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楠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甲状腺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 4篇乳头状癌
  • 3篇淋巴
  • 3篇甲状腺乳头状...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病理
  • 1篇带状肌
  • 1篇定量聚合酶链...
  • 1篇动脉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血清
  • 1篇样癌
  • 1篇易感基因

机构

  • 8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张楠
  • 4篇马斌林
  • 2篇董朝
  • 1篇木扎帕尔·阿...
  • 1篇程静新
  • 1篇马静
  • 1篇张银华
  • 1篇周萍
  • 1篇孙刚
  • 1篇李鸿涛
  • 1篇曹燕珍
  • 1篇吴洁
  • 1篇董超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病理类型并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8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并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及外院会诊的8例不同病理类型并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检测(IHC):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降钙素(Calcitonin,CT)、细胞角蛋白19(CK19)、癌胚抗原(CEA)、嗜铬素A(CgA)、突触素(Syn)、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HBME-1)、半乳糖结合蛋白-3(Galectin-3)。结果(1)8例不同病理类型并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均为髓样癌(MTC)和乳头状癌(PTC)混合,4例为甲状腺混合性髓样-滤泡细胞癌(MMFCC),4例为甲状腺髓样癌合并乳头状癌(MTC-PTC)。(2)IHC:MTC区域均CEA、CT、CgA、Syn、CD56(+++),TTF-1(++),Tg、Galectin-3、CK19、HBME-1(-/+);PTC区域均Tg、TTF-1、CK19、HBME-1、Galectin-3(+++),CD56(-/+),CEA、CT、CgA、Syn(-)。结论不同病理类型并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少见,MTC和PTC混合的更少见。根据肿瘤混合分布情况可分为混合性髓样-滤泡细胞癌(Mixed myeloid follicular cell carcinoma,MMFCC)和甲状腺髓样癌合并乳头状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with papillary thyroidcarcinoma,MTC-PTC),但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均同独立的MTC和PTC。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的诊断价值,组织形态结合IHC有助于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预后类似于MTC。
张银华李新霞董超张楠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22年
分析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分析趋化因子受体CXCR4乳腺癌组织中的指标变化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38例存在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的38例未发生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收集乳腺癌组织标本,并对乳腺癌组织标本中的CXCR4 m RNA表达情况应用逆转录PCR检测措施进行检测,同时对乳腺癌组织中CXCR4的阳性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完成检测之后统计两组患者检测结果中的数据值,对比两组CXCR4 m RNA相对表达量以及CXCR4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两组受检者CXCR4的阳性表达水平相比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研究组中CXCR4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强(P<0.05)。通过对CXCR4的阳性表达影响因素分析发现,CXCR4的阳性表达相关的因素为肿瘤分期以及Ki-67,而不包括患者的雌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孕激素受体(P>0.05)。通过对患者乳腺癌组织的CXCR4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发现,表达最强的是乳腺癌骨转移,其次是乳腺癌无骨转移,且均高于正常水平(P<0.05)。结论 CXCR4在乳腺癌组织中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表达,尤其是在发生了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能够发现更高的表达,因此临床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中可考虑将CXCR4的表达作为新靶点。
木扎帕尔·阿不都克热木张楠普尔凯提·排尔哈提
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CXCR4
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易感基因1mRNA与蛋白的表达变化差异及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mRNA与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差异。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正常乳腺组织(n=40)与散发性乳腺癌组织(n=80)中BRCA1mRNA的表达量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RCA1蛋白表达变化及定性观察BRCA1蛋白亚细胞定位的变化,分析BRCA1与散发性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结果(1)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mRNA表达水平(0.759±0.440)低于正常乳腺组织(1.530±0.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癌伴微小浸润组(0.956±0.340)与浸润癌组BRCA1(0.561±0.44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位癌组表达水平高于浸润性乳腺癌组。(2)BRCA1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高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降低,其阳性率分别为95%和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40,P〈0.01);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导管原位癌伴微小浸润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7,P〈0.05)。本研究还观察到BRCA1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于细胞核,在乳腺癌组织中可以见到BRCA1蛋白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表达,且在细胞核上的表达率降低。结论BRCA1mRNA与蛋白在散发性乳腺癌疾病进展过程中表达变化存在差异。
张楠孙刚马斌林
关键词:乳腺癌易感基因1散发性乳腺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跳跃转移规律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跳跃转移规律。方法:将301例PTC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侧颈部淋巴结阳性组和阴性组;侧颈部淋巴结跳跃转移组和阴性组。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侧颈部淋巴结状态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癌灶>2cm、腺叶多发、多灶、突破被膜、B超血流信号、钙化点、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癌组织内沙砾体、主要癌灶位于腺体峡部及上极、气管前/旁淋巴结阳性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癌灶>2cm、癌灶总直径>2cm、B超可见钙化点、癌组织内沙砾体、主要癌灶位于腺叶上极、中极与淋巴结跳跃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腺叶多发、多灶、癌组织内沙砾体、上极和中极癌灶是淋巴结跳跃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乔雷董朝张楠马斌林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经颈带状肌间入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估颈带状肌间入路法在术中识别并保护喉上神经外侧支及甲状腺上动脉分支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4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头颈外科接受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的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经颈带状肌间入路组(40例)和颈白线入路组(40例)2组,分析两种术式喉上神经外侧支探查时间、术后患者嗓音障碍指数。分析2组患者喉上神经外侧支术中检出率及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结果经颈带状肌间入路法喉上神经探查时间、术后嗓音障碍指数明显低于经颈白线入路法;经颈带状肌间入路法较颈白线入路法喉上神经探查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颈前带状肌间的自然间隙入路显露甲状腺上野,既避免了胸骨甲状肌的离断,又可最大程度扩大术野,在临床实践中对甲状腺手术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董朝乔雷张楠马斌林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腺上动脉喉上神经甲状旁腺
新辅助化疗在ⅡB期宫颈癌手术和放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在ⅡB期宫颈癌手术和放疗中的疗效分析,并进行随访研究,研究新辅助化疗对ⅡB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ⅡB期宫颈癌患者245例...
张楠程静新周萍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转移的关系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不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的情况及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19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检测患者的血清TSH、BRAF基因突变、颈淋巴结转移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等情况。采用单因素χ^(2)检验,探讨血清TSH水平、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的临床分期、T分期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对TSH水平存在显著性影响;性别[χ^(2)=7.662,P<0.05,比值比(OR)=0.269,95%可信区间(CI):0.106~0.681]、多灶病变、TSH高水平(χ^(2)=4.091,P<0.05,OR=2.543,95%CI:1.029~6.282)均是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性别(χ^(2)=3.976,P<0.05,OR=0.369,95%CI:0.139~0.983)、肿瘤直径(χ^(2)=20.769,P<0.001,OR=52.778,95%CI:9.587~290.553)、TSH高水平(χ^(2)=4.147,P<0.05,OR=2.666,95%CI:1.038~6.852)是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诊断治疗中,联合应用TSH和BRAF基因的检测,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将助于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曹燕珍张楠吴洁李鸿涛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
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血清微小RNA-451的检测及其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血清中微小RNA-451的表达及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意义。方法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为研究组,37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病人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病人血清中微小RNA-451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之间血清微小RNA-451的表达差异,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血清微小RNA-451的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ROC工作曲线分析血清微小RNA-45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意义。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血清微小RNA-451的表达为(1.09±0.27),明显低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病人的(1.31±0.23);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有转移病人的血清微小RNA-451表达为(0.92±0.17),明显低于淋巴结无转移病人的(1.28±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微小RNA-451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0;在判断其对淋巴结转移诊断作用时的AUC为0.873。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血清中的微小RNA-451呈低表达,尤其是在淋巴结有转移病人中的表达更低,提示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前诊断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有一定的意义。
马静张楠马斌林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