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艳伟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关节炎
  • 2篇性关节炎
  • 2篇镇痛作用
  • 2篇手法
  • 2篇类风湿
  • 2篇风湿
  • 1篇虚寒
  • 1篇学术探讨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胱抑素
  • 1篇血清胱抑素C
  • 1篇血虚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痛
  • 1篇抑素
  • 1篇远端
  • 1篇远端骨折
  • 1篇镇痛
  • 1篇止汗
  • 1篇置换术

机构

  • 8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

  • 8篇陈艳伟
  • 5篇李沛
  • 3篇陈玉琦
  • 3篇史鹏博
  • 2篇朱琳
  • 2篇郑春雷
  • 2篇张仲博
  • 1篇赵如意

传媒

  • 3篇按摩与康复医...
  • 3篇风湿病与关节...
  • 2篇中医研究

年份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运用治未病理论防治强直性脊柱炎被引量:4
2016年
在疾病的预防、诊疗过程中,现代人总结并运用了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中医学延续几千年,治未病理论得到了逐步完善。作者将治未病理论概括为3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提出了疾病与机体存在的5种生理病理状态:未生、伏而未发、发而未盛、盛而未传、愈而未复。运用治未病理论防治强直性脊柱炎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肯定。
郑春雷陈艳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治未病理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血清胱抑素C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
2014年
通过收集有关血清胱抑素C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文献并进行分析,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之间的关系,总结出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早期肾损害及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赵利敬陈玉琦陈艳伟朱琳李沛
关键词:学术探讨
理筋手法对外周炎性痛大鼠局部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理筋手法对炎症性疼痛大鼠的局部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手法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他2组在大鼠足底皮下注射0.1 mL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性外周炎性痛模型,通过在疼痛局部施以理筋手法,观察手法对大鼠炎症反应、疼痛阈值及局部腺苷含量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大鼠出现致炎侧足跛行、舔爪、红、肿及热痛敏等反应。造模局部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的萎缩等。手法能抑制弗氏佐剂导致的大鼠缩足、舔爪等自发痛行为,提高炎性痛大鼠的疼痛阈值(P<0.05);且能提高大鼠足底病灶局部腺苷含量,手法组局部腺苷含量与空白组、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筋手法局部镇痛效果显著,其局部镇痛作用可能通过局部腺苷释放而起作用。
赵利敬李沛张仲博陈艳伟史鹏博巴正
关键词:理筋手法完全弗氏佐剂炎性痛镇痛作用腺苷
止汗复元汤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汗出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止汗复元汤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汗出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汗出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作为调研对象,评价止汗复元汤的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转7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4.3%。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汗出发生率很高,医务工作者应该重视:以止汗复元汤为主方的治疗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汗出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陈艳伟史鹏博赵如意李沛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气血虚弱疗效
外固定架与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对比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外固定架与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2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固定架组(20例)和锁定钢板组(22例),分别采用外固定架和锁定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掌倾角与尺偏角纠正效果、关节面复位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掌倾角纠正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尺偏角纠正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固定架组在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分别有2例、4例患者关节面出现〉2mm的台阶;在功能评估方面,两组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于锁定钢板具备更好的关节面复位,且能够降低关节面台阶出现的几率,从而为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提供相对较好的临床疗效。
陈玉琦赵利敬陈艳伟
关键词: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外固定架锁定钢板
颈椎病从脾论治初探
2015年
颈椎病作为临床常见病,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何有效治疗颈椎病仍是值得探索的问题。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气主升,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的功能失调与颈椎病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本文从颈椎病与脾的关系角度对颈椎病论治进行探讨,发挥中医治疗的优势,以期为颈椎病的诊疗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
赵利敬李沛陈玉琦陈艳伟朱琳
关键词:颈椎病从脾论治
手法对CCI模型大鼠局部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手法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局部镇痛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为手法镇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2只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手法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建立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CI)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手法组给予手法治疗。观察手法对大鼠疼痛阈值的影响及手法治疗后施术局部β-内啡肽的含量。结果:大鼠造模后,表现出跛行、抬足、舔足等痛觉过敏表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能明显提高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疼痛阈值(P<0.05);给予手术大鼠手法治疗后,针刺组和手法组大鼠病灶局部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组和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对CCI模型大鼠局部镇痛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施术局部β-内啡肽的含量而达到镇痛效果。
陈艳伟李沛张仲博赵利敬史鹏博巴正
关键词:手法神经病理性疼痛镇痛Β-内啡肽
从肾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被引量:3
2016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性,目前尚未明确其病因。医务工作者一直在探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开发针对性的药物。文中总结从肾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原则以及相对应的辨证、治疗方法,验证了从肾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正确性、合理性。
郑春雷陈艳伟
关键词:从肾论治尪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