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杰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三角网
  • 2篇聚类
  • 2篇空间聚类
  • 2篇DELAUN...
  • 2篇城市
  • 1篇信息熵
  • 1篇要素提取
  • 1篇商业中心
  • 1篇矢量
  • 1篇市商
  • 1篇速率
  • 1篇情景预测
  • 1篇空间分布特征
  • 1篇规划设计
  • 1篇不均匀性
  • 1篇城市空间增长
  • 1篇城市商业中心

机构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4篇朱杰
  • 3篇孙毅中
  • 1篇孟耀伟
  • 1篇陈丽
  • 1篇李吉龙
  • 1篇周卫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遥感学报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面向属性空间分布特征的空间聚类被引量:3
2017年
空间聚类应当同时满足空间位置邻近和属性相似,在此背景下,为满足空间邻近实体之间趋势性和不均匀性的属性聚类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图论和信息熵的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主要是在Delaunay三角网空间位置聚类基础上,通过引入信息熵,采用多元相似性度量方法以解决二元关系在属性聚类中的缺陷,同时基于"等概率最大熵"原则提出了一种局部参数度量方法,用于表达邻近目标间属性分布的局部变化信息。将本文方法与多约束聚类方法和DDBSC聚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属性空间分布不均的情况下,本文方法的聚类精度要高于多约束方法和DDBSC方法,尤其是当属性空间分布不均程度不断扩大时,DDBSC和多约束算法会将空间簇内的实体误判为噪声;(2)在对异常值的敏感性问题上,3类方法都能识别出异常值的位置,但DDBSC和多约束算法对异常值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聚类结果会掩盖属性分布的趋势性,本文方法受异常值影响很小。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算例可以发现,在保证空间邻近的基础上本文方法具有如下优势:第一,能反映实体属性在空间分布中的趋势性特征;第二,能满足属性空间分布不均匀;第三,对异常值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朱杰孙毅中孙毅中
关键词:空间聚类DELAUNAY三角网信息熵不均匀性
基于用地现状数据的城市空间格局要素提取及格局模式研究
城市空间格局是城市发展的骨架,引导着城市的功能建设,进而影响整个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期,很多城市正面临空间重构与调整的历史机遇。一个剧变中的城市,其空间格局必定处于动态的变迁与发展之中,而...
朱杰
关键词:规划设计
顾及属性空间分布不均的空间聚类方法——以城市商业中心的提取为例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Delaunay三角网空间聚类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顾及属性空间分布不均的空间聚类方法。首先将Delaunay三角网空间位置聚类作为约束条件,采用广度优先搜索方法,以局部参数"属性变化率"作为阈值识别非空间属性相似簇的聚类过程。以城市商业中心为例,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更客观地识别非空间属性相似的簇,且自适应属性阈值可以满足不同聚类需求,为城市商业中心等空间实体的提取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朱杰孙毅中孙毅中周卫孟耀伟
关键词:空间聚类DELAUNAY三角网城市商业中心
顾及存量更新与增量发展不均速率的城市空间增长模拟研究
2024年
我国大多数城市正处于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的过渡阶段,存量规划的实施仍需以增量规划为基础,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值此转型阶段,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调了规划的层级传导,从宏观到微观,渐近式地引导和约束着城市的发展方向。本文依据存量更新与增量发展的时空增减更替变化规律,分别进行参数控制以实现二者指标的调整和面积分配,将其纳入到多层次矢量元胞自动机(Vector Cellular Automata,VCA)模型中,以此实现顾及“存量更新-增量发展”的城市空间增长多层次矢量CA模拟,并将其应用于存量规划背景下的江阴市2027年多情景用地增长预测与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多层次VCA通过不同层次间驱动力自上而下差异性分解与自下而上协同性传递的方式,既完成了上层管控的指标落实,又实现了用地模拟的精细化控制;(2)多层次VCA给予不同片区差异化的速度参数,充分顾及到了驱动因子与用地分布的空间异质性,其整体FoM达到了24.6%,精度相比单层次VCA高2.5%;局部细节特征上,多层次VCA对不同用地类型的错分情况以及对水域等禁建区的侵占情况要比单层次的模拟结果少,且对条状地块的模拟效果更好;(3)在“底线管控-分层管控-指标管控”层次约束下,随着存量更新速度的提高,不同情景下预测的新增建设用地的扩张情况均保持在规划控制的范围之内,且集中在澄西、澄南和澄东南3个片区,这与规划划定的增长边界和用地布局结构相吻合;(4)不同情景下存量用地更新方向以工业用地为主导,乡村建设用地次之,情景二中(d)和(e)的模拟结果中,工业更新趋于饱和,整体实现均衡增长,可作为未来江阴市用地格局发展的主要参考。
朱杰朱杰宋书颖丁远陈丽陈丽孙毅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