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超
-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栓通胶囊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脑栓通胶囊辅助治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血清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康复医院收治的脑梗死伴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11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脑栓通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总面积与Crouse积分,以及血清APN、TNF-α、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MT、粥样硬化斑块总面积与Crouse积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APN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NF-α、hs-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P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脑栓通胶囊辅助治疗脑梗死,可降低患者血清TNF-α、hs-CRP水平,升高APN水平,有效改善颈动脉粥样斑块性质。
- 梁慧超薛丽莉谭燕萍
- 关键词:脑栓通胶囊脑梗死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
- HSYA与芍药苷联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PI3K、Akt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与芍药苷联合用药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Akt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假手术组、HSYA组、芍药苷组、银杏内酯组、合用组。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1 h再灌注6 h后尾静脉注射相应的药物7天,每天1次。HSYA组灌胃HSYA溶液5.0 mg/(kg·d);芍药苷组灌胃芍药苷溶液5.0 mg/(kg·d);合用组是HSYA与芍药苷联合用药,灌胃HSYA溶液和芍药苷溶液各5.0 mg/(kg·d);银杏内酯组灌胃银杏内酯注射液5.0 mg/(kg·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 h后采集相应标本保存,q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PI3K、Akt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I3K mRNA表达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HSYA组、芍药苷组、合用组、银杏内酯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I3K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合用组比较,HSYA组、银杏内酯组大鼠PI3K mRNA的表达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YA与芍药苷联合用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显著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 mRNA过表达,微调Akt mRNA过表达有关。
- 谭燕萍周福宜梁慧超余梦黎廖金明郑丽娴姚晖秦莎莎张继平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芍药苷PI3KMRNAAKTMRNA
- 颅脑创伤后动静脉性脑梗死的相关风险因素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动、静脉性脑梗死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6—2014-11收治的169例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资料进行处理,总结颅脑创伤后影响动脉和静脉损伤的风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瞳孔散大、中线移位≥10mm、环池消失、GCS评分≤8分、合并伤及低血压是动脉性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合并伤、大脑浅静脉损伤及D-二聚体值增高等是静脉性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血压和瞳孔散大是导致动脉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大脑浅静脉损伤是静脉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血压和瞳孔散大是导致动脉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大脑浅静脉损伤是静脉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颅脑损伤后脑梗死的防治中应加强干预。
- 梁慧超谭燕萍
- 关键词:动脉静脉颅脑损伤脑梗死
- 血清VEGF水平与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VEGF水平与外伤性脑梗死(TCI)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01—2014-12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25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行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2组治疗前后及不同预后患者的VEGF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术后VEGF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VEGF水平越高随访中GOS评分越低,同时VEGF水平越高,NIHSS评分越高,神经缺损严重程度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治疗后的VEGF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水平及GOS评分水平均呈正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65、0.71,P<0.05)。结论 TCI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且患者VEGF水平越高预后越差,提示VEGF可作为TCI患者病情、疗效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 谭燕萍张继平梁慧超
- 关键词:颅脑损伤外伤性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预后
-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PDGF含量及PI3K、Akt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含量及PI3K、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1组(羟基红花黄色素A组)、给药2组(羟基红花黄色素A+PDGFβ受体拮抗剂组)、给药3组(PDGFβ受体拮抗剂组),每组各24只。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比较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面积、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与血清中PDGF含量及PI3K、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面积及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1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面积及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P<0.01)。但给药2组和给药3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及血清PDGF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1组脑组织及血清PDGF显著增加(P<0.01)。但给药2组和给药3组脑组织及血清PDGF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1组PI3K、Akt阳性细胞吸光度均显著增加(P<0.01)。但给药2组和给药3组PI3K、Akt阳性细胞吸光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PDGF介导的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来发挥作用。
- 谭燕萍周福宜梁慧超余梦黎廖金明姚晖秦莎莎张继平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羟基红花黄色素API3K/AKT信号通路PDGF
- 华法林治疗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疗效及D-二聚体的变化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华法林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合并脑栓塞的临床效果,并对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271例房颤患者,经过超声检测后未出现血栓的共有207例,作为无血栓组;具有血栓症状的患者共64例,作为血栓组,同时为血栓组患者服用华法林进行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脑栓塞发生率的变化情况,并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结果血栓组患者治疗后脑栓塞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由20.31%(13/64)降低到3.13%(2/64)。同时血栓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无血栓组患者的D-二聚体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利用华法林能够有效对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D-二聚体的含量,提高抗凝效果。
- 梁慧超
- 关键词:脑栓塞华法林D-二聚体疗效
-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脑心通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和血脂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脑心通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科康复医院门诊部收治的8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另联合脑心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和血脂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管壁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显著减小,且治疗后观察组IMT及斑块面积减小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显著,HDL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联合脑心通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作用显著,减小颈动脉斑块大小并有效降低TG、TC、LDL和升高HDL表达水平。
- 梁慧超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瑞舒伐他汀钙脑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