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宗明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幽门螺
  • 8篇幽门螺杆菌
  • 8篇螺杆菌
  • 4篇幽门螺杆菌感...
  • 4篇螺杆菌感染
  • 4篇杆菌感染
  • 3篇中西医
  • 3篇西医
  • 2篇湿热
  • 2篇土荆芥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网络
  • 2篇胃癌
  • 2篇荆芥
  • 2篇可视化
  • 2篇可视化分析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机构

  • 15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作者

  • 15篇史宗明
  • 12篇张学智
  • 11篇叶晖
  • 3篇于靖
  • 2篇叶晖
  • 1篇黄汉琮
  • 1篇刘倩
  • 1篇成虹
  • 1篇王广发
  • 1篇窦志芳

传媒

  • 4篇北京中医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针灸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腹针穴位辅助定位系统的研发
2025年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卷积神经网络(CNNs)的腹针穴位辅助定位系统。此系统针对腹部穴位定位的问题,构建并训练了一套多任务CNNs架构,分别定位出神阙穴及人体边界;利用网络定位到的神阙穴进一步推导出上脘、曲骨及双侧大横4个关键穴位特征点;利用仿射变换矩阵实现由图像空间坐标到穴位模板空间的精确映射,从而实现腹部穴位的精准定位。通过测试验证,该系统能够精确地在图像中识别并定位腹部的针灸穴位。此定位系统的研制为中医远程教育、辅助诊断治疗及智能针灸机器人等先进中医设备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助于推动中医针灸的标准化和智能化进程。
张默李宇明史宗明
关键词:穴位定位卷积神经网络针灸
胃癌鼠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是对人民健康、经济造成严重负担的疾病。鼠模型可模拟胃癌在人体的发生、发展,是研究胃癌的重要工具,对于研究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造模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长期诱导造模、快速移植造模、基因工程造模等。本文就目前几种常用的造模方式及其适用范围作一概述,并讨论各自的优缺点,提出造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黄秋月叶晖史宗明张学智
关键词:胃癌动物模型裸鼠
基于湿热理论认识幽门螺杆菌黏附致炎过程被引量:18
2021年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文中从中医的湿热理论入手,结合现代医学关于HP黏附致炎的研究成果,探讨中医对于HP感染的认识,以期指导临床,同时补充、阐发湿热理论,使其焕发新的活力。文章认为HP感染属中医的外感"邪气",可以归属于外感"湿热"之邪。其中,黏附与"湿"邪的特性相符,炎症与"热"邪的致病特点相符,黏附致炎的过程可解读为"湿郁化热,湿热胶结"。在临床治疗中,应以清热化湿为基本治则,并注重防治结合、消补结合,佐以调畅气机、活血化瘀等。
黄秋月叶晖叶晖史宗明贾晓芬张学智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湿热炎症
土荆芥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甲硝唑耐药株及敏感株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研究土荆芥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HP)甲硝唑耐药株及敏感株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选取HP甲硝唑耐药株(26695-16R、26695-8R16S、26695-2R8S)、敏感株(NCTC 11637、26695)作为实验菌株,采用倍比稀释法观察土荆芥挥发油对HP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生长情况的影响,并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土荆芥挥发油在不同时间情况下对HP甲硝唑耐药株及敏感株的MIC值为4~256μg/m L不等,其差异性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土荆芥挥发油对HP甲硝唑耐药株及敏感株均具有明确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效能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并于72 h后趋向稳定。
于靖张学智史宗明黄秋月叶晖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菌作用
土荆芥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诱导小鼠胃炎模型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变化。获取盲肠内容物进行测序分析,通过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探究长期服用土荆芥提取物对小鼠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土荆芥组10只。幽门螺杆菌感染成模后给药4周,同一时间取各组小鼠的新鲜直肠粪便。在Illumina HiSeq PE250高通量测序平台上对粪便样本中细菌16S rDNA-V3-V4区进行测序,对肠道菌群结构、丰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门水平,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软壁菌门、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升高,与空白组和土荆芥组均有明显差异;在属水平,模型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颤杆菌和理研菌属、肠球菌属、肠单胞菌属等相对丰度升高。土荆芥组肠单胞菌属和理研菌属相对丰度升高,肠球菌属相对丰度降低。结论 HP的定植会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结构,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降低,HP感染胃炎的发病过程可能与益生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加有关。土荆芥干预可以改善HP感染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增加菌群多样性。
史宗明于靖黄秋月王灼慧杨闪闪张学智
关键词:土荆芥幽门螺杆菌胃炎高通量测序
桉柠蒎肠软胶囊与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3年
目的比较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与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就诊的158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6)、治疗A组(n=52)和治疗B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比较3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6min步行距离(6MWD)、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后,对照组FEV1、FVC、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A组及治疗B组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且治疗A组高于治疗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6MWT均长于治疗前,且治疗A组及治疗B组均长于对照组,治疗A组长于治疗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RP、PC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A组及治疗B组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且治疗A组低于治疗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比较,桉柠蒎肠软胶囊可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日常活动耐力,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侯天芳陈乾华史宗明焦小净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基于VOSviewer、CiteSpace知识图谱的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可视化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基于VOSviewer、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2000年1月1日—2022年7月2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研究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导入VOSviewer1.6.18软件和CiteSpace5.8R3软件,对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相关科学知识图谱。结果共4874篇中文文献纳入分析。2000—2022年,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高的核心学者为张学智;国内主要的研究机构为湖南中医药大学,高频关键词有“半夏泻心汤”“荆花胃康胶丸”等;关键词聚类分析分别形成了14个具有代表性的聚类;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生素耐药性受到显著关注。结论2000—2022年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热点从临床疗效评价,转移到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医药抑制抗生素耐药性、保护胃黏膜、改善宿主胃内环境为研究热点。中医药治疗是西医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叶苏漫叶晖史宗明吕显威肖惠霞李程程王自成张学智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中医药中西医结合CITESPACE
中成药研究现状的文献可视化分析——以荆花胃康胶丸为例被引量:6
2018年
分析16年来荆花胃康胶丸相关领域的国内研究文献特点,了解我国中成药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文献基于CNKI和Pubmed数据库检索2001年3月—2016年12月国内公开发表的荆花胃康胶丸相关研究,并用引文分析法和可视化分析法对论文数据进行评价,总结研究热点。共纳入197篇文献,学科分布以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学,中药学为主,单一杂志最多发表文献13篇,单位发表最多文献数14篇,单一文献最高被引次数86次,相关关键词分布最多的为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荆花胃康胶丸为代表的中成药未来研究应抓住研究热点,提高研究质量,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体系和标准。
史宗明叶晖张学智
关键词:中成药荆花胃康可视化
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中西医协作治疗策略的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胃癌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其根除治疗是临床医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明确了连续规范的不同药物组合方案根除治疗≥2次仍未成功是为难治性Hp感染。Hp耐药为难治性Hp感染的重要原因,中医药在提高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减少抗生素使用、治疗耐药性Hp及改善胃黏膜病变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中西医协作治疗是根除治疗的有效路径。标本兼治的分阶段综合疗法是目前根除难治性Hp感染比较成熟的中西医协作方案,可改善Hp感染导致的胃黏膜病变,实现对Hp感染胃炎的全程管理。
叶苏漫叶晖叶晖史宗明邓鑫成虹李程程张学智(审校)
张学智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升降思想
2018年
张学智教授从医三十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临床治疗脾胃病应用升降思想经验丰富,主张病证结合,灵活用药,结合中西医诊断,体现中医药特长。认为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症状的改善、疗程的缩短及降低复发率等方面。笔者以胃食管反流病(GERD)治疗为例加以总结。
史宗明叶晖于靖刘倩张学智
关键词:胃食管返流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