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
- 作品数:7 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归丸下调自噬抑制破骨分化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 2024年
- 目的:探讨左归丸通过下调自噬抑制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MMs)破骨分化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方法:构建SOP小鼠模型,随机将20只小鼠分为2组,分别是衰老组(SOP组)和左归丸治疗组(左归丸组)。左归丸治疗2个月后,Micro-CT检测骨体积分数(BV/TV),TRAP染色检测骨小梁表面破骨细胞(OCs)数量,免疫组化(IHC)检测骨组织中P-BECLIN1的表达情况。提取小鼠BMMs,用不同浓度左归丸干预BMMs的破骨分化过程,TRAP染色观察OCs数量,RT-qPCR检测自噬标志基因Atg5、Atg12、LC3、P6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FATC1、CTSK、LC3、P62和P-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体内实验中,与SOP组比较,左归丸组BV/TV明显增高(P<0.01);TRAP染色提示左归丸组骨小梁表面OCs数量明显少于SOP组(P<0.01);IHC检测发现左归丸组小鼠骨髓腔中P-BECLIN1表达量较SOP组显著下调(P<0.01)。体外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10、100、1000μg/mL左归丸均可抑制RANKL诱导的BMMs破骨分化(P<0.01),在抑制破骨分化过程中,自噬基因Atg5、Atg12、LC3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P<0.01),P62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1)。Western Blot显示左归丸可以下调NFATC1、CTSK、LC3、P-BECLIN1的蛋白表达,上调P62的蛋白表达。结论:左归丸下调自噬,抑制OCs形成,为临床治疗SOP提供新的思路。
- 刘宇刘宇尚奇尚奇陈桂锋刘慧雯张鹏陈星达周泽霖张鹏任辉江晓兵
- 关键词:左归丸自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 由“阳有余而阴不足”探讨自噬调节糖皮质激素介导的破骨分化
- 2024年
- 目前,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抑制炎症反应与免疫系统,然而GC的长期大量应用会引起破骨细胞过度活跃,导致骨质疏松症以及相关骨折,被称为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GIOP属于中医学“骨痿”“骨枯”的范畴,“骨痿”的发病病机与机体阴阳失衡密切相关。细胞自噬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对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调节“成骨-破骨”形成的骨稳态至关重要。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介导的骨稳态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自和理论不谋而合。本文基于GIOP发病的病机“阳有余而阴不足”探讨通过“调节自噬-平衡阴阳”来调控骨稳态,为防治GIOP提供新的思路。
- 刘宇刘宇陈弘林尚奇尚奇江晓兵
- 关键词:自噬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 单指数DWI和IVIM-DWI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疾病的诊断效能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传统单指数DWI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对中央腺体区(CG)前列腺癌(PCa)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超声引导穿刺病理证实的52例CG区前列腺病变的患者,其中PCa患者18例,共32个病灶(PCa组);BPH患者34例,共67个病灶(BPH组)。对所有患者均行前列腺单指数DWI(b=0、1 000s/mm2)及IVIM-DWI(b=10、20、30、50、80、100、200、400、1 000、1 500s/mm2)扫描,并计算ADC值、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值)、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比较2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并评价各参数值的诊断效能。结果CG区PCa组的ADC值、D值明显低于BP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组间D*值及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937(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60%、96.90%;ADC值曲线下面积为0.876(P<0.001),敏感度、特异度为91.00%、71.90%。D值曲线下面积大于ADC值(Z=1.299,P<0.05)。结论单指数DWI和IVIM-DWI可诊断和鉴别诊断CG区PCa和BPH,D值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冷晓明韩晓蕊赵曼刘宇曾道辉王晓春刘斯润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增生扩散磁共振成像
- 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us,G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镜和磁共振成像检查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34个膝关节)均有不同程度滑膜增厚和关节积液,均见关节软组织程度不等偏侧性肿胀,以股骨下端明显;关节积液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T2WI示信号不均匀增高,脂肪抑制图像较明显,与邻近肌腱、肌肉分界欠清。16例患者可见关节间隙狭窄;5个局部肿胀较轻,主要局限于滑膜及邻近肌肉,表浅组织肿胀不明显。20例患者可见骨质破坏,其中4例较轻微,局部受压侵蚀,不规则稍变薄,16例损害较严重,软骨局部毛糙、缺损甚至消失,以股骨前下端最为明显;在T1WI上表现为点片状低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点片状高信号的软骨结构变形、中断;13例患者可见痛风石沉积,其中6例位于滑膜囊或关节腔,呈较规则的结节状或不规则条块、分叶状,最大直径4-48mm;5例位于关节各骨(髌骨3例,胫骨2例),2例位于软组织内,多数痛风结节T1WI为等或较低信号,欠均匀,在本文中7例表现为稍低信号,4例表现为等信号,T2WI多数为不均匀较高信号,内部见小斑点低信号,少数为等或较低信号,但总体信号不是很高,与肌肉信号相似。所有痛风结节边界较清晰,多数结节周边可见不完整的弧形较低信号,痛风石的MRI表现有其特异性,但仍需与一些肿瘤性病变待鉴别。结论 MRI检查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 冷晓明赵曼韩晓蕊刘宇冯欣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
- IVIM-DWI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被引量:48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定量参数测量在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学证实的5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前列腺癌(PCa)24例,前列腺增生(BPH)2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和IVIM-DWI检查,IVIM-DWI采用10个b值(10、20、30、50、80、100、200、400、1000和1500s/mm2),对不同b值的DWI数据进行后处理,使用双指数模型拟合算法获得病变组织的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值和灌注分数f值,比较二者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间的差异,及其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组的D值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的f值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的D值和f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M-DW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高价值,前列腺癌的D值和f值与Gleason评分无相关性。
- 冷晓明韩晓蕊赵曼刘宇张佳刘斯润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扩散加权成像
- 磁共振T_1ρ和T_2-mapping定量技术评估膝关节Ⅰ型胶原蛋白基质置入术后软骨修复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MRI T_1ρ和T_2-mapping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膝关节Ⅰ型胶原蛋白基质置入术后软骨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例膝关节Ⅰ型胶原蛋白置入术后患者(24处软骨损伤)作为试验组,并纳入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术后3、6及12个月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行MR检查,检查序列包括常规序列及T_1ρ、T_2-mapping序列。扫描结束后,通过工作站后处理,测量术区软骨的T_1ρ和T_2值。利用方差分析比较试验组各个时间段与对照组的T_1ρ和T_2值,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两者与术后修复时间的相关性。结果Ⅰ型胶原蛋白置入术后3个月,试验组软骨术区的T_1ρ和T_2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术区T_1ρ和T_2值明显降低,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术区T_1ρ和T_2值持续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ρ和T_2值与术后时间无明显相关性,术后3个月与6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与12个月相比,P值分别为0.827、0.105、0.35、0.332。结论 MRI T_1ρ和T_2-mapping定量技术可通过反映术区软骨内生化成分的变化,动态追踪术后软骨的修复情况,T_1ρ和T_2-mapping均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评估手段,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刘宇黄勇郑穗生陈其春张佳
- 关键词:软骨
- IVIM-DWI和定量DCE-MRI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灌注系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0
- 2016年
- 目的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的价值,探讨二者灌注系数的相关性,并对两种不同方法进行评价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31例前列腺癌患者和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前列腺IVIM-DWI和DCE-MRI检查,其中IVIM-DWI采用10个b值(b=10、20、30、50、80、100、200、400、1000、1500 s/mm^2),将所得图像通过工作站后处理,计算出病变组织的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值及灌注分数f值;同时将DCE-MRI扫描所得图像利用定量分析软件测量出病灶组织的参数值,即容积转运参数K^(trans)值、速率常数K_(ep)值及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值。利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计算各参数在前列腺癌组和增生组间的差异;利用Person相关分析对两种不同检查方法中的灌注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参数行受试者特性曲线(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值的诊断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的D值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列腺癌组的f值及K^(trans)、K_(ep)、Ve值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f值与K_(ep)值呈正相关(P<0.05),其相关系数为0.368。对D、f值及Ktrans、Kep、Ve值分别行ROC曲线得出:Kep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91,P<0.01),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1%、100%。结论 IVIM-DWI和DCEMRI定量分析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均有价值,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灌注系数呈正相关。DCE-MRI的诊断效能优于IVIM-DWI。
- 冷晓明韩晓蕊徐嬿赵曼刘宇曾道辉刘斯润
-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