05),初中生高于小学生(P<0.05);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P<0.05),初中生高于小学生(P<0.05)。结论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重点防治对象是初中生,尤其要注意男生的营养状况。
- 文翕箫陈健林达云蔡日东余日安
- 关键词:营养状况
- 一种新型天然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天然抗肿瘤活性化合物,是一种具有全新分子骨架的化合物,结构新颖、抗肿瘤活性强,可来源于杨梅植物资源,安全性高;同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浸提杨梅植株粗粉,减压浓缩,用水分散后,用适宜的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提...
- 王定勇臧林泉谢启宇刘恩桂潘雪刁陈健
- 文献传递
- 正己烷雌性生殖毒性及其内分泌干扰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6年
- 正己烷属饱和脂肪烃类,广泛应用于黏胶、电子器件清洗、印刷、干洗、家具、运动器材及制鞋等行业中,主要通过呼吸道和胃肠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分布于脂肪含量高的组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2,5-己二酮(2,5-Hexadione,2,5-HD)是正己烷的主要代谢产物,属γ-二酮类化合物,目前被认为是正己烷毒性的关键物质。
- 李碧云倪秀贤蔡日东谢谦怀李志鹏陈健余日安
- 关键词:正己烷2,5-己二酮生殖毒性卵巢内分泌干扰
- 一种载辣椒素壳聚糖微球肠溶片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辣椒素壳聚糖微球(CCMS)肠溶片,包括CCMS片芯和包衣膜,其中CCMS片芯包括CCMS、黏合剂、润滑剂和崩解剂,包衣膜包括EudragitL100、增塑剂、滑石粉和95%的乙醇。辣椒素(CAP)是从辣...
- 苏政权陈健黄贵东高冰谭思荣
- 镍致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机制初探
- 研究目的: 由镍引起的职业性接触性皮炎(OCD)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皮肤病,也是我国职业卫生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OCD 的发生会给人们带来生活和工作上的不便。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虽有研究但尚未明确,难以向患者提供有效的预...
- 陈健
- 关键词:职业性接触性皮炎HACAT细胞THP-1细胞共培养体系
- 文献传递
- 一种载辣椒素壳聚糖微球肠溶片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辣椒素壳聚糖微球(CCMS)肠溶片,包括CCMS片芯和包衣膜,其中CCMS片芯包括CCMS、黏合剂、润滑剂和崩解剂,包衣膜包括EudragitL100、增塑剂、滑石粉和95%的乙醇。辣椒素(CAP)是从辣...
- 苏政权陈健黄贵东高冰谭思荣
- 文献传递
- 氨基葡萄糖在减肥和降脂方面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葡萄糖盐的应用。本发明应用氨基葡萄糖盐制备减肥和/或降脂的药物,尤其是同时应用于减肥和降脂的药物,在控制体重、保障食欲、减少体脂和加速肝脏脂肪代谢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本发明应用...
- 苏政权陈健黄贵东潘海涛丁晨谭思荣
- 文献传递
- 壳寡糖的减肥降脂应用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寡糖的应用。本发明将壳寡糖应用于制备减肥和/或降脂的药物方面,并优选数均分子量不大于3000的壳寡糖。不同数均分子量的壳寡糖在控制体重、减少体脂比及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和/或低密度脂蛋...
- 苏政权陈健黄贵东潘海涛丁晨谭思荣
- 文献传递
- 基于皮肤模型与THP-1细胞共培养建立皮肤致敏体外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建立了皮肤模型与THP-1细胞共培养方法,对石化产品进行了致敏性评价。不同浓度测试物与表皮模型作用15 min,去除受试物后孵育6 h,使用MTT法检测皮肤模型组织活率,利用流式细胞法检测THP-1细胞表面标志物CD86、CD54表达变化情况以及细胞活率。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是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判定测试物是否具有潜在致敏特性。对SLS、肉桂醛、柠檬醛的测试表明,该方法可以正确区分刺激物和致敏物;对4种未知润滑油添加剂的预测结果表明,HVI60、Cuvan826、ATM PAN为非致敏物,Irgamet30为致敏物,高浓度时可导致表皮组织和THP-1细胞活性降低及表面标志物CD86、CD54的特异性升高。
- 陈健柯逸晖柯逸晖
- 关键词:THP-1细胞共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