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丙超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冶金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篇胸腰椎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症
  • 1篇血清炎症因子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腰大肌
  • 1篇腰大肌脓肿
  • 1篇腰肌
  • 1篇腰肌脓肿
  • 1篇腰椎
  • 1篇一致性
  • 1篇原发性
  • 1篇融合术
  • 1篇枢椎
  • 1篇脓肿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寰枢
  • 1篇寰枢椎

机构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盛伟斌
  • 5篇王丙超
  • 3篇甫拉提·买买...
  • 3篇徐韬
  • 2篇曹锐
  • 2篇荀传辉
  • 1篇郭海龙
  • 1篇梁卫东
  • 1篇邓强
  • 1篇买尔旦·买买...
  • 1篇王健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血清炎症因子在诊断慢性骨髓炎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炎症因子WBC,ESR,CRP,PCT,IL-6和TNF-α在慢性骨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就诊于南方医院创伤骨科、明确诊断为四肢慢性骨髓炎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信息,...
甫拉提·买买提王丙超盛伟斌
关键词:慢性骨髓炎炎症因子降钙素原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原发性结核性腰大肌脓肿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结核性腰大肌脓肿(TP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自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原发性结核性腰大肌脓肿患者13例,记录所有患者症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微生物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对最终治疗效果予以分析。结果本组13例患者中,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6例患者合并下腹部(包括腹股沟区)疼痛,2例患者有发热,平均病程35 d。11例患者行切开引流,1例患者行穿刺引流,1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术后未见感染等并发症,随访中未见复发或病死患者。结论原发性结核性腰大肌脓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提高对原发性腰大肌脓肿的高度怀疑是早期治疗的关键。切开引流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较低,使用范围较广,是治疗原发性结核性腰大肌脓肿的最可靠的方法。
甫拉提·买买提徐韬买买提艾力·尼亚孜买尔旦·买买提郭海龙荀传辉王丙超盛伟斌
关键词:结核脓肿腰肌脓肿
Factors for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fter lumbar fusion surgery
Objectives:To explore factors associating with adjacent segmental degenerations after lumbar fusion surgery.Me...
王丙超王鹏波盛伟斌
儿童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1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儿资料,男15例,女6例;年龄1.6~12岁。所有患儿均为前脱位,入院后均予枕颌带牵引。均采用Ⅰ期前路松解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复位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损伤和脊髓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颈椎CT及MRI显示寰枢椎均复位满意,脊髓无压迫。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48个月,平均(21.52±7.66)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除3例患儿ASIA分级无明显改变外,其余患儿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ASIA分级由术前B级1级,C级9例,D级11例改进至C级3例,D级7例,E级11例,平均改善率90%;JOA评分由术前(9.73±0.07)分提高到(15.81±1.22)分。术后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4.19±1.15)个月。末次随访期间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及再移位,2例患儿于术后2年拆除内固定。[结论]儿童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牵引复位困难,复位后再脱位的发生率高,采用一期前路松解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王鹏波王丙超徐韬甫拉提.买买提曹锐梁卫东盛伟斌
关键词: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儿童固定融合术
新型胸腰椎骨折损伤AO分型系统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评价新型胸腰椎骨折损伤AO分型系统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探讨影响分型一致性的主要原因。方法:选取5名医师,根据术前正侧位X线片、CT、MRI影像,用新型AO分型系统独立对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损伤患者进行分型。对同一例患者,5名医师在一次分型中只要有1名医师分型不同即认定为不一致。6周后,打乱资料顺序再次分型。全部资料均不含与分型有关的任何标记,应用加权Cohen′s Kappa系数(unweighted Cohen Kappa coefficients)评价观察者间可信度和观察者内可重复性。结果:新型AO分型系统的可信度Kappa系数为0.602,可重复性平均Kappa系数为0.782。在3大骨折类型中,压缩型(A型)和分离移位型(C型)损伤的判定具有中、高度的可信度和极好的可重复性,可信度Kappa系数分别为0.604、0.662,可重复性平均Kappa系数分别为0.787、0.761;牵张型损伤(B型)判定的一致性相对较差,可信度Kappa系数为0.362,可重复性平均Kappa系数为0.657。损伤各亚型整体一致性,可信度Kappa系数为0.526,可重复性平均Kappa系数为0.701;其中B2型一致性最差,可信度Kappa系数为0.214,可重复性平均Kappa系数为0.633;其次为A4型,可信度Kappa系数为0.322,可重复性平均Kappa系数为0.685。结论:新型胸腰椎骨折损伤AO分型系统具有中、高度的一致性和极好的可重复性,但对A4和B2型骨折判定的可信度较差。
王丙超徐韬甫拉提·买买提曹锐邓强荀传辉王健盛伟斌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腰椎一致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