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 作品数:10 被引量:184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温室气体减排估算 被引量:8 2017年 发展秸秆沼气工程可有效地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科学核算温室气体减排量为管理和监督温室气体排放状况提供数据支撑。该文以河北省沧州市耿官屯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为研究对象,参考和借鉴了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CDM方法学,构建了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温室气体减排计量方法,包括项目边界、基准线排放量、项目排放量、泄漏量、减排量5个方面,计算了2014年耿官屯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温室气体减排量。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基准排放量包括秸秆处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未建秸秆沼气工程情况下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及农田施用化肥生产耗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项目排放量包括秸秆与沼肥运输过程耗能排放、工程运行过程耗能排放及沼气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项目泄漏量即沼气生产、储存、管网供气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因物理泄漏所造成的排放。2014年耿官屯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基准线CO2排放量为5 776.15 t,项目排放量为57.53 t,泄漏量为136.59 t,减排量为5 582.03 t,约相当于2 100 t标准煤CO2排放量,每消耗1 t(干质量)秸秆可净减排3.56 t,每利用1 m3沼气可净减排11.50 kg。同时,在工程设计、管道设计、工程管理、工艺技术改良升级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大型秸秆沼气工程温室气体减排能力的策略。 王磊 高春雨 毕于运 王亚静 王红彦 孙宁 余婧婧关键词:温室气体 秸秆 秸秆基生物天然气工程的温室气体减排估算 被引量:2 2022年 为准确定量秸秆基生物天然气工程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首先参考UNFCCC方法学和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基于农作物秸秆自然腐解基准线,构建秸秆基生物天然气工程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计量方法;后以河北省临漳县秸秆基生物天然气工程为例,采用构建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农作物秸秆自然腐解基准线,利用CDM方法学和排放因子法构建了秸秆基生物天然气工程温室气体的基准线排放量、项目运行排放量、工程泄漏排放量及净减排量计量方法。运用该计量方法计算出2019年河北省临漳县秸秆基生物天然气工程基准线排放量(以CO计)1.25×10^(5)t,项目排放量1.21×10^(4)t,泄露排放量为10.24t,净减排量1.13×10^(5)t,相当于约4.19×10^(4)t标准煤的CO排放量。因此,本研究构建的以秸秆自然腐解为基准线的秸秆基生物天然气工程温室气体减排计量体系,对于完善生物天然气工程的温室气体减排估算方法学体系,全面评价生物天然气工程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周珂 孔维涛 冯新新 王环 SEGLAH Afi Patience 谢杰 孙宁 高春雨关键词:秸秆 温室气体 碳减排 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温室气体减排效应 被引量:5 2022年 探究我国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方法,定量估算典型工程温室气体减排量,可为我国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减排量估算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撑。参考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UNFCC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方法学、CDM (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以秸秆自然腐解为基准线,建立了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温室气体减排量计量方法。该计量方法包括项目边界、基准线排放、项目排放等方面。结果表明, 2019—2020年一个供暖季甘肃省临洮县5个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示范工程基准线排放量为1610.08 t CO_(2),项目排放量为104.67 t CO_(2),净减排量为1505.41 t CO_(2),约相当于减少了529.45 t标准煤的CO_(2)排放量。临洮县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每消耗1 t玉米秸秆原料,可减少1.17 t CO_(2)排放。本研究系统构建了基于秸秆自然腐解基准线的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温室气体减排量计量方法,完善了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温室气体减排估算方法学体系,证明了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具有明显的减排效果。 冯新新 左涛 孙宁 谢杰 高春雨 毕于运 王亚静关键词:秸秆成型燃料 温室气体减排 国外农作物秸秆利用政策法规综述及其经验启示 被引量:85 2016年 发达国家在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取得丰富的经验和研究进展。中国的秸秆利用管理政策和法规尚不完善。分析国外农作物秸秆利用政策和法规,总结其成功经验,以资中国借鉴。发达国家秸秆利用方式以秸秆还田循环利用为主。为了实现秸秆资源的充分利用,许多发达国家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政策与法规。国外秸秆利用政策主要集中在目标政策、投资扶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与信贷优惠政策、政策激励机制4个方面。国外有关秸秆利用的法规主要包括农业类法规和能源类法规2大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中国秸秆利用政策与法规的建议:一是明确秸秆利用的主导方式和目标,二是加大政府投资扶持力度,三是制定并实施税收和信贷优惠政策,四是建立政策激励机制,五是完善和制定有关秸秆利用的法规和条例。 王红彦 王飞 孙仁华 高春雨 王亚静 孙宁 王磊 毕于运关键词:秸秆 生物质 秸秆利用 我国北方地区沼气工程冬季增温保温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1 2017年 冬季增温保温技术对于保障寒冷地区沼气工程高效运行至关重要。我国沼气工程冬季增温保温技术研发和应用取得了大量成果,文章主要从加热方式、增温热源、工程运行措施3个方面,评述我国北方地区沼气工程增温技术的研究进展,从保温材料、太阳能温室大棚、其他保温技术3个方面,梳理了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冬季保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最后提出未来我国北方地区沼气工程在增温保温技术方面,应重点开展能源投入产出边际效率、低能耗型增温保温工艺、煤炭加热电加热等传统工艺、多能互补加热模式等方面的研发。 王亚静 张弛 高春雨 王红彦 王磊 孙宁 毕于运关键词:沼气工程 基于沼肥不同利用情景的秸秆沼气工程能值分析——以河北省青县耿官屯为例 被引量:2 2016年 对沼肥不同处理方式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系统进行能值分析,评价其生态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河北省沧州市青县耿官屯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为例,按照沼肥不同利用方式,设定为常规情景(情景1)、现实情景(情景2)和假设情景(情景3),进而对3种不同情景的沼气工程能值投入、产出及其能值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情景1、情景2和情景3的能值产出率分别为1.0023、1.0020和1.0029,能值投资率分别为441.45、497.93和341.61,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别为1.08、0.80和0.61;秸秆沼气工程在能源生产、农作物秸秆处理方面均具有一定生态经济效益;随着有机肥生产规模的扩大,工程对购买能值资源的依赖性加强,可持续性下降;系统的经济再生产特性不断加强,向高投入、高产出的方向发展。 王红彦 王亚静 王道龙 高春雨 王磊 孙宁 毕于运关键词:秸秆 沼气工程 能值分析 国外农作物秸秆主要利用方式与经验借鉴 被引量:59 2016年 对国外农作物秸秆利用主要方式的资料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和分析,以资我国借鉴。文献整理表明:秸秆利用的主导方式是秸秆还田循环利用,大部分的秸秆用于直接还田,小部分的秸秆用做饲料;农业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完备的秸秆收储运技术装备体系;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以秸秆发电、致密成型燃料、纤维素乙醇等新型能源化利用为主。最后,借鉴国外秸秆利用的经验,提出我国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一是引进消化与创新研发相结合,努力提高秸秆利用技术装备水平;二是开展试点示范,探索践行"三可"模式;三是大力开展秸秆还田循环利用;四是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运体系;五是积极推行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 孙宁 王飞 孙仁华 王亚静 王红彦 王磊 毕于运关键词:农作物秸秆 日本秸秆利用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及其经验启示 被引量:1 2023年 为总结日本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在J-STAGE、CINII和CNKI等网站检索1970—2021年以来日本有关秸秆综合利用的文献,归纳和分析日本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出台的政策、制定的法律法规等,并对中日秸秆资源管理政策、法律和法规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70—2021年日本形成了以目标政策为指引,以法律法规为保障,以财税等经济扶持政策为动力较为完善的秸秆利用政策、法律和法规体系。在政策制定方面,日本重视发展战略的引导作用,2002年开始出台了《日本生物质战略》等一系列战略,注重秸秆后续产品的扶持力度,实施了政府采购、终端产品补贴、绿色电力交易制度等政策。在法律法规方面,建立了涵盖基本法和专项法较为完善的法律框架体系,具体包括环境保护类法规、生物质能源类法规和电力类法规等16部,内容相对细化、覆盖面广、针对性较强。《生物质利用促进法》和《关于促进农林渔业有机物质资源作为生物燃料原料利用的法律》等对秸秆等生物质发电、成型燃料等利用方式做出具体规定,《肥力促进法》将秸秆直接还田上升至国家法律层面。最后基于中国的国情,提出4个方面的经验启示,包括制定国家、区域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加大秸秆收储运、饲料利用、终端产品的补贴力度,建立政府采购、绿色电力证书等政策激励机制,建议出台《生物质条例》和《全国土壤肥力保养条例》以及支持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相关的专项法律法规。 谢杰 邵敬淼 孙宁 王红彦 王亚静 毕于运 高春雨关键词:秸秆利用 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