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岩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丁酸钠对尿毒症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丁酸钠对5/6肾切除诱导的尿毒症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10mg/kg氯沙坦钾组、低剂量丁酸钠组(0.4 g/kg)和高剂量丁酸钠组(0.8 g/kg),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行5/6肾切除手术。术后第7周开始给药,模型组每天水饲,高剂量丁酸钠组和低剂量丁酸钠组每天分别灌胃,共给药两周。第9周始处理大鼠,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Clark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试剂盒测定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RT-PCR测定脑组织SDHB、COXII、Gadd45b。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丁酸钠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都有降低,SDH和CCO活性均有升高,脑组织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提高,SDHB、COXII、Gadd45b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且高剂量组结果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酸钠能增加尿毒症大鼠脑组织中与呼吸功能相关基因(SDHB、COXII)的表达,提高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关键酶SDH和CCO活性,改善脑组织线粒体呼吸功能。
- 王惠陈丁丁叶彬岳娟娟张培岩
- 关键词:丁酸钠慢性肾衰线粒体呼吸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
- 慢性肾衰模型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呼吸功能变化及氯沙坦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模型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呼吸功能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质的变化,并探讨氯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病理组(Nx)和氯沙坦干预组(Lst),行5/6肾切除手术,建立慢性肾衰模型,Lst组于饮水中给予氯沙坦(50 mg·L-1)治疗。给药结束后,测定SCr、BUN水平及脑组织MDA的含量和SOD的活性,氧电极法检测脑组织线粒体呼吸3态氧耗率(ST3)、4态氧耗率(ST4)和呼吸控制率(RCR),免疫印迹法观察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Nx组SCr、BUN含量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ST3、RCR显著降低(P<0.01),ST4显著升高(P<0.05),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Caspase-3、Bcl-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Nx组相比,Lst组SCr、BUN含量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ST3、RCR显著升高(P<0.01),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Caspase-3、Bcl-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慢性肾衰可造成大鼠脑组织氧化损伤,损害线粒体呼吸功能,促进神经细胞凋亡。氯沙坦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减少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叶彬崔寒玥王惠岳娟娟张培岩陈丁丁
- 关键词:线粒体呼吸功能氯沙坦
- 内皮祖细胞的迁移及对血管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血管内皮损伤及其修复功能发生障碍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内皮祖细胞是干细胞的一种亚型,为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在成年机体内主要定居在骨髓干细胞池中,具有高增殖潜能。多种因素可刺激EPCs从骨髓动员到外周血液,在细胞因子等作用下归巢到血管损伤部位并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本文就骨髓EPCs从动员到分化为内皮细胞过程中不同标志物的表达及可能存在的分子信号机制进行综述。
- 张培岩陈丁丁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动员归巢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