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正杰
-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玻璃体混浊患者的焦虑障碍筛查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玻璃体混浊患者的焦虑症状严重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北京燕化医院和北京中能建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玻璃体混浊患者163例,在医师指导下完成自评广泛性焦虑障碍问卷-7(general anxiety disorder-7,GAD-7),GAD-7评分≥10分为焦虑筛查阳性。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焦虑障碍危险因素的筛查。结果163例患者的焦虑筛查阳性率为36.8%,男性筛查阳性率(53.0%)显著高于女性(20.0%);年龄≤35岁的焦虑阳性率(48.9%)显著高于年龄>35岁(2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男性(OR=2.57,95%CI:1.15~5.75,P=0.022)、飞蚊症对生活的重度困扰(OR=13.59,95%CI:4.25~43.43,P=0.001)是焦虑的危险因素,年龄>35岁是保护性因素(OR=0.36,95%CI:0.16~0.81,P=0.013)。结论玻璃体混浊患者焦虑障碍筛查阳性率高,男性焦虑发生率远高于女性,年轻患者更易焦虑。
- 畅立斌袁梦克许正杰姜兆财肖乐
- 关键词:玻璃体混浊飞蚊症焦虑
- 玻璃体腔注射Conbercept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康柏西普(Conbercept)联合视网膜光凝与单纯玻璃体腔注射Conbercept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分析。方法前瞻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在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眼科就诊的48例(50只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玻璃体腔注射Conbercept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组和单纯注药组,对比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厚度(CMT)变化结果及注药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BCVA,分别提高(8.26±17.32)与(8.05±18.48)字符,治疗后第6个月BCVA,分别提高(10.41±15.95)与(9.37±19.49)字符,治疗后1个月CMT分别降低为(228.26±135.32)和(219.05±142.45)μm,治疗后6个月CMT分别降低为(230.41±145.62)和(226.37±139.63)μm,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1个月和治疗后第6个月BCVA均比治疗前提高,CMT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为保持BCVA的提高和CMT的稳定,单纯组需要更多注药次数。结论玻璃体腔注射Conbercept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与单纯玻璃体腔注射Conbercept对糖尿病黄斑水肿均有较好疗效,联合激光治疗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减少玻璃体腔注药次数。
- 畅立斌袁梦克魏航许正杰
- 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糖化血红蛋白激光治疗
-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分析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2017年9月-2020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患者114例,应用数字表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57)应用PRP治疗,观察组(n=57)应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后1周行PRP治疗,治疗后按需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比较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眼压水平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治疗后眼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薄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眼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薄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PRP可促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患者黄斑水肿的改善,提高视力。
- 许正杰
-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的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及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测量和分析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MF)患者的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并探讨MF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于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确诊为单眼MF的患者25例(MF组),同期选取50例(50眼)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成年人为对照组.采用SD-OCT,分别对黄斑中心凹下及其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各1.5 mm处的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采用t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MF患眼与对侧眼相比,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黄斑中心凹下及其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各1.5 mm处的脉络膜厚度均大于MF眼(t=24.131、20.345、16.140、13.923、19.037,P<0.01)及对侧眼(t=22.033、18.066、14.818、13.049、17.247,P<0.01),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MF眼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最薄[(130.3±27.8)μm],与对侧眼相比[(147.8±25.6)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薄可能是MF的危险因素(0R=1.78,95%CI:1.39~2.26,P<0.05).结论 MF患眼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明显变薄,可能和发病机制相关.
- 袁梦克高新晓魏航许正杰畅立斌
- 关键词:黄斑劈裂脉络膜厚度
- 玻璃体激光消融术治疗飞蚊症的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研究玻璃体激光消融术治疗飞蚊症的效果及与患者自觉改善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于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眼科门诊以飞蚊症就诊并接受玻璃体激光消融术治疗、随诊时间3个月以上的玻璃体混浊患者95例95眼。以自设计量表评估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飞蚊症持续时间、眼前黑影的形状、发病以来的变化、对于生活的干扰程度等,玻璃体激光消融术后1周收集患者自评治疗后混浊改善程度、视力、眼压、散瞳检查玻璃体及视网膜情况。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程度可能相关的各因素。结果95例患者治疗后视力均无下降,术后1周飞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者58眼,占61.1%;眼前仍可见漂浮物但减小或自觉好转者29眼,占30.5%,8眼治疗后自觉症状无改善,占8.4%。单变量分析显示玻璃体激光消融术治疗后自觉明显改善的因素为:40岁以上患者(P=0.0003),眼前黑影形态为环形或“C”形等玻璃体混浊患者(P<0.0001),每日看手机等视屏产品时间≤5h的患者(P<0.0064),差异有显著性;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的因素为玻璃体混浊形态4种类型中环形或“C”形混浊的患者自觉改善程度明显好于点丝状/索状片状混浊(OR=11.67,95%CI:4.05~33.65)和点丝状/弥漫遮挡混浊(OR=8.75,95%CI:2.11~36.26)。结论玻璃体激光消融术治疗飞蚊症安全有效,玻璃体后脱离相关的混浊是YAG玻璃体消融术的最佳适应证。40岁以上患者和每日看手机等视屏产品时间≤5h的患者行玻璃体激光消融术治疗后自觉明显改善的比例更多。
- 畅立斌魏航许正杰姜兆财
- 关键词:飞蚊症玻璃体混浊玻璃体后脱离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相关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分析白内障相关的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0例白内障相关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依据电脑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手术,观察组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比较两组眼部指标、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眼表疾病指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两组中央前房深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而BCVA与眼压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两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眼表疾病指数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相关的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眼部指标、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眼表疾病指数,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许正杰陈红
- 关键词: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