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凤 作品数:8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某综合三甲医院结核病住院患者发现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2021年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结核病住院患者发现情况,分析其诊断情况及结核病患者发现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甲综合医院2016—2018年出院诊断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住院结核病诊断、痰标本送检及涂阳情况,及同期门急诊送检痰标本涂片镜检情况。结果门急诊共送检痰标本涂片镜检838例,涂阳率3.3%(28例),可疑1例,其中26例转诊至结核病专科医院,转诊率89.7%(26/29);424例结核病患者收入住院,涉及内科、外科等几乎所有科室;收治涂阳患者28例,存在院内感染风险。结论综合医院应及时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的住院患者及疑似患者并尽快转诊出院;应提高患者痰标本的送检率、及时率;应加强影像学研读,鉴别诊断时优先考虑传染病的可能性,均为结核病防治与降低院内传播风险的关键措施。 余凤 李晨 吴文伟 陈小玲 刘青关键词:结核病 疾病诊断 医院感染 疾病控制 经颅黑质超声成像对于帕金森病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1.应用经颅超声(英文全程TCS)探测帕金森患者中脑黑质有无强回声及测定其强回声面积辅助诊断帕金森病。2.分析帕金森病患者与正常对照者黑质强回声的统计学差异。3.分析帕金森病患者黑质强回声与年龄、病程、病情的相关性... 黄丽玉 余凤 李金国 叶钦勇关键词:帕金森病 经颅超声 黑质 回声增强 文献传递 国内首例输入性罗德西亚锥虫病合并肝功能异常 2019年 非洲人类锥虫病由布氏锥虫经舌蝇叮咬而传播。本例患者在非洲旅行归来后出现高热,经血液涂片及特异性基因测序确诊为我国首例输入性罗德西亚锥虫病。病程中出现黄疸,胆红素进行性升高,喷他脒治疗,未加用退黄药的情况下,胆红素呈下降趋势,提示特异性抗锥虫病治疗是此类患者保肝的根本措施。 陈小玲 邹来玉 刘青 郑华 吴文伟 李晨 陈林均 黄倩 余凤关键词:输入性 锥虫病 血液涂片 布氏锥虫 基因测序 三黄一龙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抗CCP抗体阳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三黄一龙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抗环瓜氨酸(CCP)抗体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诊治的108例抗CCP抗体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例采用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三黄一龙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细胞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变化,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抗CCP抗体阳性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及CD8^(+)、CRP、ESR、RF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CD3^(+)、CD4^(+)、CD4^(+)/CD8^(+)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4%(51/54)和77.8%(42/54),抗CC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4%(11/54)和40.7%(22/5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4%(4/54)和14.8%(8/5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抗CCP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黄一龙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抗CCP抗体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陈清香 余凤 李和军 刘小英关键词:美洛昔康 类风湿关节炎 细胞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功能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的发生率和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2项气味识别能力测试(12 Item odor identification test from Sniffin’Sticks,SS-12)对106例帕金森病患者和110名正常志愿者进行嗅觉评估,比较两组的嗅觉功能,分析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史、帕金森病病程、Hohn-Yahr分期、UPDRS-Ⅲ评分、左旋多巴用量与嗅觉的相关性。结果帕金森病组嗅觉得分(5.97±2.27)明显低于对照组(8.0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帕金森病组对一些气味的识别(薄荷、香蕉、甘草、咖啡、菠萝、玫瑰、鱼)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7.5分是嗅觉障碍的最佳诊断界值,其敏感度为67.3%,特异度为73.6%,由此得出帕金森病组中嗅觉障碍的发生率为73.6%;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帕金森病组性别(rs=-0.243)、文化程度(rs=0.208)及吸烟史(rs=-0.279,)与气味识别能力相关(P<0.05),而年龄、病程、Hohn-Yahr分期、UPDRS-Ⅲ评分及左旋多巴用量与气味识别能力不相关(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发生率较高,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功能与疾病病程、Hohn-Yahr分期、UPDRS-Ⅲ评分及左旋多巴用量无关。 余凤 黄丽玉 叶钦勇 陈晓春关键词: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12项气味识别能力测试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评估 嗅觉障碍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十分常见,70-90%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嗅觉障碍,且多早于运动症状的出现,是帕金森病最早出现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嗅觉检测在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目前国内对嗅觉的研究相对较少... 余凤 黄丽玉 叶钦勇关键词: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文献传递 12项气味识别能力测试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评估 嗅觉障碍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十分常见,70-90%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嗅觉障碍,且多早于运动症状的出现,是帕金森病最早出现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嗅觉检测在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目前国内对嗅觉的研究相对较少... 余凤 黄丽玉 叶钦勇文献传递 经颅黑质超声成像对于帕金森病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1.应用经颅超声(英文全程TCS)探测帕金森患者中脑黑质有无强回声及测定其强回声面积辅助诊断帕金森病。2.分析帕金森病患者与正常对照者黑质强回声的统计学差异。3.分析帕金森病患者黑质强回声与年龄、病程、病情的相关性。... 黄丽玉 余凤 李金国 叶钦勇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