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 作品数:32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运河工程对河口湿地的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
- 2024年
- 本文以平陆运河工程对河口湿地的影响为切入点,开展了运河对河口湿地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结合区域生态环境调查结果,从水文过程、生源要素、湿地演变、河口生物等方面分析了平陆运河对广西茅尾海湿地的主要影响途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平陆运河河口湿地保护的主要对策,包括制定绿色运河建设标准、实施河口生态修复、提升环境生态风险应急能力、推动运河通航生态运行、构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等。未来可根据运河运行状况、生态调查和环境监测情况,深入研究分析运河胁迫下河口湿地变化过程,从而为湘桂、赣粤等运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多借鉴和参考。
- 韩兆兴韩兆兴张宁张宁林冠伟贾海峰
- 关键词:河口湿地生态影响
- 一种港口航运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预测方法及系统
-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港口航运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环境预测技术领域,首先对研究区域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和港口航运调查获得生态环境模拟的基础数据和港口数据,其次将生态环境模拟的基础数据和港口数据输入至构建的...
- 张利国韩兆兴鲍志远张新艳张永林张宁程金香于琦刘胜强刘洁高玉健
- 一种基于模拟的区域港口用地随机区间优化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拟的区域港口用地随机区间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首先构建了包含港口运营收益、生态服务价值收益和生态环境保护成本支出的目标函数,并考虑了土地资源分配、水资源总量、固体废弃物排放、污染物排放、林草覆盖率和...
- 吕金鹏韩兆兴高玉健杨孝文程金香郑超蕙张利国张宁张高玲张新艳崔昊天
- 一种运河河流水生生态影响评价体系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河河流水生生态影响评价体系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通过综合考虑河流连通度与枢纽鱼道过鱼效果确定河流阻隔,依据河流弯曲度和裁弯段河流自净能力确定河流破碎度,基于底栖生物损失和悬浮物...
- 张宁程金香高玉健鲍志远肖杨韩兆兴刘胜强杨孝文吕金鹏张利国姚海元张新艳
- 一种船舶排放清单预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排放清单预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首先通过获取待预测港口的现状年和预测年基础数据,结合现状年船舶信息,利用预先训练的货物对应关系预测模型,建立预测年的货物与货船类型对应关系。进一步根据船舶燃...
- 张永林李悦王人洁张利国杨孝文郑超蕙李明君高玉健张宁邢有凯刘洁常兴
- 一种沿海港口船舶水污染物水上接收能力的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海港口船舶水污染物水上接收能力的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先依据目标港口的相关数据计算污染物产生量,再根据港口船舶废弃物接收相关时间和接收量等数据算出船舶废弃物最大接收能力,最后通...
- 张宁郑超蕙程金香韩兆兴高玉健鲍志远杨孝文张永林张利国吕金鹏刘洁张高玲
- 一种基于分布式动态路网的路径规划方法
-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动态路网的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化、局部路径规划、全局路径规划、实时更新与调整和结果返回与结束,实时更新与调整步骤中使用了路况辅助监测装置,路况辅助监测装置包...
- 高玉健程金香吕金鹏白龙杨孝文成润禾刘胜强姚海元张宁张永林张利国崔昊天
- 一种用于土壤-地下水中ARGs迁移研究的实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地下水中ARGs迁移研究的实验装置,包括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放置有实验机构;所述实验机构包括有机玻璃柱,所述有机玻璃柱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有机...
- 张宁刘翔程金香张卓然辛莉徐洪磊李淼
- 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机动车动态排放分析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机动车动态排放分析方法及装置,包括:首先通过获取目标区域的多个排放指标因子,并调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机动车动态排放计算模型,输入这些指标因子后得到目标区域的机动车排放计算结果。基于该结果...
- 崔昊天杨孝文程金香韩兆兴吕金鹏张宁刘胜强郑超蕙张利国
- 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创新及政策导向探析
- 2025年
- 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公路网规划,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有大量的公路网建设任务,在资源环境管理体制调整、交通强国和美丽中国建设深入推进背景下,对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要求。系统分析当前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政策新导向,以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为例,基于GIS批处理技术分析公路规划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采用情景分析法进行交通碳排放评价研究,引进政策工具研究法提出规划优化调整与实施建议,并进行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技术方法、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及实施建议的探讨。研究丰富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分析技术方法,提升了分析效率,总结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新导向,在我国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具有较强的前瞻性。
- 高玉健程金香刘胜强刘胜强杨孝文张宁
- 关键词: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