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援护士对灾害脆弱人群认知的质性研究
- 2020年
- 目的了解灾害救援护士对灾害脆弱人群的认知和理解,为制订脆弱人群的防灾减灾计划和医疗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3名参加过灾害现场救援的护士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并选取其中4名救援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对获取的资料采用质性内容分析法分析。结果归纳出3个关于救援护士对灾害中脆弱人群认知的主题,分别为应对灾害能力有限的人群、需要面对灾害中危险紧急情景的人群、受灾害影响的人群。结论救援护士对于脆弱人群的认知相较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范围更加广泛,但没有形成统一认知。
- 张建娜陶冶叶磊
- 灾害多发区农村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技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农村在校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技能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根据文献回顾并结合此次研究自制问卷,对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火德红镇某小学18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小学生防灾减灾相关知识得分为(26.58±3.46)分、技能得分(7.37±1.64)分、总分(33.95±4.19),农村在校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及技能的掌握与性别、对灾害的认知及灾害经历等因素有关。小学生听说过洪水,其洪水的技能得分高于其他小学生;小学生家人经历过地震及火灾,其地震和火灾的知识技能得分高于其他小学生;男生的防灾减灾技能高于女生;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生在自然灾害不同项目的知识技能总体掌握情况中,自然灾害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率为67%,家庭备灾正确率为61%,急救正确率为41%。结论农村在校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及技能缺乏;应根据当地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及当地地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多途径的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尤其是女生的技能培训,以提高小学生防灾减灾能力。
- 张建娜赵静赵静赵静刘谦胡海魏晓梅
- 关键词: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技能
- 农村灾害多发地区小学生防灾减灾培训模式的探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建立小学生防灾减灾培训模式。方法采用类实验设计方法,选取云南省鲁甸县火德红镇某小学五年级三班88名学生开展培训,并评估培训效果。结果完成防灾减灾学习后,农村在校高年级小学生的自然灾害基本知识和逃生技能、家庭防灾基本知识和技能、急救技能明显提高。结论本培训模式可提高农村灾害多发地区小学生防灾减灾能力,可在更大范围推广使用。
- 陈璇张建娜张建娜赵静魏晓梅赵静
- 关键词:灾害小学生
- 25例群体煤气爆炸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总结煤气群体爆炸伤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至201 3年12月的6批次25例煤气煤气群体爆炸伤,运用检伤标准快速分诊,开辟绿色通道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结果 20例收入烧伤科进一步治疗。...
- 张建娜
- 基于START流程紧急培训检伤分类护士的可行性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通过快速紧急专项培训培养灾害检伤分类护士的可行性,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基于START检伤分类方案实施30 min的专项培训,在培训前后进行情景模拟测试。测量指标包括:检伤分类完成时间、检伤分类正确率、检伤过度与检伤不足率、漏检率,评估被研究者的检伤分类能力变化。结果灾害检伤分类快速紧急培训前后检伤分类用时缩短,检伤正确率提高,检伤过度、检伤不足及漏检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检伤分类能力提高;不同学历、职称、护龄、急诊工龄护士在检伤用时、检伤正确率、检伤过度、检伤不足及漏检方面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无灾害救援经历在检伤用时方面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伤正确率、检伤过度、检伤不足及漏检率方面的培训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快速紧急的专项培训,短时间培训出具备相应能力的检伤分类护士应对灾害救援检伤分类的需要,因实施简单,遴选人员限制少,受训护士能力变化明显,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 张建娜陈晓莉陈晓莉叶磊
- 关键词:灾害检伤分类护士
-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急诊患者及家属对COVID-19的认知及防控行为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了解急诊患者及家属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认知及防控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进疫情期间患者及家属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方便抽样选取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急诊就诊的患者及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利用百分数、均数、χ2检验及决策树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身份、职业、学历及疾病认知度的调查对象防控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学历及防控行为的调查对象的疾病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建立防控行为决策树模型,筛选出3项低防控行为的高危因素:日常防护认知度一般的患者及家属、日常防护认知度较高的患者、日常防护认知度较高但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认知度一般的家属。结论急诊患者及家属对COVID-19的认知偏低,但防控行为普遍较高。应重点关注对3类人群关于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史的健康宣教。
- 张建娜刘怡刘怡高永莉
- 关键词:急诊家属新型冠状病毒决策树
- 整体护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 有机磷农药属于有机磷酸酯或硫化磷酸酯类化合物,目前使用的种类较多。本文介绍了某医院从200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3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
- 张建娜高永莉
-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中毒整体护理护理程序
- 文献传递
- 急诊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综合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降低急诊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方法设置急诊ICU感染控制护士岗位,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实施标准化职业防护,完善清洁消毒管理,控制人流量,开展多部门协调合作。结果实施综合干预后每千住院日新发多重耐药菌分离量下降(P<0.01)。结论综合干预有助于降低急诊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可根据不同菌株分布情况,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 张建娜陈晓莉叶磊
-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综合干预护理管理
- 急症病人的心理障碍及其干预
- 本文论述了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急病后心理障碍干预的必要性、急诊病人的心理需要以及急病后心理障碍的干预对策。
- 高永莉李明凤张建娜
- 关键词:急症病人心理障碍临床干预
- 文献传递
- 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小学生防灾减灾培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评价在灾害多发区小学开展防灾减灾培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干预组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2017-10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云南鲁甸火德红镇中心小学五年级甲、乙两个班为研究对象,甲班为干预组(n=88),乙班为对照组(n=92)。对干预组行防灾减灾培训员培训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发放《防灾减灾知识小手册》,学生自学的方法。在培训前、后对两组学生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对干预组学生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在培训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培训后干预组学生在防灾减灾急救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前测比较,干预组在知识和技能得分方面,培训后的后测得分明显优于培训前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培训后对照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得分无明显变化,与前测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探索出适合农村在校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方法,验证了在灾害多发区对小学生开展防灾减灾培训是有效的,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水平。
- 魏晓梅陈璇刘谦赵静张建娜李斯俭
- 关键词:小学生防灾减灾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