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FOXO6和SPON2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叉头转录因子6(FOXO6)和脊椎蛋白2(SPON2)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65例胃癌患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FOXO6、SPON2和基质金属肽酶-9(MMP-9)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胃癌中FOXO6、SPON2表达水平与MMP-9、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价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165例胃癌组织中,FOXO6和SPON2染色分别位于胃癌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二者过表达与浸润深度(均P<0.001)、淋巴结转移(均P<0.001)及疾病阶段(P<0.001)显著相关。此外,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中,FOXO6和SPON2是总生存(分别为HR=3.156,95%CI 2.176~4.895,P<0.001;HR=1.654,95%CI1.016~2.635,P=0.016)和无复发生存(分别为HR=3.156,95%CI 2.176~4.895,P<0.001;HR=1.654,95%CI 1.016~2.635,P=0.016)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FOXO6和SPON2可能在胃癌的肿瘤浸润、转移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可能成为预测预后的新靶标。
- 申昌军张帅
- 关键词:胃癌
- 姜黄素通过活化SIRT1拮抗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纤维化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纤维化肝脏中的活性变化及姜黄素对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与分子机制。方法选取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CCl4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建模后姜黄素治疗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姜黄素悬液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6周后处死小鼠。HE染色检测小鼠肝脏病理变化情况;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IRT1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Ⅰ)mRNA表达,及Cleaved-caspase3、CollⅠ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血清中ALT、AST、IL-6、TNF-α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1),而治疗组血清ALT、AST、IL-6、TNF-α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模型组肝脏组织细胞中SIRT1的酶活性低于正常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SIRT1的酶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肝脏组织中TGF-β1、α-SMA的mRNA表达及CollⅠ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Cleaved-caspase3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TGF-β1、α-SMA的mRNA表达及CollⅠ表达量低于模型组,Cleaved-caspase3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姜黄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IRT1活性,减轻炎性反应,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拮抗肝脏纤维化。
- 申昌军张帅李浩鹏侯辰陈杰
- 关键词:肝脏纤维化姜黄素
- 胃间质瘤患者辅助治疗前CDK4和TP53突变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比较高复发转移风险与非高复发转移风险胃间质瘤(GST)患者TP53和CDK4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TP53和CDK4基因的表达水平对高复发转移风险GST患者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预后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收治行根治切除术的143例原发性GST患者,根据《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将原发性GST患者分为高风险组(62例)和非高风险组(81例)。术后取瘤组织做免疫组化检测,比较2组间p53(TP53基因编码的蛋白)和CDK4表达情况。高风险组给予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再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62例高风险组患者分为p53高表达组、p53低表达组和CDK4高表达组、CDK4低表达组进行亚组分析。分别比较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间5年无事件生存率。[结果]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的年龄和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高风险组的原发肿瘤大小较非高风险组大,分别为(11.53±2.81)cm、(8.25±1.52)cm(P<0.001),且肿瘤的核分裂数较非高风险组多,分别为12.24±2.32、7.52±2.21(P<0.001)。免疫组化结果提示,高风险组p53蛋白表达水平较非高风险组高,而CDK4蛋白表达水平较非高风险组低。在高风险组中,p53高表达组的5年无事件生存率较低表达组低,分别为45.6%、78.4%(P=0.044);然而,CDK4高表达组的5年无事件生存率较低表达组高,分别为74.2%、48.4%(P=0.029)。[结论]高复发、高转移风险的GST患者TP53基因表达水平较高;CDK4表达水平较低。更高的TP53基因表达和更低的CDK4表达水平提示着高复发、转移风险的GST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有更好的预后。
- 张帅申昌军
- 关键词:胃间质瘤术后辅助治疗CDK4基因预后
- Lynch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其与糖脂代谢水平的相关性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Lynch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及其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42例Lynch综合征患者作为Lynch组,并选取42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粪便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应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不同菌属拷贝数与糖脂代谢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Lynch组患者肠道菌群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均高于对照组,Simpson指数低于对照组(均P<0.05)。Lynch组患者HbA1c、TC、TG、LDL-C、FPG、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和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Lynch组患者粪便中以变形菌门、肠球菌属、埃希菌属、消化链球菌属、韦荣球菌属、不动杆菌属为主要优势菌。Lynch组患者TG水平与乳杆菌属拷贝数呈负相关,与埃希菌属和韦荣球菌属拷贝数呈正相关(均P<0.05);HDL-C水平与乳杆菌属和布劳特菌属拷贝数呈正相关,与埃希菌属、韦荣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拷贝数呈负相关(均P<0.05);FPG水平与乳杆菌属和布劳特菌属拷贝数呈负相关,与肠球菌属、埃希菌属、韦荣球菌属拷贝数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Lynch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低于健康人,其中乳杆菌属、布劳特菌属、埃希菌属等菌群与糖脂代谢具有相关性。
- 刘伟张帅
- 关键词:粪便菌群糖脂代谢
- SIRT1过表达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表达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对小鼠肝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C57BL/6小鼠ADSCs,并构建过表达SIRT1的ADSCs。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将SIRT1过表达、空载体腺病毒修饰的ADSCs经尾静脉移植。4周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和肝脏组织,ELISA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Coll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清AST、ALT、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且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小鼠肝脏组织TGF-β1、CollⅠ、α-SMA的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且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过表达SIRT1的ADSCs可抑制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改善肝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高SIRT1的表达,从而减轻炎性反应、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发挥作用。
- 张帅申昌军王路旭侯宏义谢松涛
- 关键词:肝纤维化SIRT1间质干细胞
- 胃癌预后新的分子标志物CTF1及相关机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心肌营养蛋白1(CTF1)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确定CTF1作为胃癌患者新的预后分子标志物,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和依据。方法:采用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中胃癌跟癌旁88对样本的mRNA表达数据确定CTF1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对TCGA中包含完整临床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生存时间和生存结局)和mRNA表达信息的328例胃癌样本进行CTF1的预后及分子机制分析,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确定CTF1影响的分子通路,CIBERSORT(https://cibersort.stanford.edu)和TIDE(http://tide.dfci.harvard.edu)分别用于估计CTF1高表达和低表达样本的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和免疫治疗效果。结果:CTF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TF1高表达相较于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好(HR<1,P<0.05)。GSEA通路分析显示CTF1高表达能够显著富集到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ES=0.71,FDR=0.001)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信号通路(ES=0.87,FDR=0.001)两条免疫激活相关的信号通路。CTF1高表达患者肿瘤突变负荷(TMB)越高,同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比例也越高(P<0.001)。免疫治疗效果分析显示,CTF1高表达患者可能获得更好的免疫治疗的效果(P<0.001)。结论:CTF1高表达胃癌患者预后较好,可以作为胃癌患者的预后分子标志物,可能与免疫相关通路的激活有关,CTF1高表达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可能会获得更好的免疫治疗效果。
- 张帅
- 关键词:胃肿瘤预后免疫治疗分子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