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腾飞

作品数:16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肿瘤
  • 5篇靶向
  • 4篇预后
  • 4篇受体
  • 4篇腺癌
  • 4篇癌患者
  • 4篇靶向治疗
  • 3篇嵌合
  • 3篇小细胞
  • 3篇抗原
  • 3篇抗原受体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3篇非小细胞
  • 3篇T细胞
  • 3篇CD19
  • 2篇切除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肺癌

机构

  • 16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张腾飞
  • 9篇马望
  • 3篇曹玲
  • 3篇杜雅冰
  • 3篇崔抗
  • 2篇席颖
  • 1篇任中海
  • 1篇沈德良
  • 1篇李莉
  • 1篇李长生
  • 1篇刘蕾
  • 1篇张蕾
  • 1篇王帅
  • 1篇何炜
  • 1篇冀叶
  • 1篇张金盈
  • 1篇上官佳红
  • 1篇马慧利
  • 1篇张连峰
  • 1篇周琳

传媒

  • 5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生物...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建表达IL-2的大肠埃希菌对小鼠肠炎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以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为基础建立一种与肠道菌群相关的新型白介素2(IL-2)递送方式,研究其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以正常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小鼠用3%的DSS水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分别灌胃表达IL-2的菌株(E.coli 1917/IL-2)、空质粒转化的菌株(E.coli 1917/0)或PBS进行治疗5 d,定期评估各组小鼠的临床体征、疾病活动指数(DAI)、病理和免疫组织学变化。结果构建的益生工程菌E.coli 1917/IL-2可有效缓解DSS诱导的小鼠肠炎,小鼠DAI评分较低,体质量及结肠长度均高于对照组,肠黏膜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较少。结论使用工程化益生大肠埃希菌编码免疫调节细胞因子的治疗策略为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
毛文浩黄丽萍马望赵环张腾飞
关键词:葡聚糖硫酸钠溃疡性结肠炎白介素2
郑玉玲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用药规律探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郑玉玲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规律及特色,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郑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门诊病例,采用频数及频率、聚类、因子、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等分析郑教授治疗该病的用药规律。结果:228份病历符合录入条件,频数统计前10位的方剂依次为薯蓣丸、三子养亲汤、苏子降气汤、化痰降气汤等。相关中药功效统计后共分为17类,补虚、化痰止咳平喘及解表药物使用频率较高;高频中药进行四气、五味、归经统计分析显示:药性以温居多,其次为平、寒;药味以辛居多,其次为甘、酸;归经以脾经居多,其次为肺经、肝经、胃经、心经。通过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两大类,在不同标度得到5组角药;因子分析得出7个特征值>1的公因子;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高频关联强度中药组合7组;复杂网络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3个药物群组。结论:郑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大法,扶正以培补肺、脾、肾为先,用药以辛、甘、温为主,涵培土生金、益肾养血等治法;驱邪则以清肺化痰、消郁散结为法,用药苦、寒为多,与扶正相应,寓阴阳和合之意。
王泽坤张腾飞郑玉玲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对肺腺癌EGFR-TKI靶向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对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62例接受EGFR-TKI靶向治疗的肺腺癌患者的治疗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62例中,18、19、20、21位点突变分别有4、81、11和66例。治疗前162例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2.90±12.58)%,其中在正常范围130例,降低8例,升高24例;淋巴细胞百分比(25.39±10.89)%,其中在正常范围102例,降低48例,升高12例。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EGFR基因突变类型为分层因素,在调整年龄、性别因素后,治疗前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可降低肺腺癌EGFR-TKI靶向治疗的不良预后风险(HR=0.934,95%CI为0.884~0.987)。结论:淋巴细胞百分比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肺癌EGFR-TKI靶向治疗预后预测因子。
席颖张腾飞余军林耿一萌杜雅冰崔抗马望
关键词:肺腺癌淋巴细胞百分比
53例原发性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53例原发性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2年6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组织病理确诊的53例原发性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53例原发性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食管小细胞癌41例(77.4%),混合型食管神经内分泌癌12例(22.6%);初诊时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58.5%);肿瘤部位主要位于中段(50.9%),内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型(43.4%);突触素(Syn)、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嗜铬粒素A(CgA)阳性率分别为83.0%、94.3%、43.4%。细胞角蛋白5/6(CK5/6)(χ^(2)=4.232,P=0.040)和P40(χ^(2)=8.940,P=0.003)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混合型食管神经内分泌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远处转移(P=0.012)、Ⅲ~Ⅳ期(P=0.010)、未/单一治疗(P=0.004)是食管神经内分泌癌的不良预后因素。53例患者1、3 a生存率分别为45.3%、9.4%;联合治疗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0.003)和总生存期(P=0.001)均明显高于未/单一治疗。结论原发性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易转移、预后差的恶性肿瘤,食管小细胞癌为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最常见的类型;Syn、CD56、CgA阳性率较高,有助于诊断食管神经内分泌癌;CK5/6和P40有助于诊断食管神经内分泌癌的类型;综合治疗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高于单一治疗或未治疗,联合治疗对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来说是必要的。
刘钰余军林耿一萌董一鸣杨珍珍刘蕾张腾飞
关键词:生存率预后
TYMP基因遗传变异对R0切除术后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 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YMP)的基因遗传变异对R0切除术后结直肠癌(CRC)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35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CRC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TYMP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及TYMP基因表达测定,并对纳入研究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位于上游区域的5633C>T位点和预后有关联.TYMP基因的5633C>T位点在CRC患者中的突变频率为:CC型149例(63.40%),CT型73例(31.06%),TT型13例(5.54%),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1,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313).单变量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携带突变基因的CT/TT型患者和野生型CC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5.8和4.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9).经过多变量的Cox模型校正之后发现CT/TT基因型患者较好的预后影响意义依然存在(HR =0.67,P =0.015).另外,进一步在87例癌组织标本的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突变的CT或TT型患者相对于野生型的CC型患者,癌组织中TYMP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9).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5633C>T位点CT/TT型患者3级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野生型CC型的患者(33.72%比20.13%,OR=1.68,P=0.021).结论 TYMP基因5633C>T位点可能通过影响TYMP基因mRNA的表达从而影响接受辅助化疗的CRC患者的预后.
杜雅冰张腾飞崔抗靳水玲席颖马望
关键词:结直肠癌胸苷磷酸化酶单核苷酸多态性
2018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新批准的抗肿瘤靶向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抗肿瘤靶向药物,例如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构成抗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常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不同,靶向治疗药物靶向肿瘤发展和进展所必需的特定生物学位点,相较于传统化疗,其具有最小化治疗负担的优点。但由于分子靶向药物研发更新迅速,国内外及医院内外药物种类繁多且相关信息不够全面,使得临床医生和肿瘤患者对分子靶向药物的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该文旨在就2018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新批准的分子靶向药物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为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专业人员提供有用的总结和指导。
梅叶玲都玉蓉吴昀紫刘钰王雅轩孟轲余军林张腾飞马望
关键词:靶向药物恶性肿瘤
lncRNA HULC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2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肝癌高表达转录本(HULC)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干扰其表达后对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PTC患者105例,收集术中切除的PTC组织及距离肿瘤边缘2 cm以上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HULC的相对表达量。将不同序列分别转染TPC-1细胞,根据转染序列分为si-HULC组(转染HULC的小分子干扰序列)、si-Con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检测各组HULC的表达及细胞的增殖活性、侵袭能力。结果PTC组织中HULC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不同肿瘤直径、不同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PTC患者癌组织HULC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病灶数量和局部侵犯类型PTC患者癌组织HULC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i-HULC组HULC相对表达量、细胞增殖活性及侵袭细胞数均低于si-Con组和空白组(P<0.05),si-Con组与空白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组织中HULC表达升高,且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干扰HULC表达可抑制TPC-1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
冀叶袁小笋张蕾马慧利薛永飞李长生张敬伟任中海张腾飞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增殖活性乳头状甲状腺癌
异时跨系统三重癌1例报道
2021年
临床上多个原发肿瘤可导致诊断和治疗的困难,多重癌病情复杂,在诊断中容易与肿瘤复发或转移相混淆,两者在治疗原则及预后方面有很大差异。现报道1例乳腺、卵巢、甲状腺原发的异时跨系统三重癌,探讨多重癌发病机制,提高对多重癌的认知和诊断,以便及时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毛文浩黄丽萍马望张腾飞
关键词:多重癌乳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
HOXC6、HOXC8基因对食管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在接受手术切除食管鳞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通过靶向敲低HOXC6和HOXC8基因,研究HOXC6和HOXC8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水平、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HOXC6和HOXC8对食管鳞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以及HOXC6和HOXC8表达在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5例接受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进行HOXC6和HOXC8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并和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进行相关性分析。细胞实验中,构建敲低HOXC6和HOXC8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GLV3-shHOXC6和pGLV3-shHOXC8),转染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OXC6和HOXC8基因的敲低效率。分别采用CCK8法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低HOXC6和HOXC8基因表达后对ECA109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敲低HOXC6和HOXC8基因表达后对ECA109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HOXC6和HOXC8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差异。HOXC6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38.5和81.3个月,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HOXC8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34.6和114.4个月,差异同样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另外,细胞实验表明:转染shRNA可显著下调ECA109细胞中HOXC6和HOXC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结果显示干扰组(HOXC6 shRNA或HOXC8 shRNA)的细胞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干扰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干扰组出现明显的G1细胞周期阻滞,且干扰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HOXC6和HOXC8高表达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有不良影响。敲低HOXC6和HOXC8基因可促进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凋亡。靶向调控HOXC6和HOXC8可能抑制食管鳞癌的发生与发展。
杜雅冰靳水玲崔抗罗真真闫书妹李莉朱旭超王帅张腾飞马望
关键词:食管鳞癌预后凋亡
罗伊氏乳酸杆菌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罗伊氏乳酸杆菌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潜在的抗肿瘤能力。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使用靶向药物治疗的NSCLC患者血液中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提取罗伊氏乳酸杆菌培养上清与PBMCs共培养24 h,收集细胞,提取细胞中总RNA,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白介素-10(IL-10)、IL-12、干扰素-γ(IFN-γ)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养分泌到上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本实验从健康婴儿粪便中成功筛选出来一株罗伊氏乳酸杆菌菌株,该菌株上清可刺激NSCLC患者的PBMCs产生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因子IL-10、IL-12、IFN-γ。结论该研究分离得到一株罗伊氏乳酸杆菌,其上清中的代谢产物具有激活免疫系统、协助免疫细胞产生抗肿瘤细胞因子的潜力。
毛文浩黄丽萍马望赵环张腾飞
关键词:益生菌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