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义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推理在夹层动脉瘤患者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总结临床推理模式在夹层动脉瘤患者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12月临床推理在56例夹层动脉瘤患者行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结果 56例夹层动脉瘤患者均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检查,在检查期间未发生对比剂过敏或外渗等不良事件,图像质量评级为优,图像清楚地显示夹层动脉瘤的位置、大小、破口、真腔、假腔、受累血管。结论在临床推理的不同阶段,根据患者情况,护士正确评估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以保证夹层动脉瘤患者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检查,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减少患者医源性损伤。
- 敬茜赵俐红张正义李伟
- 关键词:夹层动脉瘤CT增强扫描护理
- 一例钆贝葡胺致严重过敏性死亡病例的临床分析
- 目的 通过对1例钆贝葡胺导致患者严重过敏致死病例的临床分析,探讨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在我科使用钆贝酸葡胺药物后发生严重过敏性死亡患者的检查及抢救经过。 结果 通过积极的抢救,患...
- 张正义赵俐红敬茜黎英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钆贝葡胺护理对策
- 多模式呼吸训练对MRI钆塞酸二钠肝脏肿瘤筛查增强扫描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寻多模式呼吸训练对磁共振成像(MRI)钆塞酸二钠(Gd-EOB-DTPA)肝脏肿瘤筛查增强扫描的检查时间、图像质量、短暂性剧烈呼吸运动(TSM)等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MRI钆塞酸二钠早期肝脏肿瘤筛查增强扫描的受检者783例,按呼吸训练模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0例受检者进行三种不同模式的呼吸训练,即方法A:自主吸气-呼气-屏气263例;方法B:自助吸气-呼气-屏气207例;方法C:他人协助吸气-呼气-屏气90例;对照组223例受检者按常规检查过程中临时语音提示训练;比较两组受检者之间安全性、检查时长、图像质量及短暂性剧烈呼吸运动发生率,检验水准α=0.05。结果试验组受检者的检查时间长短和图像质量比均优越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对比剂外渗、不良反应及短暂性剧烈呼吸运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钆塞酸二钠早期肝脏肿瘤筛查增强扫描安全性高,该检查时间、图像质量与受检者吸气-呼气-屏气配合有关,多模式呼吸训练有利于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图像质量;值得临床影像科室借鉴。
- 李雳张正义唐鹤菡吴希罗婷赵俐红
- 护理人文关怀在放射科造影检查中的价值分析与探讨
- 目的:分析与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在放射科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提升患者就诊体验和满意度,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和焦虑情绪。方法:随机选取2016 年5 月至2016 年9 月152 例在我科行造影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针对...
- 张正义赵俐红
- 钆贝葡胺致严重过敏性死亡病例的临床分析一例
- 2016年
- 1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门诊患者。因胸背部不明原因疼痛数月于2014年2月13日来我院门诊部疼痛科就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全身骨显像提示:胸腰椎及肋骨骨代谢增高病灶,骨质疏松致多发骨折。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壁固醇沉积。
- 张正义赵俐红敬茜黎英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钆贝葡胺护理对策
- 电话回访对比剂外渗患者的护理探讨
- 目的:对103例对比剂外渗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由于对比剂外渗所产生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及心理变化.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5年4月共103例对比剂外渗患者资料进行电话回访,对比剂外渗的严重程度按药物外渗临床...
- 敬茜赵俐红陈义李伟张正义杨蓉
- 关键词:电话回访对比剂外渗护理探讨
- 两种不同速度静脉注射碘对比剂患者疼痛情况的调查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评估静脉注射碘对比剂的过程中不同给药速度对患者疼痛及压力峰值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11月行全腹部增强CT扫描患者139例,使用22G BD留置针于桡静脉处静脉穿刺,两组患者的给药速度分别为2. 7mL/s、3mL/s,统计图像质量评估结果,并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记录给药过程中压力峰值,使用Wilcoxon检验比较在两种不同静脉推注速度下患者疼痛情况及压力峰值的差异。结果两种不同给药速度的患者均获得优质的图像,未发生对比剂外渗事件。给药速度为3mL/s的患者共59例(42. 4%),患者疼痛评分中位值为1分,给药速度为2. 7mL/s的患者共80例(57. 6%),疼痛评分的中位值为1分,RR值为0. 74(42. 4%/57. 6%),两组患者疼痛比较结果Р>0. 05,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给药速度为2. 7mL/s的患者,压力峰值的平均值为109. 89Psi,最大值为169Psi,最小值为81Psi,给药速度为3ml/s的患者,压力峰值为的平均值为108. 89 Psi,最大值为147 Psi,最小值为85 Psi,Р>0. 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2. 7mL/s及3mL/s的给药速度在患者的疼痛评分及压力峰值的影响差异较小,两种不同给药速度均能获得满足图像诊断要求的高质量影像图像。在不影响目标器官对比剂峰值、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判定等前提下,为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可选择流速较低的给药速度。
- 敬茜赵俐红陈义张正义胡亚茜杨蓉
- 关键词:碘对比剂疼痛
- 护理人文关怀在放射科造影检查中的价值分析与探讨
- 张正义赵俐红
- 基于CCTA指南探讨不同CT设备行冠脉造影受检者的护理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设备行冠状动脉造影扫描时用不同的扫描方式及给药方法对受检者及护理的影响。方法:基于计算机冠状动脉造影断层扫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指南,将2016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门子二代双源CT机行冠脉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的扫描方案定为方案a,其给药方案为根据护士的经验给药,该组受检者为A组;2017年在本院通用电气(GE)公司宽体探测器CT机行冠脉CTA的扫描方案定为方案b,其给药方案根据碘流率给药,该组受检者为B组,观测2组受检者一次性检查成功率、对比剂外渗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受检者满意度。结果:GE宽体探测器CT机扫描方式及按碘流率给药方案对受检者配合要求、受检者个体因素、失败率、重复扫描率、对比剂外渗发生率低于西门子二代双源CT扫描方式及按经验给药方案,且受检者满意度更高,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宽体探测器按碘流率给药方案,对受检者配合度要求低,一次性成功率高,能有效提高受检者满意度,简化护理流程,值得临床医技科室推广应用。
- 李雳赵俐红李娟敬茜张正义黎英
-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比剂外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