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从中哈边境亚洲璃眼蜱中检测到弗朗西斯氏菌样内共生体核酸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对中哈边境铁路线区域的亚洲璃眼蜱中弗朗西斯菌属及内共生体检测。方法 2015年在中哈边境采集的游离蜱进行形态学与分子学鉴定后,扩增弗朗西斯菌属及共生体16SrRNA和sdhA基因,对阳性产物测序后进行Blast分析,用Mega 6.0构建分子遗传进化树。结果对243只游离蜱经形态学与分子学鉴定为亚洲璃眼蜱后,经PCR病原学检测及测序得到35份(只)阳性,阳性率为14.4%。分析得到两株(Seq1和Seq2)不同基因型的序列,遗传进化树显示,这两株弗朗西斯菌属内共生体聚到1支,未检测到土拉弗朗西斯菌。结论在中哈边境铁路线区域亚洲璃眼蜱中首次检测到弗朗西斯菌样核酸。
- 尹小平赵姗姗刘丹田延河巴特尔程天立张江国王远志
- 关键词:PCR
- 牛种布鲁氏菌2308紫外诱变株毒力检测及其对昆明系小鼠的免疫效果研究
- 2016年
- 为了检测牛种布鲁氏菌2308紫外诱变株毒力和免疫效果,本实验以S19疫苗株为对照,用牛种布鲁氏菌基因缺失株紫外线照射组(2308△rwbk A、2308△romp25和2308△rery)和非照射组(2308△wbk A、2308△omp25和2308△ery)分别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对小鼠巨噬细胞内的细菌进行计数评价毒力致弱情况;用牛种布鲁氏菌基因缺失株紫外照射组、非照射组以及S19疫苗株分别以1×107CFU/0.2 m L免疫4-6周龄昆明系小鼠,通过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布鲁氏菌Ig G抗体和IFN-γ细胞因子,同时分离脾脏,CFU计数布鲁氏菌胞内菌数量;用2308强毒株以3×108CFU/0.2 m L腹腔感染各组免疫10周后小鼠,脾脏CFU评价各受试组小鼠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在细胞水平,紫外线照射后的布鲁氏菌基因突变株其CFU较紫外线非照射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高于S19胞内菌CFU;与S19疫苗株相比,2308△rwbk A和2308△rery紫外线照射组与其对应的2株紫外线非照射组在不同检测阶段,其Ig G和IFN-γ含量水平相当,但2308△romp25紫外线照射菌株组在第6、8周,其Ig G和IFN-γ含量均高于2308△omp25紫外线非照射菌株组和S19免疫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0.01
- 张欢江雅丽刘丹黄美玲王杰王远志张辉陈创夫
- 关键词:紫外线毒力保护力
- 新疆北疆亚洲璃眼蜱贝纳柯克斯体的检测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检测新疆北疆亚洲璃眼蜱贝纳柯克斯体感染情况,为减少人和家畜Q热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4-7月,利用布旗法和动物体表检查法采集北疆福海县、阿拉山口市、石河子市、呼图壁县和克拉玛依市5个县(市)蜱类样本,形态学鉴定蜱种后提取优势蜱的全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进行蜱种分子学鉴定以及病原体的检测.阳性产物进行16SrRNA测序与BLAST分析,利用Mega6.0软件构建分子遗传进化树。结果新疆北疆5个县(市)共采集蜱822只,其中优势蜱为亚洲璃眼蜱,共采集580只,经16SrRNA测序分析表明,序列均为亚洲璃眼蜱指名亚种,与新疆尉犁县的亚洲璃眼蜱(KF527439)有较高的同源性。应用PCR方法扩增亚洲璃眼蜱贝纳柯克斯体的特异性DNA片段,总阳性率为19.48%(113/580)。BLAST分析表明。扩增的阳性序列与贝纳柯克斯体的同源性最高,达99.66%(296/297);分子遗传进化树显示,贝纳柯克斯体核酸序列种类较多.具有遗传多样性。结论新疆北疆5个县(市)亚洲璃眼蜱中均存在贝纳柯克斯体感染,提示新疆各县(市)应加强人和家畜Q热的监测。
- 刘丹尹小平吾热力哈孜·哈孜汗涂长春陈创夫王远志
- 关键词:Q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