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东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DNA损伤
  • 1篇蛋白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遗传学
  • 1篇易位
  • 1篇载脂蛋白
  • 1篇载脂蛋白E
  • 1篇载脂蛋白E基...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真核表达载体
  • 1篇脂蛋白
  • 1篇中国人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方法

机构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作者

  • 7篇常东
  • 2篇陈文华
  • 2篇毕莉
  • 2篇潘洪志
  • 2篇潘尚哈
  • 1篇万丽葵
  • 1篇赵亚双
  • 1篇吴红赤
  • 1篇马本江
  • 1篇林春艳
  • 1篇孙蕾
  • 1篇邓国华
  • 1篇肖白曼
  • 1篇王帆
  • 1篇王海霞
  • 1篇许丽
  • 1篇韩冰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 1篇中国临床营养...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5
  • 1篇1999
  • 1篇199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DNA损伤修复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2008年
大肠癌是人类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比较明确的遗传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患者DNA的损伤修复与肿瘤的关系密切,本文综述DNA的错配修复、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等3种损伤修复机制与大肠癌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常东王帆韩冰赵亚双
关键词:错配修复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大肠癌
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Y染色体的AZF缺失
常东
中国人肥胖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4
1998年
为研究肥胖(obesity)的病因及肥胖基因(ob)的表达与调控.根据工就报道的h。b序列设计引物.经RT-PCR扩增中国人的山基因(包括信号抹在内的cDNA全长540bp).PCR产物采用T-A克隆法首先连接到克隆载体PUC119.然后定向转移到经改造的真核表达载体PSV-β-lacZ,酶谱分析表明克隆基因为人的肥胖基因。
马本江毕莉潘尚哈林春艳孙蕾常东刘小民邓国华
关键词:肥胖基因克隆真核表达载体
染色体平衡易位五例
2005年
常东
关键词:染色体平衡易位细胞遗传学流产畸胎产前诊断
一种新型生化需氧量传感器的研制
常东陈文华杜晓燕潘洪志许兆珍
1、任务来源与背景: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是衡量水质被有机物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水质监测中必须测定的重要指...
关键词:
关键词:溶胶凝胶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检测技术的对比性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建立并比较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技术,为ApoE基因分型提供良好的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检测技术对110例患者及相同人数的正常人进行ApoE基因型检测和分析。结果应用RFLP、SSCP技术测得正常对照组:ε2/2(0,0.020),ε3/3(0.700,0.760),ε4/4(0,0.040),ε2/3(0.100,0.060),ε2/4(0,0.020),ε3/4(0.200,0.100),ε2(0.050,0.060),ε3(0.850,0.840),ε4(0.100,0.100)。经χ2检验,ApoE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上两种检测技术与既往两种检测技术(IEF,WesterpBloting)的结果经χ2检验,其ApoE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均符合中国汉族人ApoE基因频率分布。结论PCRRFLP方法是一种稳定可靠的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方法,多重PCRSSCP技术更加简便有效,使ApoE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更加完善。
吴红赤潘尚哈毕莉常东
关键词:载脂蛋白E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多态性
番茄红素对苯并(a)芘诱发小鼠前胃组织癌变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对苯并(a)芘[B(a)P]诱发小鼠前胃组织癌变过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n=30):正常对照组、B(a)P组、番茄红素高[20mg/kg+B(a)P]、中[10mg/kg+B(a)P]、低[5mg/kg+B(a)P]3个不同剂量的实验组,实验组与B(a)P组给予B(a)P,建立前胃癌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番茄红素对小鼠前胃癌形成的作用;同时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检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未见肿瘤形成,其余4组均见肿瘤形成,并经病理证实。番茄红素高、中、低剂量组、B(a)P对照组前胃肿瘤发生率分别为50%、60%、80%、10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番茄红素高、中、低剂量组和B(a)P对照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DNA氧化损伤加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B(a)P对照组相比,番茄红素高剂量组MDA含量降低,高、中剂量组SOD活性升高,DNA氧化损伤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番茄红素对GSH-Px影响不显著。结论番茄红素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力,降低脂类氧化产物,减轻细胞DNA损伤有关。
王海霞李永明陈文华潘洪志常东万丽葵肖白曼许丽
关键词:番茄红素苯并(A)芘胃癌DNA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