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作品数:12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0年 难治性高血压会导致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是常见的心脑血管意外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寿命。目前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主要基于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肾交感神经系统在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基于导管的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为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近年来,多个临床研究在国内外相继开展,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因降压效果及安全性等方面尚存在一定争议,使得RDN未在临床广泛开展。 龚杨 徐敏 黄鹤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 射频消融 神经再生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8年 心房颤动(AF)在临床上很常见,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其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寿命。AF的治疗方法首选节律控制,节律控制又包括药物复律、电复律及导管消融。近年来,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AF已达到与射频导管消融相同的治疗效果。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可提高肺静脉隔离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并可提供新的消融策略和AF复发预测因素。对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AF的发展历史、临床疗效、局限性和展望等进行阐述,可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安全有效地进行肺静脉隔离,从而促进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AF的广泛应用。 徐敏 黄鹤关键词:心房颤动 胸腔内注射榄香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榄香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搜索年限从建库到2017年3月。纳入榄香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与安全性方面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Cochrane手册5.1.0版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章,包含1 0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榄香烯可显著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近期治疗疗效(RR=1.36,95%CI:1.15~1.60,P=0.000 3)。亚组结果表明,榄香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显著高于顺铂组(RR=1.46,95%CI:1.14~1.87,P=0.003)。榄香烯并不显著增加胸痛及发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榄香烯可提高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有效率,安全性良好。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欠佳,该结论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曹德东 徐敏 蒋振旻 张一桥 戈伟关键词:榄香烯 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高度心房间传导阻滞对预测复发的价值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高度心房间传导阻滞(a-IAB)与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8年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206例房颤患者。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62)和未复发组(n=144)。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检验结果等。结果在本研究中,阵发性房颤138例(67%),持续性房颤68例(33%)。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相比,房颤病程更长[(49.3±28.3)vs.(39.5±26.8),P=0.019],P波间期更长[(113.5±14.2)vs.(108.8±14.0),P=0.026];左心房直径更大[(42.0±4.8)vs.(39.0±4.6),P<0.001],a-IAB所占比例更高[24(38.7%)vs.20(14%),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AB[3.519(1.175~10.537),P=0.025],左心房直径[1.138(1.056~1.2226),P=0.001]为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复发与a-IAB密切相关,a-IAB和左心房直径能够独立预测术后房颤的复发。 龚杨 徐敏 徐敏关键词: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复发 肺硬化性血管瘤10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原因,以减少误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例,4例体检发现,6例因左肾盂结石、左肾重度积水及咳嗽、咳痰并痰中带血、发热、胸闷、胸痛、刺激性干咳等症状就诊。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肺部孤立、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影、肿块,瘤体平均最大直径2.7 cm,均为单发,发生在左肺4例(上叶3例,下叶1例),右肺6例(上叶1例,中叶1例,下叶4例)。本组术前仅1例行经皮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术诊断为肺硬化性血管瘤,余9例均诊断为肺部占位性质待查。本组7例行胸腔镜手术,3例行开胸手术;5例行肺肿块楔形切除术,5例行肺叶切除术,2例行纵隔、肺门及隆突下淋巴结清扫。10例术中行快速冷冻病理切片检查,6例提示良性病变,1例良恶性不能判定,1例提示炎性病变,2例提示肺癌,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均诊断为肺硬化性血管瘤。本组术后均恢复良好,切口愈合后出院。随访5-17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发病率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提高对该病认识、及时进行相关医技检查、仔细鉴别诊断及综合全面分析病情可避免或减少肺硬化性血管瘤误诊误治。 钱祥云 戈伟 宋婧 罗卫 王紫润 尹竺晟 徐敏 张文君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 误诊 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16年 肿瘤微环境是影响肿瘤生长与转移的关键因素,外泌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肿瘤微环境的调控。外泌体是由多种类型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小体,广泛地分布于外周血、唾液、尿液、腹水、胸水、乳汁等多种体液中。外泌体中含有大量功能性蛋白质、mRNA、miRNA、DNA片段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在细胞之间穿梭并介导细胞间的物质转运与信息交流,进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相关纤维细胞的分化、参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调控以及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调控,进而在肿瘤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外泌体在肿瘤缺氧微环境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调控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徐敏 戈伟 尹竺晟关键词:外泌体 血管生成 肿瘤进展 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或胸壁复发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或胸壁复发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所收录的相关研究,搜索年限从建库到2017年3月22日。研究对象为晚期或胸壁复发乳腺癌,治疗组采用热疗联合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使用Cochrane手册5.1.0版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5.1.0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研究,共5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提高(OR=2.15,95%CI:1.50~3.09,P<0.01)、(OR=2.26,95%CI:1.42~3.60,P=0.0006),白细胞减少(OR=0.75,95%CI:0.43~1.32,P=0.32)、中性粒细胞减少(OR=1.12,95%CI:0.58~2.18,P=0.73)、胃肠道反应(OR=1.00,95%CI:0.59~1.70,P=1.00)、肝肾损害(OR=0.97,95%CI:0.55~1.74,P=0.93)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或胸壁复发乳腺癌可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和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影响,上述结果尚需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 徐敏 曹德东 戈伟关键词:热疗联合化疗 化疗 乳腺癌 META分析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直接经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CI)后伴发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 EF)的临床特征及住院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STEMI经直接PCI后伴发心力衰竭的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入院3 d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按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射血分数减少的心力衰竭组(HFr EF组,n=32)、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组(HFmr EF组,n=84)、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组(HFp EF组,n=170)。搜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检验结果等,分析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本研究中,HFr EF组占11.2%,HFmr EF组占29.4%,HFp EF组占59.4%。与HFr EF组相比,HFmr EF组的患者年龄偏小,女性较少,B型钠尿肽(BNP)水平较低,左房直径较短;在并发症方面,患者伴有室壁瘤、休克、乳头肌功能失调、室性心律失常、急性肾衰和死亡的比例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Fp EF组相比,HFmr EF组的患者呼吸、心率偏快,冠状动脉狭窄数量、左前降支狭窄程度更重,支架置入数量较少;在并发症方面,患者伴乳头肌功能失调、室性心律失常、急性肾衰的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mr EF作为心力衰竭的一个独立类型,其临床特征介于HFr EF和HFp EF之间,在不同方面各有倾斜;在住院全因死亡率上,HFmr EF组与HFp EF相近,低于Hfr EF组。 龚杨 徐敏 徐敏关键词:心肌梗死 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新发心房颤动(AF)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35例发生AMI且既往无AF病史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院后的心电图、连续心电监测分为新发AF组和无新发AF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后生化指标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结果,分析影响患者住院期间新发AF的危险因素。结果 235例AMI中,新发AF 82例(34. 9%),无新发AF 153例(65.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OR=0. 109,95%CI 0. 042~0. 284)、糖尿病史(OR=3. 824,95%CI 1. 133~12. 902)是新发AF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吸烟史、糖尿病史是新发AF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应及早发现新发AF的危险因素、及早处理以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并改善预后。 徐敏 黄鹤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原发性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PG-DLBCL)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2—2016年收治的PGDLBCL 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中16例有上腹部疼痛,1例有呕血,1例有上腹部疼痛伴黑便,1例有上腹部胀痛、呕吐、黑便,1例体检发现胃窦溃疡。本组曾误诊7例,2例误诊为胃腺癌,2例误诊为慢性胃炎,1例误诊为慢性胃溃疡,1例考虑黏膜相关淋巴瘤,1例可疑淋巴瘤;误诊时间9~15 d。本组均经病理检查确诊,3例行手术和化疗,1例行手术、化疗和放疗,1例行手术治疗,15例行化疗。12例病情完全缓解,4例病情部分缓解,2例病情进展,1例死亡,1例术后定期复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临床医生需加强对PG-DLBCL认识,对此类患者综合应用多种检查方法能够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发生。 徐敏 戈伟关键词:误诊 胃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