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进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压力敏感
  • 1篇阵列
  • 1篇气膜
  • 1篇气膜冷却
  • 1篇气膜冷却效率
  • 1篇强化换热
  • 1篇流动特性
  • 1篇马赫数
  • 1篇麦克风
  • 1篇麦克风阵列
  • 1篇换热
  • 1篇PSP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张科
  • 3篇徐进
  • 2篇雷蒋
  • 2篇武俊梅

传媒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 1篇第八届全国流...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横向间距与密度比对双射流气膜冷却特性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使用压力敏感漆(PSP)测量技术对平板上的双射流气膜冷却结构进行了研究。双射流孔间横向距离分别为0、0.5、1.0;孔间流向距离保持为3.0。密度比分别为1.0、1.5、2.5,吹风比分别为0.5、1.0、1.5、2.0。研究了孔间横向距离与密度比对双射流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射流孔间横向距离为0时,气膜横向覆盖受限;随横向距离增大,气膜覆盖范围增加;但在横向距离过大时,气膜覆盖变差。随密度比增加,射流吹离减弱,气膜冷却效率提高。在高密度比下,横向距离较大的双射流孔气膜冷却效率较高。
姚家旭徐进张科张科雷蒋
关键词:气膜冷却气膜冷却效率
低马赫数下凹腔流动壁面脉动压力三维特性的实验研究
迄今为止关于凹腔流动振荡的理论,数值模拟和实验大多基于二维流动假设的基础,仅研究流动沿主流方向(凹腔长度L与深度D截面)的发展,而忽略沿垂直流动方向(凹腔宽度W流动的变化。通过在三维凹腔(有限L,D和W底面嵌入沿长度及宽...
徐进张科
关键词:麦克风阵列
圆形肋柱通道强化换热流动机理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圆形肋柱广泛应用于涡轮叶片内部尾缘强化换热通道。针对圆形肋柱通道强化换热流动机理开展了实验研究,利用PIV技术得到相同雷诺数Re(1.0×10^(4)或2.0×10^(4))下通道中心面的流场分布,并与稳态液晶测温实验得到的通道端壁努塞尔数Nu分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圆形肋柱通道,肋柱下游尾迹区后横向速度脉动强度分布和端壁Nu分布相似,而流动充分发展后,小尺度脉动增强,湍流动能(Turbulent Kinetic Energy,TKE)和Nu的分布都非常均匀;随着Re的增大,横向速度脉动强度和端壁传热强化都明显下降,说明圆形肋柱下游涡脱落带来的强烈横向速度脉动是当地换热增强的主要原因,而其下游小尺度的速度脉动会使局部换热更加均匀。
段敬添张科徐进徐进武俊梅
关键词:强化换热流动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