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东艳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小麦
  • 4篇黑胚
  • 4篇黑胚病
  • 4篇赤霉
  • 3篇突变体
  • 3篇抗性
  • 3篇DMS
  • 3篇赤霉素
  • 2篇单孢
  • 2篇单孢菌株
  • 2篇悬浮液
  • 2篇叶枯病
  • 2篇穗部
  • 2篇孢子
  • 2篇孢子悬浮液
  • 2篇小麦黑胚病
  • 2篇菌株
  • 2篇枯病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关系

机构

  • 8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于东艳
  • 7篇牛吉山
  • 7篇李巧云
  • 6篇朱欣欣
  • 5篇姜玉梅
  • 4篇梁晓龙
  • 2篇倪永静
  • 2篇孙玉龙

传媒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第六届全国小...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麦dms突变体发育与赤霉素代谢关系的初步研究
本课题组从周麦18后代获得了一个矮化、多雌蕊且不育的突变体,暂命名为dms(dwarf status,multi-pistil and sterility).dms突变体后代有3种类型:高株(T),中等株(M)和矮株(D...
于东艳朱欣欣梁晓龙李巧云牛吉山
小麦dms突变体株高与赤霉素代谢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究小麦dms突变体矮化的原因,用HPLC测定了大田植株发育过程中dms突变体矮株(D)、中等株(M)、高株(T)的茎秆赤霉素含量的变化;测量了喷施赤霉素后大田dms突变体株高的变化,并通过测量赤霉素处理后dms突变体幼苗胚芽鞘和第1叶长的长度变化,研究了dms突变体对赤霉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D、M、T株对赤霉素的敏感时期和敏感浓度不同,总体来讲,T株敏感性最大,M株和D株次之;周麦18和T株幼苗的第1叶长度在200μmol/L赤霉素处理下显著增加,M株的第1叶长对赤霉素响应不显著,周麦18幼苗的胚芽鞘长度在100μmol/L赤霉素处理下显著增加,而T株和M株的胚芽鞘长度在各浓度赤霉素处理下均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D株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生长迟缓,多数种子腐烂或出现胚芽鞘畸形,证明其对赤霉素敏感性差或者不敏感;在不同的生长时期,dms突变体D、M、T株的内源赤霉素含量都有很大变化,结合大田试验发现,D株在内源赤霉素含量最低的时期对外源赤霉素敏感,在内源赤霉素含量较高的时期对外源赤霉素不敏感,不能简单界定D株属于赤霉素缺陷型突变体或赤霉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于东艳朱欣欣李巧云姜玉梅牛吉山
关键词:小麦矮秆赤霉素
45份小麦种质赤霉病抗性评价与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为获得农艺性状较好且抗赤霉病的种质资源、加快小麦抗赤霉病育种进程,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菌株F15为致病菌,分别以苏麦3号与09X15作为抗病与感病对照,于2015-2017年对收集自南京农业大学等7个研究单位的45个小麦材料进行了大田赤霉病抗性鉴定与农艺性状调查,利用分子标记检测小麦种质所携带的 Fhb1基因。结果表明,在用微量移液器进行单花滴注接种鉴定的三年试验中,NMAS001、苏麦3号、P48等13个小麦材料至少有两年表现抗病。利用抗赤霉病主效QTL的SSR标记Xgwm493、 Xgwm533和Xbarc147对45个小麦材料进行 Fhb1基因的分子检测表明,苏麦3号、NMAS020、苏夫等20个小麦材料含有 Fhb1基因。抗赤霉病小麦材料一般主要农艺性状如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表现不良;15HN018、15HN200和宁麦9号的抗赤霉性和农艺性状均较好。
徐乔乔李巧云牛吉山于东艳段宗彪梁晓龙焦志鑫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禾谷镰刀菌
联合鉴定小麦对Bipolaris Sorokiniana黑胚病与叶枯病抗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鉴定小麦对B.sorokiniana黑胚病与叶枯病抗性的方法。首先将4℃保存的B.sorokiniana单孢菌株切成块状,接种于PDA培养基上暗培养,培养后将孢子刮下,冲洗、纱布过滤,得到孢子悬浮液,...
李巧云倪永静姜玉梅牛吉山于东艳朱欣欣
文献传递
一种能够及时观察小麦黑胚病症状的接种鉴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及时观察小麦黑胚病症状的接种鉴定方法。首先在小麦抽穗后,对小麦穗部进行剪壳处理以及对去壳后的小麦穗部进行杂菌隔离;将小麦黑胚病致病菌接种于含有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中进行暗培养,得到培养后的致病菌菌落;...
李巧云姜玉梅牛吉山梁晓龙孙玉龙何瑞士朱欣欣于东艳
文献传递
小麦dms突变体矮化与其赤霉素代谢的关系
小麦dms突变体是源自“周麦18”的一个突变体,其显著特点是矮秆、多雌蕊和雄性不育。dms突变体的后代按株高可分为3种表现型,高株T、中等株M和矮株D,其株高分别是80 cm、60 cm和30 cm左右。为探究小麦dms...
于东艳
关键词:小麦突变体矮化赤霉素
文献传递
一种能够及时观察小麦黑胚病症状的接种鉴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及时观察小麦黑胚病症状的接种鉴定方法。首先在小麦抽穗后,对小麦穗部进行剪壳处理以及对去壳后的小麦穗部进行杂菌隔离;将小麦黑胚病致病菌接种于含有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中进行暗培养,得到培养后的致病菌菌落;...
李巧云姜玉梅牛吉山梁晓龙孙玉龙何瑞士朱欣欣于东艳
文献传递
联合鉴定小麦对Bipolaris sorokiniana黑胚病与叶枯病抗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鉴定小麦对B.sorokiniana黑胚病与叶枯病抗性的方法。首先将4℃保存的B.sorokiniana单孢菌株切成块状,接种于PDA培养基上暗培养,培养后将孢子刮下,冲洗、纱布过滤,得到孢子悬浮液,...
李巧云倪永静姜玉梅牛吉山于东艳朱欣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