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卫国

作品数:18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忠恕
  • 4篇儒学
  • 3篇儒家
  • 3篇仁学
  • 3篇忠恕之道
  • 3篇文化
  • 2篇信仰
  • 2篇修身
  • 2篇致知
  • 2篇人文
  • 2篇文化信仰
  • 2篇格物致知
  • 1篇当代高校
  • 1篇动心
  • 1篇心性
  • 1篇心性论
  • 1篇性善
  • 1篇养气
  • 1篇一以贯之
  • 1篇阴阳

机构

  • 13篇西南政法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7篇董卫国

传媒

  • 2篇哲学动态
  • 2篇中国哲学史
  • 1篇孔子研究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现代哲学
  • 1篇船山学刊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当代中国价值...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儒道研究
  • 1篇中国儒学
  • 1篇走进孔子
  • 1篇2015第七...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告子思想钩沉——以告子不动心之道为线索被引量:2
2013年
《孟子》"知言养气"章记载告子的不动心之道说:"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这句话历来让人费解。要全面理解这句话必须以告子思想的总体架构为背景。自然主义的人性论与理性主义的道德论是告子思想的基本架构,其不动心之道是与此一致的。人的道德意识是通过理性能力对外在的道德伦理知识学习而建立,人的情感附属于人之自然生命,其中并无道德伦理的基础和内容。告子所以能做到不动心,完全依靠理性的道德意识强制内心的情绪,进而落实为身体的行为。从思想发展的历程看,告子思想与荀子有相似之处,应该是荀子哲学的先声。
董卫国
关键词:告子不动心人性论自然主义理性主义
忠恕之道与孔门仁学——《论语》“忠恕一贯”章新解被引量:4
2016年
孔子之仁学并非抽象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说,乃是归本于人格教养的实践智慧。"一以贯之"由孔子的人格境界展示了仁之通性的精神内涵。忠恕之道则是仁学最为根本的实践方法和必然性的诠释原则,集中体现了传统儒学"即工夫即本体"的学术精神。曾子由忠恕来把握仁道,符合孔子仁学的基本精神,对孔门仁学的传承有重要意义。
董卫国
关键词:一以贯之忠恕仁学论语
修身、孝道与明明德于天下——孝道作为基础政治伦理原则的合理性
2017年
传统儒家政治哲学认识到,政治伦理原则必须在个体生命与政治共同体之间找到中道。政治之学必须以生命修养之学为根基,否则,必将导向一种功利性的事功主义。政治伦理的核心价值观念必须做到:向内,与个体的生命相关联;向外,足以引领整个社会政治风尚。这个核心价值就是儒家极力倡导的孝道。在传统儒家看来,孝道并非一种外在的社会伦理规范,而是本源于人的生命意识之自觉。孝道向内足以激发一种生命责任感,要求修身立德;向外,作为一种具有兴发性和创造性的道德情感,亦可以作为一切社会伦理教化的道德基础。这样,儒家的教化精神,就能打通日常生活与社会政治的隔膜,就能打通超越性价值诉求与世俗伦理的隔膜,同时,也保持了个体人格与世俗政治之间的适度张力。
董卫国
关键词:修身孝道
王船山对程朱忠恕论的反思与发展
2016年
船山对于忠恕的观点总体上沿袭程朱的思想,但是体现出船山忠恕论的鲜明特色。第一,船山分别出"尽己之己"与"推己之己"存在的差别。以尽己之己为性理,以推己之己为情欲,从而由性理人欲之辩来区别圣人之忠恕与学者之忠恕,比程朱的见解深入一步。第二,船山弱化程朱"忠体恕用"的观点,而强调忠恕在事上统一性和两者之间的相互规定作用。第三,船山对程朱后学"己之所欲施之于人"的命题进行了反思和批评。船山认为程朱对于忠恕的解释有过于理论化因而不切于实用之处,因此特别落实在具体行事时人之现实情欲的发用来诠释忠恕,体现了船山学重视"致用"的一贯性格。
董卫国
关键词:王夫之忠恕
《中庸》对孔门仁学的新诠释
2016年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最为根本的实践工夫和最为核心的诠释原则。《中庸》本忠恕之道将孔子仁学做了新的诠释。其中,"中庸"含两义,即对中和之情的运用和中和之情的效用。就前者说,中庸就是忠恕;就后者说,中庸就是由忠恕而达到的仁境。中和之情乃是人情本然之规律,但必须以慎独工夫来维持。由慎独而至中和的工夫,即同于由忠而恕的方法。"诚"是子思从慎独工夫中自然转出来的观念。诚强调成己成物的统一,即体现了忠恕一体而仁的精神。《中庸》的主旨与孔门仁学一脉相承。
董卫国
关键词:仁学中庸忠恕慎独
儒学作为“文化信仰”的内涵与特质
现代社会以来,虽然传统儒学常常被纳入西方哲学的学术范式下研究,但是儒学与西方哲学有着根本的旨趣的差异,传统儒学的根本精神在于教化①。儒学作为一种教化的哲学,其根本关切不在于成立一套知识理论形式的道理,知识理论无法从根本上...
董卫国
文献传递
儒家人文理念与当代高校人文教育
2015年
在汉语中,"人文"一词最早出自儒家的经典,主要指本于人的道德理性而建立的人生信念、价值准则和伦理规范等。人文教化是传统儒学的核心精神。传统儒家成人之道的教育理念,经典教育、礼乐教化等教育模式对当代高校人文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董卫国
关键词:儒家人文人文教育成人之道
格物致知及其心性论意涵被引量:1
2014年
《大学》开篇言“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通常称之为“三纲领”),后文又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常称之为“八条目”),“八条目”是对“三纲领”的进一步展开,而“三纲八目”最终的实践工夫则落实在“格物致知”,所以理解《大学》的关键即在“格物致知”。
董卫国
关键词:心性论
论孔子性与天道思想的情境化面向
2023年
天道、性命等观念代表了儒家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先秦儒家尤其是孔门之仁学,并不注重对天道、性命等观念作客观学理的论述,因其认为天道、性命并非现成的和外在于人生命的客观存在对象。他们更注重从具体的人生境遇中,通过人的情感现象来揭示天道、性命作为超越性价值的内涵以及两者贯通为一的真实意义。孔子的“成人”说体现了他视人之生命作为“非现成性”存在的基本认识;他又从忠恕来把握人的情感规律。此即孔子对人性的基本理解。人在具体的生活境遇之中,依忠恕情感规律过严谨的道德生活,从而体悟到道德法则的必然性和生命的超越性意义,正是孔子下学上达即天道性命之贯通的真实含义。因此,在理解孔子天道、性命思想时,不能忽略其情境化的面向。
董卫国
关键词:天道人性仁学
作为'文化信仰'的儒学及其现实意义
传统中国社会实际上是以儒学为信仰的.然而,今天我们却面临着信仰危机.信仰应该有四个层面的含义:超越性或终极性的价值诉求、心灵生活的意义来源、可以普遍化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原则、解释生活的理论和安顿日常生活的仪轨等.传统儒学具...
董卫国
关键词:儒学文化信仰教化功能人文精神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