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文敏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内酯
  • 2篇穿心莲
  • 2篇穿心莲内酯
  • 1篇动力学建模
  • 1篇动力学建模与...
  • 1篇对心
  • 1篇心肌
  • 1篇心肌肥厚
  • 1篇心肌胶原
  • 1篇心肌酶
  • 1篇心肌酶谱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研究
  • 1篇医疗器械
  • 1篇乙醇
  • 1篇乙醇提取
  • 1篇乙醇提取物
  • 1篇乙型

机构

  • 8篇赣南医学院第...
  • 2篇赣南医学院

作者

  • 8篇钟文敏
  • 5篇曾雪亮
  • 3篇刘怡
  • 3篇李蓓
  • 2篇曾靖
  • 2篇钟星明
  • 1篇钟美兴
  • 1篇罗新辉
  • 1篇王德胜
  • 1篇陈琴
  • 1篇王丽
  • 1篇黄志华
  • 1篇余俊健
  • 1篇邱芳

传媒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2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滚动球式医疗服务型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仿真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当前医疗服务型机器人运动不灵活、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滚动球式医疗服务型机器人,该机器人在结构设计上增加了瞬时失电保护装置,有效的提高了机器人在启停及制动状态下系统的稳定性。采用Lagrange-Routh方程建立滚动球式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Lagrange乘子能够很好的解决滚动球式机器人系统的非线性、非完整性等问题。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是准确的,为后续结构优化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怡钟文敏
关键词:非完整系统动力学建模
研究白果内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白果内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CAO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50~28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CAO+白果内酯2.5 mg·kg^(-1)组、MCAO+白果内酯5 mg·kg^(-1)组、MCAO+白果内酯10 mg·kg^(-1)组和MCAO+3 mg·kg^(-1)依达拉奉组。实验动物于MCAO手术后10 min舌下静脉给不同浓度药物1次,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于同时间点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DMSO,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对大鼠行神经功能行为评分;取出前脑做TTC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以及脑水肿体积;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脑组织中IL-6、IL-1β以及NF-κB的含量。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白果内酯治疗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剂量白果内酯治疗后脑梗死体积均缩小;(3)模型组大鼠脑水肿体积升高(P<0.001),各剂量白果内酯组脑水肿体积降低,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IL-6(P<0.001)、IL-1β(P<0.01)、NF-κB(P<0.05)的含量升高;各剂量白果内酯组脑组织IL-6(高剂量P<0.01,中剂量P<0.01,低剂量P<0.05)、IL-1β(高剂量P<0.001,中剂量P<0.001,低剂量P<0.001)、NF-κB(高剂量P<0.01、中剂量P<0.01、低剂量P<0.01)含量均降低。结论:白果内酯可能通过脑梗死面积、脑水肿体积,减少脑组织中IL-6、NF-κB以及IL-1β的含量,从而减少脑组织损伤,保护大鼠脑神经功能。
陈琴余俊健钟文敏曾雪亮钟星明曾靖
关键词:白果内酯
穿心莲内酯对心肌肥厚大鼠心肌胶原及心肌酶谱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心肌肥厚大鼠心肌胶原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肥厚模型组,溶剂对照组,低剂量,高剂量穿心莲内酯组。采用连续10天背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肥厚模型。连续给药治疗14 d后,心脏取血,分离血清,测定心肌酶谱(LDH、CK、SOD、MDA)和心肌胶原Collage-Ⅰ的变化。结果穿心莲内酯能显著降低心肌胶原Collage-Ⅰ的含量;能显著降低血清LDH、CK活性及MDA含量;能显著升高SOD活性。结论穿心莲内酯能通过降低心肌胶原Collage-Ⅰ的含量及改变心肌酶谱,从而达到抑制心肌细胞肥厚作用。
钟星明钟美兴邱芳罗新辉曾雪亮钟文敏黄志华曾靖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心肌肥厚心肌胶原心肌酶谱
臭牡丹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睡眠功能和自发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臭牡丹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睡眠功能和自发活动的影响。方法:(1)臭牡丹的提取。采用75%乙醇浸渍臭牡丹48 h,制得质量浓度为1.0 g/ml的臭牡丹乙醇提取物。(2)小鼠自发活动。取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10只,采用抖笼法测定小鼠自发活动情况。(3)睡眠功能。采用阈上剂量、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的方法,观察臭牡丹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给药后,观察1、2组小鼠15 s内大波、中波出现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时,观察1、2组小鼠的睡眠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入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时,对照组无小鼠入睡,观察1、2组小鼠入睡数量分别为4、7只。结论:臭牡丹乙醇提取物可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并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
黄卫华钟文敏王德胜曾雪亮李蓓
关键词:臭牡丹乙醇提取物镇静催眠小鼠
平面3-RRR型微创机构构型优化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目前医疗技术对微创机器人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而传统的并联机构无法满足高精度要求的现状,提出对传统并联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建立平面3-RRR并联机构微动情况下输入与输出之间的位移矢量微分映射关系,根据材料插值拓扑优化方法建立平面3-RRR型全柔顺并联机构的SIMP插值模型,通过敏度分析确定优化过程中设计变量的迭代变化方向,用OC算法求解所建立的模型,用Heaviside过滤技术解决棋盘格和网格依赖问题,通过Solidworks曲线拟合得到三维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通过加工得到实体模型,并进行多次微位移测量试验;将静力学分析数据、实验数据与理论值对比。结果表明:微分映射关系作为优化条件,拓扑优化所得到的全柔顺并联机构与同构型的传统并联机构微分运用特性相同,运动精度更高、结构更加简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平面全柔顺并联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刘怡钟文敏
关键词:拓扑优化
影像医疗器械临床验证信息化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像医疗器械临床验证信息化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影像科未实施临床验证信息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实施临床验证信息化之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就诊的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医疗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影像医疗器械临床验证信息化,可以明显改善医疗工作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刘怡钟文敏王丽
关键词:影像学医疗器械信息化
异甘草酸镁联合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异甘草酸镁联合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中国知网(CNKI)、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0年10月公开发表的文献,纳入异甘草酸镁联合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对纳入的文献筛查、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RCT研究,共1932例患者,试验组979例,对照组9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34,95%CI=(2.14,5.22),P<0.00001]。试验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总胆红素(TBil)水平降低比对照组更明显,ALT[MD=-17.26,95%CI=(-22.32,-12.21),P<0.00001],AST[MD=-13.62,95%CI=(-22.20,-5.03),P=0.002],TBil[MD=-4.80,95%CI=(-6.10,-3.51),P<0.0000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4,95%CI=(0.32,0.91),P=0.02]。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疗法可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ALT、AST及TBiL水平,且发生不良反应率低于单药疗法。
曾雪亮钟文敏李蓓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联合疗法慢性乙型肝炎META分析肝功能
穿心莲内酯抗心律失常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从江西省实验动物中心购买的90只清洁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氯仿诱发心律失常组(A组,n=10)和氯仿诱发心律失常并穿心莲内酯组(B组,n=10);肾上腺素诱发心律失常组(C组,n=10)和肾上腺素诱发心律失常并穿心莲内酯组(D组,n=10);氯化钙诱发心律失常组(E组,n=10)和氯化钙诱发心律失常并穿心莲内酯组(F组,n=10);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组(G组,n=10)和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并穿心莲内酯组(H组,n=10);正常对照组(I组,n=10)。观察A~F组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和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比较G、H组室性早搏(VP)、室性心动过速(VT)和室颤(VF)的持续时间,比较A~I组大鼠血清Ca2+、LDH水平。结果:B组与A组、D组与C组、F组与E组比较,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均显著推迟,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VP、VT、VF均显著短于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比较,A、C、E、G组大鼠Ca2+、LD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B组与A组、D组与C组、F组与E组、H组与G组比较,血清中Ca2+、LD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对氯仿、肾上腺素、氯化钙、乌头碱引起心律失常具有对抗作用,能够降低血清LDH与Ca2+水平,是抗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
曾雪亮李蓓曾韬慧钟文敏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心律失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