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艳艳

作品数:12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超声
  • 3篇造影
  • 3篇超声造影
  • 2篇性病
  • 2篇阴道
  • 2篇阴道超声
  • 2篇诊断中应用
  • 2篇胎儿
  • 2篇经阴道超声
  • 2篇恶性
  • 1篇胆囊改变
  • 1篇弹性成像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治...
  • 1篇信号
  • 1篇胸膜
  • 1篇胸膜活检
  • 1篇胸腔

机构

  • 12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2篇于艳艳
  • 6篇路会景
  • 3篇王大伟
  • 2篇李福春
  • 2篇徐锋
  • 2篇于龙
  • 1篇李明善
  • 1篇韩纪昌
  • 1篇张祎捷
  • 1篇张雅军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在肾脏囊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技术在肾脏囊性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46例肾脏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技术进行诊断,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结果 46例患者中,超声造影诊断为肾脏良性肿瘤的有18例(39.13%),包含单房性肾囊肿11例(23.91%)、多房性肾囊肿7例(15.22%);恶性肿瘤有28例(60.87%),包含多房囊性肾癌7例(15.22%)、单房囊肿型肾癌10例(21.74%)、囊实型肾癌11例(23.91%)。造影剂超声增强方式显示为快进快出14例(30.43%)、快进慢出16例(34.78%)、慢进快出8例(17.39%)、慢进慢出6例(13.04%)、等进等出2例(4.3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能够动态、客观的显示患者肾脏内部血流的灌注情况,应用于肾脏囊性病变的诊断效果十分显著,值得积极应用和推广。
于艳艳于龙王大伟
关键词:超声造影肾脏囊性病变
胸膜盲检、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及胸腔镜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对比胸腔积液病人胸膜盲检、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及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三种方法对胸腔积液病因的检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比胸膜盲检(36例)、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28例)及胸腔镜胸膜活检(32例)的胸腔积液病因检出率及并发症。结果:胸腔镜检出率较胸膜盲检及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高,并发症相对较多(P<0.05)。结论: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是明确胸腔积液病人病因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未开展胸腔镜的单位或不愿意接受胸腔镜检查的病人,胸膜盲检及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也是有效诊断胸腔积液病因的方法,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安全性更好。
徐锋于艳艳张祎捷韩纪昌张雅军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小实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2016年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UE)在乳腺小实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小实性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常规超声检查,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统计两种检查的诊断率。结果常规超声检查对于乳腺小实性病灶的诊断率为65.7%,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诊断率为97.8%,两次诊断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小实性病灶具有更高的诊断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于艳艳于龙王大伟路会景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
LINC00626通过JAK1/STAT3/KHSRP信号轴调控结直肠癌转移的恶性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LINC00626通过JAK1/STAT3/KHSRP信号轴调控结直肠癌恶性进展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6月11日至2023年6月11日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取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HCT116、HT29、DLD-1、LOVO、Caco-2)和结直肠正常细胞(NCM460),qRT-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系中LINC00626、KHSRP的表达情况。筛选出慢病毒感染细胞系,SW620和HCT116细胞系分别转染敲降慢病毒及其对照,HT29和DLD-1细胞系分别转染过表达慢病毒及其对照。选取稳定转染的细胞系进行细胞功能实验,检测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小鼠活体动物实验检测LINC00626对结直肠癌肿瘤生长和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稳染细胞中KHSRP蛋白的表达水平。拯救实验研究LINC00626与KHSRP的调控关系。结果qRT-PCR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系中LINC00626低表达,而KHSRP高表达。细胞功能实验显示,与sh-NC组相比,sh-LINC00626组在SW620和HCT116细胞促进细胞增殖、细胞迁移、侵袭,过表达组则反之。细胞拯救实验显示,LINC00626+KHSRP可显著逆转敲降LINC00626对细胞增殖、细胞迁移、侵袭的促进作用。裸鼠实验中,与sh-NC组相比,sh-LINC00626组裸鼠肿瘤体积和重量、细胞增殖率和结直肠癌肺转移病灶数目明显增加;过表达结果相反。信号通路实验显示,与sh-NC组相比,sh-LINC00626组JAK1、STAT3mRNA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过表达组结果相反。结论LINC00626通过JAK1/STAT3/KHSRP信号轴,抑制结直肠癌转移的恶性进程。
于艳艳康霞范林林张海峰王晓龙韦海涛李丽
关键词:结直肠癌JAK1STAT3
胎儿头颈部血管瘤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结局研究
2017年
[目的]深入探讨产前胎儿头颈部血管瘤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例疑似胎儿头颈部血管瘤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及超声声像特征。[结果]除了1例诊断为淋巴管囊肿外,其余25例均确诊为头颈部血管瘤。超声表现为囊实性混合回声为16例、实性回声肿块9例。25例胎儿家属均选择继续妊娠,在胎儿出生后未出现死亡或心力衰竭等情况,预后良好。[结论]胎儿头颈部血管瘤产前超声主要特征为囊实性混合回声型或实性回声型,该病通常可自行消退,对胎儿一般不产生不良影响。但对于诊断过程中出现血管瘤较大者,应每间隔2周对胎儿进行一次心功能检查,预防引发心功能异常等并发症。
路会景于艳艳
关键词:胎儿头颈部血管瘤超声表现
经阴道超声在孕早期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方面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早期妊娠期间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超声及临床资料。结果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最早检出时间及平均检出时间经阴道超声检查法要早于经腹部超声检查法;经阴道超声检查法诊断胎儿泌尿系畸形的正确率为99.28%;经腹部超声检查法诊断胎儿泌尿系畸形的正确率为99.70%。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法可提高妊娠期间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早期诊断率;经阴道超声检查法诊断胎儿泌尿系畸形的总体符合率低于经腹部超声检查法。
路会景于艳艳李明善
关键词: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孕早期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期间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急性胰腺炎肝损害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给予GSH联合LMWH静脉滴注,直至血淀粉酶和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果:治疗组肝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肝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治疗7d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t值5.9)和白介素6(IL-6)(t值5.1)均明显降低(P<0.05),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t值4.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值10.8)、总胆红素(t值6.2)均明显降低(P<0.05),而白蛋白(t值7.8)明显升高(P<0.05)。结论:GSH与LMWH联合治疗主要通过降低TNF、IL-6显著改善肝功能各项指标,使急性胰腺炎肝损害得以改善。
徐锋于艳艳
关键词:肝疾病还原型谷胱甘肽低分子肝素急性胰腺炎肝损害
基于决策曲线分析超声造影血流灌注参数评估PHC介入治疗后肿瘤活性的价值
2025年
目的 探讨基于决策曲线分析超声造影(CEUS)血流灌注参数评估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介入治疗后肿瘤活性的价值。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行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的86例PHC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患者病灶染色情况并分组,将病灶仍存在肿瘤染色的PHC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残留组,将病灶完全灭活的PHC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灭活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CEUS血流灌注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CEUS血流灌注参数预测PHC患者介入治疗后肿瘤活性的价值;采用决策曲线分析CEUS血流灌注参数评估PHC患者肿瘤活性的价值。结果 介入治疗1个月时,PHC患者中肿瘤残留37例,肿瘤灭活49例,残留组病灶直径长于灭活组,残留组child-pugh分级为B级、病灶≥2个、有饮酒习惯患者占比高于灭活组(P<0.05);残留组达峰时间、增强时间、始退时间、廓清时间短于灭活组,MFD高于灭活组(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达峰时间、增强时间、始退时间、廓清时间及MFD预测PHC患者介入治疗后肿瘤活性的AUC均>0.70,且相较于单独检测,联合检测价值更高(P<0.05);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在阈值0.004~1.000范围内,CEUS血流灌注参数联合评估PHC患者介入治疗后肿瘤活性的净收益率优于单独的净收益率。结论 CEUS血流灌注参数中达峰时间、增强时间、始退时间、廓清时间及MFD可有效反映PHC患者的肿瘤活性,CEUS血流灌注参数对评估PHC患者介入治疗后肿瘤活性具有一定价值。
于艳艳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超声造影肿瘤活性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T2DM)合并甲状腺结节(TN)的超声特征。方法 90例经临床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T2DM诊断标准的老年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90例健康老年女性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超声检查的结果。结果观察组TN阳性率为71.1%高于对照组的4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超声检查特征性改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T2DM合并TN采用超声诊断特征明显,可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于艳艳路会景李福春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A、B、C级患者分别作为A、B、C三组,各16例;4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经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结果肝功能分级与空腹胆囊壁厚度及餐后1 h胆囊壁增厚量呈正相关(P<0.05),且与空腹胆囊前后径及餐后1 h胆囊前后径缩短量呈负相关(P<0.05)。肝功能分级与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而与胆红素以及门静脉主干内径、腹水、脾大、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应用超声检查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前后径及囊壁厚度改变的关系可给予有效的评价,有助于鉴别肝硬化功能损害程度,了解临床治疗的效果。
于艳艳王大伟路会景
关键词:超声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胆囊改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