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怡
- 作品数:13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儿童尿液中诊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的代谢标志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代谢标志物在制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早期筛查和诊断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代谢标志物包括FAPy‑腺嘌呤、3‑甲基壬二酸、苯基乙酰谷氨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利用本发明的代谢标志物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进行早期筛查和诊...
- 田晓怡宋文琪
- 文献传递
- 尿液肾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检测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尿液和血清中肾损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未治疗的HSPN患儿21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1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6项肾损伤标志物的水平,包括尿液中的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以及血清中的胱抑素C(CysC),对2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诊断价值,并构建Logistics回归模型。另外,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期间的HSPN患儿6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验证队列,对Logistics模型进行验证,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于诊断HSPN的价值。结果HSPN组的尿液TRF、IgG、mAlb、α1-MG和NAG以及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尿液中TRF、IgG、mAlb、α1-MG和NAG及血清CysC对诊断HSPN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9、0.719、0.810、0.648、0.828及0.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尿液中IgG、mAlb、TRF是诊断HSPN的影响因素(OR=1.083、1.105、1.704,P均<0.001);以此建立模型并以模型判断HSPN的预测值绘制ROC曲线,AUC为0.916,诊断敏感度为87.4%,特异度为96.2%。通过独立队列验证Logistics模型,AUC为0.973,模型拟合较好,敏感度为95.0%,特异度为98.3%。结论HSPN患儿尿液中TRF、IgG、mAlb、α1-MG、NAG及血清CysC水平升高。本研究建立的包括尿IgG、mAlb、TRF这3项标志物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儿童HSPN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 田晓怡刘颖任娜蔡艳英张晓飞宋文琪
-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微量白蛋白
- 代谢标志物在诊断儿童ADHD合并抽动障碍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用于诊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合并抽动障碍的代谢标志物,所述代谢标志物包括FAPy‑腺嘌呤、N‑乙酰天冬氨酰谷氨酸、多巴胺‑4‑硫酸盐、氨基己酸、天冬酰胺‑亮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并将其用于制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
- 田晓怡宋文琪
- 文献传递
- 儿童急性肾损伤相关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急性肾损伤(AKI)是儿童住院患者常见的急重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AKI病程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和风险预测能够辅助临床医生及时开展治疗,有效改善患儿预后。传统的生物标记物血清肌酐(SCr)与肾功能相关,但不能及时反映肾脏的损伤情况。目前,许多新的、有潜力的生物标志物,如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以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等被广泛研究。儿童有其独特的生长发育规律,同一生物标志物在不同年龄段的基线水平不同。文章综述了这些新的AKI生物标志物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在AKI患儿早期诊断、风险分层、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及其与成人患者的差异。
- 田晓怡沈颖宋文琪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肾损伤分子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儿童
- 常用抗癫痫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抗癫痫药物与多种基因多态性相关。本文针对临床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综述与药物作用靶点、药物代谢,药物转运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现状。每种抗癫痫药物的代谢和药物不良反应都与多种基因相关,这种药物基因组学相关性受人群基因背景、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基因多态性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个体间药物疗效差异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现象。了解患者的基因型将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药物,决策药物剂量以及最大程度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抗癫痫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 田晓怡宋文琪
- 关键词:抗癫痫药物药物基因组学药物不良反应基因多态性个体化药物治疗
- 2020年北京地区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流行情况分析被引量:2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常态化期间北京地区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改变。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9728例患儿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包括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Flu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B,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结果9728例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为41.71%(4058/9728),呼吸道病毒(FluA、FluB、RSV、ADV、PIV)占检出病原体的46.18%(2343/5074)。3种常见病原体(Mp、FluB、FluA)占检出病原体的84.73%(4299/5074),其检出率分别为24.27%(2361/9728)、11.49%(1118/9728)、8.43%(820/9728)。其中846例检出双重病原体,最常见的组合是Mp+FluB。男女患儿检出率分别为37.56%(2089/5562)、47.26%(1969/4166),不同性别间总病原体检出率、PIV检出率及M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期患儿(6~12岁)检出率最高,为52.26%(1535/2937)。不同月份呼吸道病原体的检出率在30.12%(203/674)~49.81%(268/538)之间,秋冬季节检出率较高[42.45%(1304/3072)、43.29%(1618/3738)]。FluA、FluB分别在夏季[11.46%(195/1701)]、冬季[14.63%(547/3738)]检出率较高,RSV在夏季检出率较高[1.35%(23/1701)],Mp检出率全年均较高,尤其冬春季节[27.21%(1017/3738)、25.64%(312/1217)]。门诊组呼吸道病原体的检出率高于住院组[46.48%(1583/3406),39.15%(2475/6322)],重症组检出率为26.10%(71/272)。总病原体、FluB及Mp的检出门诊患儿高于住院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uA、PIV及ADV的检出住院患儿高于门诊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
- 顾秀丽姚瑶田晓怡张晓飞
-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病原体防控措施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5项感染标志物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望京医院血培养阳性的血流感染患者110例为研究组,血培养阴性的细菌感染患者30例为对照组。在血培养的同1天抽取静脉血,检测全血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比较两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CR)和CRP的差异。结果血流感染组WBC、NEU、NLCR、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LY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项感染标志物中,NLCR和LYM诊断血流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分别为0.808和0.756。当NLCR取临界值为9.33时,敏感性为63.6%,特异性为93.3%;LYM小于等于0.97为临界值时,敏感性为58.2%,特异性为86.7%。进一步,在血培养阳性患者中,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血流感染组的NLCR高于革兰氏阳性菌血流感染组,NLCR在区分血流感染的类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 NLCR优于其他常规感染指标,有助于血流感染的诊断。
- 申丽红陈永德朝浩鹏宋文琪田晓怡
- 关键词:血流感染
- 2022—2023年北京市某儿童医院流感样疾病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分析2022—2023年北京儿童医院流感样疾病(IL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于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采用双扩增技术对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有流感样症状的门诊和住院患儿(0~18岁)进行甲型流感病毒(Flu A)、乙型流感病毒(Flu B)、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和肺炎衣原体(CP)7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共检测患儿43663例,其中呼吸道病原体阳性27903例,总检出率为63.91%。Flu A检出率居首位为69.93%(27332/39084);其后是MP为13.22%(380/2875);RSV,PIV和ADV这3种病原体总检出率为7.69%(131/1704);Flu B为0.16%(64/39084);未检出CP。双重感染共检出7例,检出率为0.41%(7/1704)。采用χ^(2)检验对病原体在不同性别、年龄组和不同季节间检出率的差异进行分析显示,7种病原体中,仅Flu A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12,P<0.001)。Flu A和MP病原体检出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均P趋势<0.001),而RSV和PIV检出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均P趋势<0.001)。Flu A在冬季和春季呈流行高峰,检出率分别为61.30%(3907/6374)和77.47%(23207/29958);MP和PIV在秋季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5.14%和7.64%);RSV在冬季出现流行高峰(检出率为8.69%);研究期间Flu B和ADV检出率较低(分别为0.16%和1.17%)。综上,2022—2023年流感样疾病患儿以单种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为主,偶见双重病原体感染;其中Flu A检出率最高,仅Flu A的检出率有性别差异;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Flu A、MP检出率呈增长趋势,而RSV和PIV呈现降低趋势。Flu A、Flu B、MP、PIV和RSV的流行有季节性。
- 张晓飞刘颖张伟霍剑波曹树辉田晓怡
- 关键词:儿童流感样疾病
- 儿童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全血细胞分析中的四项指标在儿童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发热和/或急性呼吸道症状的门诊患儿468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甲、乙型流感病毒IgM抗体,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进行外周血全血细胞分析。每组按年龄分为<4岁组和≥4岁组。研究组纳入甲型流感患儿138例,乙型流感患儿177例,对照组纳入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但甲、乙型流感病毒阴性的患儿153例。分别比较三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4岁组和≥4岁组中,四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岁组χ^2=48.721~159.45,≥4岁组χ^2=36.79~93.56,均P<0.001)。<4岁组,四项指标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65,0.904,0.742和0.924,当NLR取临界值1.12时,敏感度为87.8%,特异度为86.3%。≥4岁组,四项指标的ROC-AUC分别为0.823,0.937,0.799和0.977,当NLR取临界值1.65时,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94.8%。进一步对甲、乙流感组进行比较,<4岁组中,两组之间WBC,NEU和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NLR优于其他三项常规感染指标,有望作为诊断儿童甲、乙流感病毒感染的潜在指标。
- 王珍凤田晓怡
- 关键词:儿童
- 代谢标志物在诊断儿童ADHD合并抽动障碍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用于诊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合并抽动障碍的代谢标志物,所述代谢标志物包括FAPy‑腺嘌呤、N‑乙酰天冬氨酰谷氨酸、多巴胺‑4‑硫酸盐、氨基己酸、天冬酰胺‑亮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并将其用于制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
- 田晓怡宋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