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云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两个结合”的若干理论问题探究被引量:2
- 2023年
- “两个结合”命题的提出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表明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从“两个结合”的相互联系看,前者是后者的实践基础和必要支撑,后者是前者的历史延伸和文化拓展,二者构成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深刻把握“两个结合”,必须深入理解“结合”彼此契合的前提、互相成就的结果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
- 郝立新张莹云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构建生态系统价值观的路径探究
- 2016年
- 全球生态问题日益凸显,有必要构建生态系统价值观。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蕴涵的生态思想,为生态系统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共识,同时加强生态系统价值观教育,从而构建起生态系统价值观。
- 张莹云张菲菲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教育
- 坚持“两个结合”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 2022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一理论总结与重大判断,进一步深化了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所在,为新时代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与理论创造、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指明了根本方向。
- 郝立新张莹云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逻辑、丰富内涵与世界意义
- 2023年
-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对“人类文明何去何从”这一时代之问作出的中国解答。就其出场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吸收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积淀中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从丰富内涵上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其特征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文明的中国版本,其结构表现为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从世界意义上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也为丰富世界文明多样性作出了新的贡献,更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注入了新动力。
- 张莹云
- 关键词:文明多样性
- 国家治理体系视阈中政府治理方式的绿色化被引量:1
- 2016年
- 21世纪是绿色的世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同样也将立足于绿色化的发展路径。政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主体,努力推进政府治理方式的绿色化对于更好地完善国家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政府治理方式的绿色化离不开治理理念、治理实践以及保障建设这三个维度的协调发展。
- 张菲菲张莹云
- 关键词:政府绿色化
- 深刻理解创新在“五大发展理念”中的核心地位被引量:1
- 2020年
- "五大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对其他四个发展理念也起引领作用:创新为协调发展拓展新空间,为绿色发展提供新路径,为开发发展创造新优势,还为共享发展筑建了新的支撑。用以创新为首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必将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劲动力。
- 张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