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金属-介质纳米结构磁激元效应的石墨烯增强吸收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石墨烯作为一种单层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其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吸收率只有2.3%。这大大限制了其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等领域的应用。本文提出一种金属-介质组成的周期纳米结构,利用纳米结构中激发的磁激元共振(Magentic Polaritons,"MP")效应,实现了石墨烯在近红外波段的吸收增强。利用有限元法的理论仿真,系统研究了纳米结构参数对石墨烯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结构参数下,能使石墨烯的吸收率增大16倍左右。利用Inductor-Capacitor(LC)电路模型成功解释了石墨烯的吸收增强的物理机制,预测了复合系统的磁激元共振峰波长,发现石墨烯的存在不影响磁激元共振峰的位置。文中提出的纳米结构在加工上易于实现,研究结果将在基于石墨烯的新型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实现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 张雷王卫张红
- 关键词:石墨烯
- 有机半导体/金属杂化纳米结构中的强耦合相互作用及超快动力学特性
- 2017年
- 有源表面等离光子学(active plasmonics)是目前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增益‖物质和纳米金属结构相结合形成杂化金属纳米结构,从而克服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PP)的耗散问题以及实现对SPP光子的外部操作和调制。本文主要针对有机半导体/金属杂化纳米结构,介绍其相关研究结果。结合色散补偿的光谱相干法和超快泵浦-探测瞬态光谱测量技术,分析了J-凝聚/光栅杂化金属纳米结构的静态和瞬态光学特性,揭示了X-SPP的强耦合过程中的相干和非相干相互作用通道,杂化能态的sub/super-radiance现象,以及有机半导体染料中的激子和SPP之间的瞬态相干能量交换过程:―拉比‖振荡。实现了10 fs量级的SPP光学特性的外部相干调制。
- 王卫张红
-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强耦合
- 2维材料中极化激元激光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极化激元激光是一种新型激光,以半导体中激子-极化激元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相干性实现超低阈值激光。不同于传统3维有机无机材料,2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与2维钙钛矿以其高激子结合能、高振子强度、直接带隙、范德华特性、谷极化特性,有利于实现激子与腔模式的强耦合以及激子-极化激元的BEC,在极化激元激光的进一步发展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介绍了2维材料中的极化激元激光的原理和进展,分别从2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和2维钙钛矿的特性出发,重点综述了其中激子与腔模式的强耦合,极化激元的相干性的调控以及BEC的实现,并对2维材料中的极化激元激光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张睿洋保文睿杜静王卫
- 关键词:激光技术强耦合玻色-爱因斯坦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