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少鹏

作品数:1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疼痛
  • 2篇带状疱疹
  • 2篇射频
  • 2篇射频热凝
  • 2篇射频热凝术
  • 2篇神经疼
  • 2篇神经疼痛
  • 2篇曲马多
  • 2篇热凝
  • 2篇热凝术
  • 2篇疱疹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开胸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患者
  • 2篇加巴喷丁
  • 2篇癌痛
  • 2篇癌痛患者

机构

  • 12篇呼和浩特市第...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2篇田少鹏
  • 10篇刘俊清
  • 6篇李娜
  • 5篇李良
  • 3篇杨利珍
  • 2篇张茂生
  • 1篇李娜

传媒

  • 4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效果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VAS量表及简明McGill疼痛问卷评分评价疼痛的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4.29%,对照组为5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PRI感觉项、PRI情感项、PRI总分、PP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PRI感觉项、PRI情感项、PRI总分、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控制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李娜张生茂田少鹏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卡马西平脑卒中中枢性疼痛
一种可弯曲调节的电刀笔
一种可弯曲调节的电刀笔,包括刀头、刀头插座、转动部、操作部、导线和电源插头,刀头插接于刀头插座中,刀头插座通过转动部与操作部铰接,操作部的端部引出导线,电源插头固定于导线的另一端部,操作部上设有电切按键、电凝按键和弯曲调...
刘俊清白玉萍王晓磊李良田少鹏
文献传递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患者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可视组,每组各1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盲探肋间神经射频热凝术,可视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方法,观察手术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1周、治疗1月及治疗3月的视觉模拟评分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相比较,可视组(114.75±17.29)min,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163.82±25.63)min,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前与治疗1周、治疗1月及治疗3月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周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月及治疗3月VA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发现,可视组治疗有效率90.9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2.72%(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如气胸、出血等。结论射频热凝治疗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在超声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效果更确切,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刘俊清田少鹏李娜杨利珍白金萍
关键词:开胸术后疼痛超声引导射频热凝术
一种新型肋骨剪
一种新型肋骨剪,包括第一握持手柄和第二握持手柄,第一握持手柄上开有转动卡槽,第二握持手柄卡在第一握持手柄的转动卡槽中,第一握持手柄和第二握持手柄在转动卡槽处通过铆钉铰接。第一握持手柄的前端固定有防滑剪刀头,防滑剪刀头的剪...
王晓磊田少鹏乔帅刘俊清李良
文献传递
研究加巴喷丁与曲马多联用缓解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临床效果
2016年
目的 深入探讨在缓解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使用加巴喷丁联合曲马多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 年6 月~2015 年11 月期间收治的60 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的顺序,将60 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盐酸曲马多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加巴喷丁与曲马多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老年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加巴喷丁联合曲马多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李娜张茂生刘俊清杨利珍田少鹏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疼痛加巴喷丁曲马多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癌痛患者80例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癌痛患者疼痛程度、自我效能感、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癌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药物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和联合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各4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5 d及30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疼痛,采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评价自我效能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l6^+56^+数量,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30评估生活质量,并比较不同时间点盐酸羟考酮使用量。结果:治疗后30 d,联合组VAS评分低于药物组(P<0.05),CPSS各分量表评分高于药物组(P<0.05),QOL-30评分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15 d及30 d,联合组CD3^+、CD4^+、CDl6^+56^+细胞比例高于药物组(P<0.05),CD8^+细胞比例低于药物组(P<0.05);各时间点联合组羟考酮使用量均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癌痛,能显著提升疗效、减少羟考酮使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提升自我效能感。
李娜张生茂李敏杨丽珍刘俊清田少鹏李树文
关键词:癌痛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星状神经节阻滞疼痛程度
刮吸解剖法与传统电刀法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对比体会
2020年
目的研究刮吸解剖法与传统电刀法运用于胸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纳入的88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研究组采取刮吸解剖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电刀法,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肺癌、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切除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刮吸解剖法运用于胸外科手术中效果明显,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同时提升手术切除率,为预后提供保障,临床可推广使用。
刘俊清王晓磊李良田少鹏白金萍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刮吸解剖法
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联合手法松解治疗重症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手法松解在重症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疼痛科诊治的重症肩周炎患者200例,性别不限,年龄55~62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法松解组(MR组)与联合射频组(UR组),每组100例。MR组患者予以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UR组患者采用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联合手法松解进行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在术前及术后1 h、1个月以及3个月时评定患者疼痛程度,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制定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治疗3个月后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术后各时点VAS评分、肩关节UCLA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UR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时VAS评分均较MR组降低,分别为(1.8±0.9)比(2.6±0.6)、(0.4±0.3)比(1.4±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肩关节UCLA量表各项评分UR组较MR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治疗后3个月时,UR组治疗有效率(96.0%,96/100例)明显高于MR组(87%,87/100例)(P<0.05)。结论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重症肩周炎,可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及其功能,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有效率。
李娜张生茂田少鹏李树文
关键词:脊神经二异丙酚肩周炎粘连松解
ABCB1 C3435T、G2677AT基因形态与癌痛患者疼痛感知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ABCB1C3435T、G2677AT基因形态与癌痛患者疼痛感知的关系。方法:临床纳入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5例恶性肿瘤患者组织病理学标本,将其中有癌痛的患者116例作为癌痛组,无癌痛的患者69例作为无痛组。应用三维聚丙烯酰胺凝胶DNA芯片技术检验患者ABCB1 C3435T、G2677AT基因分型情况,并分析ABCB1C3435T、G2677AT基因形态与癌症患者癌痛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C3435T基因野生型、杂合子及突变型分布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2677AT基因野生型、杂合子及突变型分布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不同的患者C3435T和G2677AT基因型分布频率无差异(P>0.05)。癌痛组患者C3435T与G2677AT不同基因型间组内对比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435T与G2677AT相同基因型对比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B1C3435T与G2677AT基因形态与癌痛患者疼痛感知并无直接关联,尚需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李娜张生茂李敏杨丽珍刘俊清田少鹏李树文
关键词:ABCB1C3435TABCB1癌痛
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探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肺大泡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62例,B组(对照组)58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拔胸管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疼痛时间、住院天数及比较肺不张、肺感染、皮下气肿、上肢活动受限情况发生。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胸管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肺大泡患者疗效较对照组高。
李良刘俊清王晓磊田少鹏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泡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