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茜茜

作品数:1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酰亚胺
  • 8篇聚酰亚胺
  • 5篇聚酰亚胺薄膜
  • 3篇亚胺
  • 3篇耐热
  • 3篇共混
  • 3篇共混溶液
  • 3篇高耐热
  • 2篇电池
  • 2篇柔性太阳能电...
  • 2篇树脂
  • 2篇太阳能电池
  • 2篇透明性
  • 2篇漆包线
  • 2篇烯酮
  • 2篇耐电晕
  • 2篇耐热性
  • 2篇截止波长
  • 2篇环己烯
  • 2篇环己烯酮

机构

  • 12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张茜茜
  • 8篇杨宇
  • 6篇徐勇
  • 6篇李林霜
  • 3篇周慧
  • 2篇徐勇

传媒

  • 2篇现代塑料加工...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含有氟树脂的改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电晕的改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先将超细的氟树脂粉末加入聚酰亚胺的前驱体聚酰胺酸溶液中,然后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和3,5,5‑三甲基‑2‑环己烯酮的混合溶剂进行研磨形成浆料,随后将该...
徐勇张茜茜杨宇李林霜
文献传递
一种二十四式太极拳自动打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极拳自动打分方法及装置,将信息技术领域的传感器技术与太极拳比赛相结合,使用深度相机、表面肌电系统、压力传感器对运动员完成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多维度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对运动员数据的分析,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二十...
张茜茜周慧杨添宝张根宁邹路遥郭亚东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通过含氟二酐与含氟二胺和含硅二胺在极性非质子溶剂发生共聚形成聚酰胺酸,然后热亚胺化形成。本发明制备的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异的无色透明性,并且对各类材料有高附着性。聚酰亚胺薄膜的紫外光截止波长为...
徐勇李林霜杨宇张茜茜苏旭宋超然
文献传递
一种高耐热等级漆包线用聚酰亚胺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热等级漆包线用聚酰亚胺漆及其制备方法,将包括1,3-双(3-氨基苯氧基)苯在内的二胺单体搅拌溶解于强极性非质子溶剂中,然后分批次加入包括1,2-二(3,4-二羧基苯氧基)苯二酐在内的二酐单体,于5-1...
徐勇杨宇张茜茜李林霜苏旭宋超然
文献传递
漆包线用聚酰亚胺绝缘塑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介绍了漆包线及所用绝缘塑料研究现状,综述了聚酰亚胺绝缘塑料及其所制备的漆包线的特点和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二步法制备漆包线用聚酰亚胺绝缘塑料,同时介绍了几种漆包线用聚酰亚胺绝缘塑料的改性及应用,并对漆包线用聚酰亚胺绝缘塑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杨宇徐勇张茜茜
关键词:聚酰亚胺漆包线绝缘塑料
碳材料/聚酰亚胺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2016年
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这3种碳材料与聚酰亚胺(PI)形成复合膜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制备PI复合膜各个阶段采用的不同方法及其优缺点,再对所得复合膜的性能进行总结,评述了PI复合膜的机械性能、热性能以及与二者相悖的导电性能,最后指出了PI复合膜的不足与今后发展的方向。
张茜茜徐勇杨宇
关键词:聚酰亚胺碳纳米管石墨烯石墨复合膜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通过含氟二酐与含氟二胺和含硅二胺在极性非质子溶剂发生共聚形成聚酰胺酸,然后热亚胺化形成。本发明制备的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异的无色透明性,并且对各类材料有高附着性。聚酰亚胺薄膜的紫外光截止波长为...
徐勇李林霜杨宇张茜茜苏旭宋超然
文献传递
基于多模态信息的跌倒检测系统研究
跌倒作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导致老年人群发生伤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实现对独居老人的安全监测,对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人体运动信息的复杂性以及传感器节点数和跌倒检测技术等...
张茜茜
关键词:跌倒检测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一种含有氟树脂的改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电晕的改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先将超细的氟树脂粉末加入聚酰亚胺的前驱体聚酰胺酸溶液中,然后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和3,5,5-三甲基-2-环己烯酮的混合溶剂进行研磨形成浆料,随后将该...
徐勇张茜茜杨宇李林霜
文献传递
基于半监督领域自适应的跨个体情绪脑电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监督领域自适应的跨个体情绪脑电识别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使用视频材料诱发实验范式采集源域和目标域情绪脑电信号;对原始脑电信号进行滤波降噪和伪迹去除等预处理;搭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分...
张应祥周慧位少聪张茜茜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