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玲丽
- 作品数:9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铁道部重点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博弈论的货运通道公铁运输均衡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公铁运输长期占据货运市场的主要运输量,针对公铁运输的差异性及互动联系,构建动态博弈模型,在竞争博弈情况下求出双方的均衡状态。模型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准时性O_i、经济性E_i、货物安全性S_i等,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公铁运输方式的广义出行费用和分担率,并以此初步构建双矩阵模型,随后以铁路运价策略为基准,不断调整双方的运价策略,并将双方满意度最优纳入决策内,最后得到整个模型的最优解。以胜利-张家口通道段的煤炭运输为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为货运市场规划与配置提供参考。
- 胡骥蒯佳婷杜玲丽
- 关键词:博弈
- 地质安全防治物料混合供给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质安全防治物料混合供给装置,包括上料腔、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和出液腔,上料腔左侧下部连接有进料腔,上料腔右侧上部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右侧连接有粉碎腔,粉碎腔下部连接有搅拌腔,搅拌腔右...
- 王庆武巨能攀杜玲丽
- 文献传递
- 考虑出行者偏好和经验的路径选择行为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是包括自身特性在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分析出行者偏好对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首先假设出行者从路网中获取的信息为不完全历史信息,建立了理解行程时间及其更新模型,然后给出了基于经验-加权吸引力(EWA)学习模型和累计强化学习模型的两种偏好动态更新规则,最后通过Dogit模型将理解行程时间和路径偏好共同纳入出行者的路径选择决策中。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考虑路径偏好、路径偏好为固定值、基于EWA学习模型更新路径偏好和基于累计强化学习模型更新路径偏好4种不同偏好情况下网络交通流的演化情况。算例结果表明:相比利用Logit模型不考虑路径偏好的流量分配结果,利用Dogit模型考虑路径偏好的流量分配结果更为均衡,且在考虑偏好时,路径偏好为固定值、基于EWA学习模型更新路径偏好和基于累计强化学习模型更新路径偏好3种情况下路径的均衡流量间差异较小;偏好动态更新时,基于EWA学习模型的路径偏好动态更新规则较累计强化学习模型能更好地捕捉出行个体的路径偏好,但由累计强化学习模型得到的路网流量分配结果更为均衡;偏好为固定值时,路径的均衡流量介于EWA学习模型和累计强化学习模型两种偏好动态更新规则下路径的均衡流量之间。
- 杜玲丽胡骥赵怀明刘海旭蒯佳婷
- 关键词:城市交通路径选择行为
- 拉林铁路巴玉深埋隧道地应力场反演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基于区域构造应力环境和实测地应力成果,根据拉萨—林芝铁路巴玉深埋隧道地形起伏特征将工程区划分为3个区段,利用边界荷载调整法对各区段地应力场进行了反演分析。结果表明:除隧道进出口段外,地应力场均以竖向主应力为主,在隧道最大埋深处最大主应力值达到48 MPa;在隧道进出口段应力值较低,隧道轴线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夹角较小,有利于隧道围岩的稳定;在隧道深埋段竖向主应力与水平主应力值均较高,且隧道轴线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近于正交,不利于隧道围岩的稳定。
- 王庆武巨能攀杜玲丽黄健蒋金阳
- 关键词:深埋隧道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 深埋长大隧道岩爆预测与工程防治研究被引量:32
- 2016年
- 岩爆是深埋长大隧道面临的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准确的岩爆预测对保障施工过程中人员、设备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拉林铁路巴玉隧道为研究对象,依据隧道沿线现场调查工作及试验研究成果,评价了工程区岩体的整体性和岩爆倾向性;以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综合分析隧道工程区地应力场环境及邻近工程实测地应力成果,利用工程类比和三维数值反演方法获得隧道工程区初始应力场;选取隧道横断面作平面应变分析,计算获得开挖后隧道沿线围岩二次应力场;最后利用修改后的谷-陶岩爆判据对隧道全段进行岩爆状态预测,结果表明隧道多段具有发生中等或高等岩爆的可能。
- 王庆武巨能攀杜玲丽黄健胡勇
- 关键词:岩爆预测
- 桑珠岭特长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被引量:19
- 2016年
- 桑珠岭隧道是拉萨-林芝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工程区地质条件复杂,面临着深埋隧道高地应力灾害问题。因此,对其展开初始地应力场分析为保障隧道安全施工及优化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现场勘察工作为基础,综合分析工程区地质资料,利用工程类比法和Anderson理论估算了隧址区主应力方向与量值范围;结合现场地应力实测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隧道工程区地应力场的三维反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测点地应力反演值与实测值在量值与方向上存在较好拟合关系;且同区域构造背景相一致,说明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最后,通过分析桑珠岭隧道沿轴向的地应力分布规律,对隧道沿线的易发岩爆段及岩爆等级进行了初步预测,为后期隧道开挖及支护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 王庆武巨能攀黄健杜玲丽张陈羊
- 关键词:初始地应力场岩爆
- 一种岩土吸水实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土吸水实验装置,包括实验装置本体,实验装置本体的上端设有第一装置盒和第二装置盒,第一装置盒的内部设有微型起重机,微型起重机的一侧设有处理器,另一侧设有重力感应器,微型起重机的底部设有绳索,绳索通过限...
- 王庆武巨能攀杜玲丽
- 文献传递
- 基于时空Transformer的毫米波雷达三维人体姿态重构
- 2024年
- 深度学习技术使得从毫米波雷达捕获的人体散射信号中精确提取人体运动特征并重构三维人体姿态成为可能。然而,目前毫米波雷达人体姿态重构常采用直接将雷达图像映射到三维关节点坐标的单阶段策略,这种跨域层级映射任务使得网络在重构精度、深度信息表达及姿态连贯性上面临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Transformer的多阶段毫米波雷达三维人体姿态重构模型(Spatial-Temporal Pose Reconstruction Transformer,STPRT),通过两阶段策略处理提高重构精度:第一阶段,构建并行多分辨率子网络从水平和垂直雷达图像中提取多尺度的二维关节点信息和空间位置特征并进行融合,随后由全连接层生成二维人体姿态坐标;第二阶段,时空Transformer通过空间注意力模块对每帧中的二维关节坐标进行高维空间特征编码,时间注意力模块捕捉姿态特征在序列帧中的时间演变,增强姿态间的深度感知和空间准确性,实现从二维姿态到三维姿态的映射提升。此外,在训练过程中引入了指数移动平均(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EMA)策略调整梯度下降,从而提升整体映射的精确度和连贯性。在毫米波雷达公开数据集RFSkeleton3D上的验证表明,相比现有的mm-Pose和RPM模型,本模型在减少参数量的同时,将平均关节位置误差降低至7.3 cm。
- 余亚男贾勇杜玲丽林凡强郭世盛
- 关键词:毫米波雷达
- 拉林铁路桑日至加查段三维地应力场反演分析被引量:28
- 2018年
- 桑日至加查地区地形陡倾,河谷深切,构造活动强烈,早更新世以来雅鲁藏布江的强烈侵蚀下切作用引起了该区域构造应力的释放和重分布,应力环境极为复杂,地应力场分析对铁路的选线及施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依据雅鲁藏布江沿岸阶地特征对河谷演化规律进行概化,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以实测地应力资料为基础,利用RBF神经网络和地层剥蚀原理相结合的地应力反演方法,计算得到拉林铁路桑日至加查段现今地应力场。结果表明:各测点处地应力计算值与实测值高度吻合,用该方法获得的地应力场是合理可靠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桑-加峡谷段河谷岸坡及沿岸主要隧道工程地应力场特征,并根据隧道轴线位置主应力量值及方向特征探讨了隧道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王庆武巨能攀杜玲丽黄健胡勇
- 关键词:地应力场反演分析RBF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