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葛丹

葛丹

作品数:7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含油
  • 2篇油污泥
  • 2篇疏水
  • 2篇污泥
  • 2篇含油污泥
  • 2篇超疏水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井
  • 1篇油井结垢
  • 1篇油泥
  • 1篇油泥处理
  • 1篇油水
  • 1篇油水分离
  • 1篇油田
  • 1篇油田含油污泥
  • 1篇三元复合驱
  • 1篇疏水表面
  • 1篇水溶
  • 1篇水溶液
  • 1篇破乳

机构

  • 7篇东北石油大学

作者

  • 7篇葛丹
  • 5篇赵晓非
  • 4篇杨明全
  • 3篇张晓阳
  • 2篇刘立新
  • 2篇张振超
  • 2篇王顺武
  • 1篇范蕾
  • 1篇章磊
  • 1篇张震超

传媒

  • 2篇化工科技
  • 2篇化工进展
  • 2篇能源化工
  • 1篇化学工程师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含油污水聚结除油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6年
介绍了含油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以及根据油滴粒径的不同,含油污水中油的4种存在形式。从宏观方面介绍了聚结除油的2种机理——润湿聚结机理和碰撞聚结机理,并对2种聚结除油机理与材料表面性质的关系进行探讨。根据材料的表面性质,将聚结除油材料分为亲油材料、亲水材料及超疏水材料,综述了3类聚结除油材料的特点、除油效果及应用情况。对聚结材料在含油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行展望,指出今后需进一步探索的方向是提高聚结材料对小粒径分散油和乳化油的去除率,深入研究聚结除油的机理,开发新型聚结材料。
蒋昊琳杨明全张振超葛丹刘立新
关键词:聚结含油污水油水分离超疏水材料
超声波-破乳联用技术处理大庆落地油泥被引量:18
2017年
以大庆落地油泥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破乳联用技术进行脱油处理,研究了超声频率、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作用时间、药剂加量等参数对除油效果的影响。采用显微镜对超声波-破乳处理前后的油泥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超声频率40kHz、超声功率70W、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10min、破乳剂加入量3mg/L的最佳处理条件下,含油污泥除油率最佳,为96.8%,比单一破乳法提高了9.4%。显微镜结果显示:与单一破乳处理的油泥相比,经过超声-破乳处理后的油泥,无明显的油珠和水滴,表面较为平整且杂质含量少。说明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具有提高油泥破乳效果增大除油率的作用。证明了超声波-破乳联用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油泥中污油。
赵晓非葛丹张晓阳
关键词:显微镜
变径尾管防止抽油机卡泵的可行性研究
2016年
对于三元复合驱油井结垢造成抽油泵卡泵问题,实验采用在泵下预设一段尾管,并对尾管做变径处理,预想通过紊流达到促垢,吸附的目的,进而减缓抽油泵处垢的吸附与堆积。结果显示,镶嵌式连接尾管,使总成垢率大多在93%以上,两寸半管∶三寸管=1∶3时最高,结垢率达96%,而全为二寸半管时,总结垢率为85.04%。随管径变换频率的增高吸附垢的比重减少,而悬浮垢的比重增加。实验表明通过在稠油泵下增设一段尾管,用以促垢,吸垢的设计目的可行,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卡泵几率。
葛丹赵晓非蒋昊琳张震超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油井结垢卡泵
油田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被引量:2
2016年
含油污泥产生于石油的开采、运输和生产加工过程,如果含油污泥不经过有效处理而直接排入到自然环境中将会严重危害环境并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综述了含油污泥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方法,包括土地利用、回收油及沥青、生产吸附性材料、加工成橡胶填料剂等。将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葛丹赵晓非张晓阳杨明全
关键词: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
羧甲基羟丙基胍胶的制备及其水溶液的流变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以胍胶片为原料,通过醚化改性制备了阴离子型羧甲基羟丙基胍胶(CMHPG),研究了质量浓度、剪切速率、盐度、硬度以及温度对其水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质量浓度增加,表观黏度呈线性增长;随剪切速率增加,表观黏度减小;在Na Cl和Ca Cl2质量分数大于1.0%和0.1%时,黏性指数n递增和稠度系数K递减趋势明显,并且Ca Cl2对CMHPG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远大于Na Cl;温度低于50℃时,表观黏度变化较小;温度高于50℃时,表观黏度下降明显。通过考察各影响因素对胍胶溶液的影响,拟合出其与流动特性指数n和稠度系数K的经验关系式,以便更好的描述CMHPG溶液的流变特性。
蒋昊琳王顺武杨明全葛丹张振超
关键词:流变特性表观黏度
新型油泥处理技术展望被引量:23
2016年
含油污泥是制约油田生产节能环保的关键问题之一。含油污泥因其来源广泛,成分复杂,相应的处理技术和设备也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针对目前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对当前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的常规方法进行了分类并作对比分析,总结了常规处理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着重介绍了几种新型处理技术,包括与超声清洗联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回注调剖等,对各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及适用情况进行了描述。由于含油泥砂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同时处理技术种类繁多,且都存在各自的应用弊端和适用范围。综合处理效果、环保及节能的因素,目前尚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可以作为处理所有类型含油泥砂的理想方法,有待继续研究。最后,文章总结了含油污泥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简介联用技术的应用前景。
赵晓非张晓阳刘立新范蕾葛丹
关键词:含油污泥
超疏水表面的影响因素与制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在结合外部环境的影响并充分考虑表面化学组成与表面微观结构的基础上,科学研究工作者们已经探究出超疏水性表面的制备方法,并成功制备出超疏水性能表面。伴随研究者们对超疏水性表面更加深入的研究,众多制备超疏水表面方法的不断出现,简单介绍影响表面润湿性的因素,归纳超疏水涂层表面的4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等立体法、激光刻蚀发、溶胶-凝胶法、气相沉积法等方法;并对超疏水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杨明全章磊蒋昊琳王顺武葛丹赵晓非
关键词:超疏水表面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