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大伟
作品数:
3
被引量:14
H指数:1
供职机构:
青岛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马健
青岛大学
李明
青岛大学
王强
青岛大学
孟萍萍
青岛大学
李小平
青岛大学医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抑郁
2篇
卒中
2篇
卒中后
2篇
脑卒中
2篇
脑卒中后
2篇
脑卒中后抑郁
1篇
动功
1篇
抑郁程度
1篇
抑郁患者
1篇
抑郁状态
1篇
幼鼠
1篇
突触
1篇
突触素
1篇
尼氏体
1篇
缺血
1篇
缺血缺氧
1篇
缺氧
1篇
下肢运动
1篇
下肢运动功能
1篇
脑缺血
机构
3篇
青岛大学
1篇
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3篇
张大伟
2篇
王强
2篇
李明
2篇
马健
1篇
柏广涛
1篇
侯梅
1篇
苑爱云
1篇
孟萍萍
1篇
高晶晶
1篇
李小平
传媒
3篇
中华物理医学...
年份
3篇
2016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抑郁程度及海马区Kalirin-7表达的影响
2016年
目的观察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抑郁程度及海马区Kalirin一7表达的影响,探讨强化训练改善卒中后抑郁大鼠抑郁程度可能的机制。方法取40只雄性Wistar,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卒中后抑郁(PSD)组、普通训练组、强化训练组,每组10只。PSD组、普通训练组、强化训练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MCAO)模型,并给予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CMS),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颈内、颈外动脉,不做插线处理,也不给予CMS。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与PSD组不进行跑台训练,普通训练组、强化训练组分别进行普通和强化跑台训练。4组大鼠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14d、28d后进行行为学实验[糖水消耗实验(SPT)、旷场试验(OFT)、强迫游泳实验(FST)],然后采用wes[erFlblot法检测其左侧海马区Kalirin一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训练14d后,PSD组、普通训练组、强化训练组各项行为学实验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训练组的OFT和FST结果分别为(55.71±3.94)S和(67.42±3.64)s,与PS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训练组各项行为学实验结果与PSD组和普通训练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28d后,PSD组、普通训练组各项行为学实验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训练组和强化训练组各项行为学实验结果与PS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强化训练组各项行为学实验结果与普通训练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普通训练组、强化训练组海马区Kalirin一7的表达均显著高于PSD组同时间点(P〈0.05);强化训练组海马区Kalirin一7表达显著高于普通训练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强化训练可
张大伟
王强
马健
柏广涛
高晶晶
李明
宫阳阳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强化组及普通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强化组在此基础上每日增加1次下肢运动功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10nl最大步行速度(10MWT)、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同时检测2组患者上述时间点血清中β-内啡肽(β-EP)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10MWT、BDNF及β-E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IOMWT、BDNF及p-EP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强化组下肢FMA评分[(20.67±6.79)分]、10MWT[(0.48±0.22)m/s]、血清中BDNF含量[(10.81±2.33)ug/L]及p.EP含量[(164.02±42.15)ng/L]均较普通组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2周及4周后强化组HAMD评分[分别为(16.33±6.74)分和(12.13±5.44)分]均较普通组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2周、4周后2组患者FAC分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训练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抑郁状态改善,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明
王强
马健
孟萍萍
张大伟
宫阳阳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下肢运动功能
早期运动干预对脑缺血缺氧幼鼠海马区突触素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幼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元突触素(Syn)蛋门表达及恺氏体的变化,探讨HIBD早期运动干预的疗效机制。方法取3窝新生7d的幼鼠3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只)、干预组(13只)和假手术组(11只)。制作新生Wistar大鼠幼鼠HIBD模型。干预组造模成功后7d开始早期运动十预,每天游泳10min,持续14d;对照组只造模不进行运动f预;似手术组只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不进行运动十预。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大脑海马区Syn蛋白的表达水平,以Syn和B带恢度值的比值表示syn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尼氏染色方法依据形态学结果观察幼鼠海马区神经元尼氏体数量和细胞形态。结果对照组病灶侧海马组织Syn表达(0.447±0.141)较似手术组左侧海马组织Syn表达(1.027±0.035)显著降低(P〈0.01)、海马区神经元尼氏体明显减少;十预组病灶侧海马区Syn表达(0.772±0.121)较对照组病灶侧海马组织Syn表达(0.447±0.141)明显升高(P〈O.05)、海马区神经元尼氏体显著增多。结论早期运动十预可增强缺血缺氧幼鼠病灶侧海马区 Syn蛋门的表达和增加神经元内尼氏小体数量。
宫阳阳
侯梅
苑爱云
李小平
张大伟
关键词:
海马
脑损伤
突触素
尼氏体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