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建新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放疗
  • 3篇调强
  • 3篇肿瘤
  • 2篇调强计划
  • 2篇术后
  • 2篇剂量学
  • 2篇根治术后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1篇蛋白
  • 1篇底座
  • 1篇电子束
  • 1篇调强放疗
  • 1篇定位法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动脉灌注化疗
  • 1篇多西他赛
  • 1篇胸部
  • 1篇胸部穿刺
  • 1篇压片

机构

  • 11篇宁波市第一医...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青海红十字医...
  • 1篇滑县人民医院
  • 1篇贵州省兴义市...
  • 1篇杜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1篇郭建新
  • 6篇任江平
  • 4篇陶庆松
  • 4篇周瑛瑛
  • 3篇周建良
  • 3篇龚升平
  • 2篇叶晓贤
  • 1篇崔李宁
  • 1篇戴义波
  • 1篇高翔
  • 1篇曹超
  • 1篇葛小琴
  • 1篇吴朝霞
  • 1篇陈萍萍
  • 1篇朱挺
  • 1篇殷芳芳

传媒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动计划RapidPlan优化模块在鼻咽癌调强计划中的可行性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调强计划与自动优化计划间的差异,探讨自动计划RapidPlan优化模块在鼻咽癌调强计划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经临床验证的优质鼻咽癌计划进行分析和特征提取,先建立一个特定的自动优化模型,然后用此模型对另外的15例鼻咽癌计划进行测试,比较这15例经模型测试优化后形成的自动计划与用常规调强优化的计划间的差异。采用SPSS 22.0版软件分别对两组计划的各主要参数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自动优化产生的计划得到的剂量分布更佳;且自动优化比常规调强优化效率更高,自动计划的优化平均时间比常规调强计划缩短33.67%(P=0.001),优化次数也从平均3.5次降到2.2次(P=0.000);自动优化比常规调强优化的计划执行效率更高,MU值平均值减少376 MU,平均减少原来的14.8%(P=0.000)。结论:基于解剖特性和先验知识的自动计划模块,即RapidPlan优化模块,通过建立优化模型,设置优化参数,产生的鼻咽癌调强计划,可以达到比常规调强计划更佳的靶区剂量分布结果,并且更好地降低正常组织的剂量,同时获得比常规调强计划更高的优化效率和计划执行效率,在鼻咽癌的调强计划优化中是切实可行的。
任江平周瑛瑛戴许豪娄鹏荣陶庆松郭建新吴朝霞吴清蓉殷芳芳
单羧酸转运蛋白在恶性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2020年
恶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神经肿瘤,病死率高,总生存期只有15个月。因此,进一步阐明恶性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恶性胶质瘤细胞糖代谢异常,以活跃的糖酵解为特征,生成大量乳酸,不仅是主要的能量底物,也是重要的信号分子。乳酸在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之间转运主要依赖单羧酸转运蛋白(MCT)完成。MCT在维持细胞稳定乳酸流、酸碱度及恶性胶质瘤糖代谢表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CT在恶性胶质瘤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马瑞爽陶庆松龚升平朱挺葛小琴赵阳高翔郭建新
关键词:恶性胶质瘤靶向治疗
四维CT引导下联合深吸气屏气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四维CT(4 D CT)引导下联合深吸气屏气(DIBH)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2018年3月至2021年5月106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资料,其中男26例,女80例,年龄21~83(47.4±14.2)岁。按照定位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53例,采用平静呼吸下CT引导注射吲哚菁绿定位肺结节;试验组53例,采用4 D CT引导联合DIBH技术注射吲哚菁绿定位肺结节。比较两组患者肺结节与吲哚菁绿注射点的三维方向距离偏差,得到肺结节定位的精确度;采用计时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定位时间差异。结果106例患者中,有46例纯磨玻璃结节,32例亚实性结节,28例实性结节;术前均成功定位,成功率100%。对照组肺结节大小为(9.1±2.3)mm;吲哚菁绿注射点与肺结节的三维方向偏差[M(Q1,Q3)]为X轴[7.0(3.7,12.6)mm]、Y轴[6.6(2.9,11.2)mm]、Z轴[3.0(2.0,6.0)mm];术前定位手术时间为(11.4±3.8)min。试验组肺结节大小为(8.9±2.1)mm;三维方向偏差为X轴[4.8(3.0,7.9)]mm、Y轴[3.8(1.3,7.5)]mm、Z轴[4.0(2.0,6.0)]mm;术前定位手术时间为(9.3±3.0)min。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定位时间以及三维方向中X、Y轴偏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Z轴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4 D CT引导下联合DIBH技术能够提高肺结节术前定位的精确度,节省时间,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徐庆涛郭建新任江平王龙飞马瑞爽周建良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四维CT
一种大孔径定位CT下胸部穿刺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孔径定位CT下胸部穿刺辅助装置,具体涉及定位CT穿刺辅助领域,包括立板和横板,所述横板垂直贯穿于立板内部,所述立板与横板之间活动设有定位片,所述立板底部设有底座,所述立板顶部活动连接限位板,所述限位...
徐庆涛曹超任江平郭建新陶庆松
文献传递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宫颈癌放疗患者膀胱充盈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2021年
2020年美国放射肿瘤学会治疗指南中指出,放疗是宫颈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宫颈癌患者在接受放疗时,膀胱、小肠等脏器与临床靶区相临近,充盈的膀胱能使部分小肠远离受照靶区。研究表明,膀胱充盈状态和小肠受照体积及剂量呈负相关,稳定的膀胱充盈状态可降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也可以增加阴道残端的空间稳定性;。所以对放疗患者行饮水量个体化精准膀胱充盈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视频宣教是通过影像反复客观的播放,从而全面、简单及直观地为患者提供宣教服务;。回授法教学是一种教育技术,包括患者或初级学习者参与教学过程,并要求患者重述教过他们的已有信息,达到有效宣教的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宫颈癌放疗患者膀胱充盈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王亦男戴义波陈萍萍娄鹏荣徐庆涛郭建新
关键词: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三种固定野调强计划在鼻腔及鼻旁窦肿瘤放疗中的对比研究
2022年
目的对比3种鼻腔及鼻旁窦肿瘤的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包括基于常规C型臂加速器(Trilogy)的共面调强放疗(IMRT)(C-IMRT)、非共面IMRT(NC-IMRT)和基于O型环加速器(Halcyon)的共面IMRT(H-IMRT)计划。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的10例鼻腔及鼻旁窦肿瘤术后放疗患者的资料,以相同处方剂量和目标条件重新设计3种计划,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验证通过率以及执行时间的差异。统计方法采用Friedman检验,结果有差异时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3种计划关于计划靶区(PTV)和PTVboost适形指数C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9.69,P<0.05);多重比较显示H-IMRT高于NC-IMRT(Z=2.53、2.68,P<0.05),其他靶区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MRT较C-IMRT计划降低了双侧眼晶状体、双侧角膜、患侧视神经和患侧眼球的D_(max)(Z=2.80、2.80、2.80、2.80、2.81、2.09,P<0.05)。NC-IMRT与C-IMRT计划相比降低了双侧眼晶状体、角膜、眼球和对侧视神经的D_(max)(Z=2.80、2.66、2.80、2.70、2.29、2.29、2.65,P<0.05),同时减小了双侧眼球的D_(mean)(Z=2.80、2.80,P<0.05)。H-IMRT较NC-IMRT计划的患侧眼晶状体和角膜D_(max)有所下降(Z=2.50、2.08,P<0.05),但对侧视神经D_(max)和双侧眼球的D_(mean)更高(Z=2.80、2.80、2.80,P<0.05)。3种计划的验证通过率均满足机构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H-IMRT执行计划的中位用时最短(172.00 s),C-IMRT次之(337.50 s),NC-IMRT最长(388.00 s)。结论所有计划的验证通过率均可满足治疗实施要求;3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学差异相近,但H-IMRT和NC-IMRT对正常组织尤其是眼部各器官的保护更好,有利于降低放疗不良反应,亦为肿瘤局部加量或复发的再程放疗提供剂量空间;执行效率方面,H-IMRT>C-IMRT>NC-IMRT。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放疗设备和技术。
杨继明陆婷马敏吴勇周瑛瑛任江平王洵郭建新
关键词:剂量学
调强放疗下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内乳区计划性与非计划性放疗剂量学的比较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内乳区计划性与非计划性放疗的剂量差异及正常组织剂量差异。方法收集20例左乳腺癌改良术后患者,为每例患者勾画胸壁和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加及不加内乳区的2个靶区,分别定义为计划靶区(PTV)+内乳淋巴结引流区放疗(IMLNI)组和PTV-IMLNI组,内乳区勾画前3肋间内乳淋巴结引流区。采用整体调强放疗技术分别为两个靶区设计计划。比较两组内乳区受照剂量及心肺受照剂量体积的差异。结果PTV+IMLNI组内乳区D95%剂量、Dmean剂量均高于PTV-IMLNI组(均P<0.05),PTV-IMLNI组内乳区受照剂量体积V30、V40、V50均低于PTV+IMLNI组(均P<0.05)。PTV+IMLNI组心脏平均剂量Dmean、心脏V30、左肺平均剂量Dmean、左肺V20、左肺V5均高于PTV-IMLNI组(均P<0.05)。结论内乳区非计划性放疗剂量不能达到治疗亚临床病灶的处方剂量,内乳区为靶区的放疗计划增加的心肺剂量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周建良戴许豪周瑛瑛娄鹏荣龚升平叶晓贤郭建新
关键词:乳腺肿瘤放疗改良根治术调强放疗
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行不同化疗途径对宫颈癌的实效性对照探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多西他赛(Docetaxel,DCT)与顺铂(Cisplatin,CDDP)联合行不同化疗途径对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宁波市第一医院于2010年5月—2014年7月期间对确诊为CC的90例患者实施化疗,其中45例接受DCT联合CDDP静脉化疗,为对照组,另外45例采用DCT联合CDDP动脉灌注化疗(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AIC),作为观察组。评价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并随访化疗后宫旁缓解、化疗后手术、中心复发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为80.0%(36/4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宫旁缓解率、化疗后手术率、中心复发率分别为82.2%(37/45)、75.6%(34/45)和4.4%(2/45),对照组为66.7%(30/45)、73.3%(33/45)和4.4%(2/45),观察组化疗后宫旁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2组一年内化疗后手术率及中心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CT联合CDDP的动脉灌注化疗治疗CC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低,是CC较为安全有效的疗法。
娄鹏荣陶庆松郭建新崔李宁程晓春俞秋波
关键词:顺铂多西他赛动脉灌注化疗宫颈癌
后装近距离放射治疗计划验证方法
本发明涉及腔内放射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装近距离放射治疗计划验证方法,包括对病灶进行定位扫描、创建3D模型、3D技术打印模型,用坐标的方式进行定位,标记出靶区和感兴趣的点,固定热释光片,进行模拟放射治疗,按照预设的...
戴许豪任江平娄鹏荣郭建新杨继明周瑛瑛
左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常规调强计划与电子束适形联合调强计划的剂量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常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电子束适形放疗(electron beam conformal radiotherapy,EBCRT)联合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于宁波市第一医院放化疗中心收治的20例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资料,计划靶区(plan target volume,PTV)包括锁骨上下淋巴结引流区域计划靶区(PTV_(sc))和患侧胸壁计划靶区(PTV_(cw)),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次。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Varian 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设计两种放疗计划,然后对比两种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参数差异。结果所有20例患者的IMRT计划全部满足临床要求,与此同时EBCRT联合IMRT计划中有2例患者因患侧肺剂量参数超出本单位的剂量限定标准而不被临床接受,两例失败计划的胸壁最大深度分别为3.7和4.4 cm,使用的电子束能量分别为12和15 MeV。其余18例患者的胸壁深度均≤3 cm,使用9 MeV及以下能量电子束进行EBCRT联合IMRT计划设计,靶区和各危及器官剂量均满足临床要求,并与IMRT计划进行剂量学配对比较。常规IMRT的均匀性指数(HI)均优于EBCRT联合IMRT计划(t_(PTV_(sc))=-10.20、t_(PTV_(cw))=-9.24,P<0.05);常规IMRT整体靶区适形指数(CI)与EBCRT联合IMRT计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PTVall)=10.39,P<0.05)。对于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s),EBCRT联合IMRT计划患侧肺的V_(5 Gy)、V_(20 Gy)和D_(mean)均较IMRT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6.30、11.30,P<0.05);心脏的V_(25 Gy)和D_(mean)分别降低了8.3%和4.79 Gy(t=15.23、15.76,P<0.05);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CA)的D_(mean)降低了44.03%(t=11.69,P<0.05);健侧乳腺的V_(5 Gy)和D_(mean)分别降低了7.9%和0.8 Gy(t=3.66、4.932 P<0.05);其他OARs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壁靶区深度≤3 cm的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EBCRT联合IMRT能显�
杨继明程杭马敏张伟超吴勇任江平郭建新
关键词:剂量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