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永刚

作品数:23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腹股沟
  • 9篇腹股沟疝
  • 6篇修补术
  • 6篇手术
  • 6篇补片
  • 5篇术后
  • 5篇疝修补
  • 4篇修补术后
  • 4篇疝修补术
  • 3篇炎症
  • 3篇炎症反
  • 3篇炎症反应
  • 3篇脂肪干细胞
  • 3篇脂肪源干细胞
  • 3篇聚丙烯补片
  • 3篇急诊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干细胞
  • 2篇圆韧带

机构

  • 23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安县妇幼保健...

作者

  • 23篇黄永刚
  • 15篇王平
  • 14篇高国栋
  • 14篇张方捷
  • 13篇叶静
  • 7篇吴浩
  • 3篇吴浩
  • 1篇袁文琴
  • 1篇杜舟
  • 1篇许晓静
  • 1篇马晨霞
  • 1篇金璐
  • 1篇李绍杰
  • 1篇陈吉彩
  • 1篇唐健雄
  • 1篇杨子昂
  • 1篇朱阿考
  • 1篇黄昌拼

传媒

  • 7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附着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Ⅰ型胶原蛋白支架补片在大鼠腹股沟疝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覆膜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Ⅰ型胶原蛋白支架(PLGA-collagenⅠ)补片对腹股沟疝的修补效果。方法首先,制备PLGA-collagenⅠ补片;然后提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制作腹壁缺损大鼠模型。将覆膜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工程补片(实验组)和无细胞组织工程补片(对照组)分别植入腹股沟。ELISA检测IL-6和IL-10。免疫组化检测巨噬细胞表面抗原,分析炎性反应。HE染色观察补片中自身组织的再生情况和材料降解状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腹膜的完整性。免疫组化检测新生血管状态。Masson三色染色检测胶原蛋白纤维的形成。结果1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巨噬细胞在补片上的浸润均显著增加(P<0.05)。1个月后,炎性反应逐渐消退,巨噬细胞数量减少(P<0.05)。长期实验表明,BMSCs补片能促进胶原纤维的合成,促进血管再生,修补腹壁损伤。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鼠腹壁无肿胀,大鼠健康。术后1、2和6个月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SEM电子显微镜检查。带有BMSCs的PLGA-collagenⅠ补片可促进细胞浸润,血管生成和组织再生,且降解速度更快。6个月后,种植有BMSCs的补片几乎完全降解,没有种植细胞的PLGA-collagenⅠ补片被降解成碎片,并作为异物留在体内。结论植入BMSCs的PLGA-collagenⅠ组织工程材料能更快速可靠的修补疝缺损,达到治疗腹股沟疝的目的。
张方捷高国栋王平叶静黄永刚吴浩
关键词:腹股沟疝炎性反应
介绍一种新的腹部疝分级系统
叶静王平高国栋黄永刚张方捷吴浩
青少年男性腹股沟疝修补方式选择的问卷调查研究
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调查外科医师在治疗青少年男性腹股沟疝时手术方式的不同选择。探讨青少年男性腹股沟疝治疗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我们对不同专业范围的外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其调查结果。问卷以一个16岁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为...
黄永刚叶静郭自成张方捷吴浩高国栋王平
关键词:疝修补小儿外科内环口外科医师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腹膜前间隙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急诊处理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膜前修补术后腹膜前间隙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急诊处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2 096例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膜前修补手术,经腹部CT明确术后腹膜前间隙出血。将38例明确为腹膜前间隙出血的患者纳入病例组,76例未出血腹股沟疝腹膜前修补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腹股沟疝腹膜前修补术后腹膜前间隙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患者中37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成功率为97.37%(37/38)。两组腹股沟疝腹膜前修补手术患者在住院时间[(9.1±3.3)d vs.(5.8±2.5)d,t=3.282,P=0.037]、术前抗凝(26/38 vs.25/76,χ2=4.271,P=0.002)、复发疝(22/38 vs.25/76,χ2=3.450,P=0.019)、手术时间延长(24/38 vs.17/76,χ2=4.628,P=0.004)、学习曲线早期(30/38 vs.15/76,χ2=0.655,P=0.013)、血红蛋白下降幅度[(36±13)g/L vs.(22±7)g/L,t=24.21,P<0.001]及血压下降幅度[(34±9)mm Hg vs.(17±8)mm Hg,t=0.219,P=0.006]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抗凝[OR=4.759,95%CI(1.286,17.606),P=0.019]、复发疝[OR=2.203,95%CI(1.051,6.818),P=0.025]、手术时间延长[OR=3.219,95%CI(1.060,4.792),P=0.021]、学习曲线早期[OR=13.814,95%CI(3.731,51.146),P<0.001]、血红蛋白下降幅度[OR=26.255,95%CI(4.688,56.343),P=0.020]及血压下降幅度[OR=34.091,95%CI(11.494,82.442),P<0.001]为腹股沟疝腹膜前修补术后腹膜前间隙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腹膜前间隙出血采用非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术前抗凝、复发疝、手术时间延长、学习曲线早期、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及血压下降幅度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腹膜前间隙出血的危险因素。
黄永刚叶静张方捷吴浩高国栋王平
关键词:腹股沟腹膜前间隙出血
欧洲疝学会造口旁疝分型(2014年版)解读
王平叶静高国栋张方捷黄永刚吴浩
脂肪干细胞覆膜聚丙烯补片减轻疝修补术后炎症反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rmcells,ADSCs)覆膜聚丙烯补片能否减轻疝修补术后的炎症反应. 方法:培养扩增检测脂肪干细胞并接种到聚丙烯补片上,体外培养10天.分别将A...
张方捷高国栋叶静黄永刚吴浩王平
关键词:疝修补术脂肪源干细胞聚丙烯补片炎症反应
疼痛和情绪管理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研究疼痛和情绪管理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4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10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5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附加疼痛和情绪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时间、疼痛评分、焦虑评分(HAMA)、抑郁评分(HAMD)。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下肢麻木、皮下水肿及溃疡面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6.52、4.61,P=0.034、0.021、0.043);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7、5.546、5.742,P=0.004、0.004、0.003)。结论疼痛和情绪管理能缩短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症状消失时间,降低疼痛、焦虑及抑郁状态。
金璐黄永刚黄昌拼
关键词:静脉曲张
开放下钉枪在腹壁切口疝手术中的应用一例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69岁,因“结肠癌术后11个月,发现下腹部可复性肿物6个月余”入院。患者11个月前因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病理分期IIA(T3N0M0),术后出现局部切口感染,经换药后于术后1个月愈合。6个月前下腹切口处出现包块突出,初时鸡蛋大小,无明显疼痛不适,平卧可回纳,后包块增大。
王平张方捷黄永刚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结肠癌术后升结肠癌病理分期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微创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0例腹股沟疝患儿,根据术中采用的手术方式划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微创疝囊高位结扎术)55例和对照组(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55例,比较分析两组数据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18.57±1.84) min、切口长度(6.54±0.71) mm和出院时间(2.48±0.15) d较对照组短(23.54±2.14) min、(17.14±1.53) mm和(4.81±0.52) d,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67±0.22) m L较对照组(2.84±0.27) m L少,差异显著(P<0.05);术前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观察组患儿IL-6(16.94±2.21) pg/L和CRP(4.85±0.57) mg/L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1.52±3.47) pg/L和(6.63±0.6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鞘膜积液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阴囊血肿3例、鞘膜积液4例及切口感染2例,两组均未发生精索损伤,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2%)远低于对照组(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微创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中效果良好,有利于患儿恢复,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方潮黄永刚
关键词:腹腔镜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鞘膜积液
复合基底膜生物补片应用于腹股沟疝Lichtenstein修补术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一款复合基底膜生物补片与猪小肠黏膜下层(SIS)补片在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个中心招募单侧原发性腹股沟疝并自愿接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将符合入组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腹股沟疝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复合基底膜生物补片、对照组使用SIS补片,按照Lichtenstein术式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患者术后180d的无疝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完成术后4年的长期随访。结果在1年研究期间,5个中心共招募140名患者,有2例试验组患者脱落,最终13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患者68例,对照组70例。试验组的体重较对照组更轻(P=0.028),体重指数更低(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其他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35),在运动视觉模拟评分(VAS)中,试验组较对照组评分更低,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6.165,P_(组间)=0.014),同时在不同时间点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68.4,P时间<0.0001),2组的时间与运动VAS评分交互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交互)=2.921,P_(交互)=0.034)。试验组血清肿发生率(4.62%)显著低于对照组(1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术后180 d试验组无疝复发,对照组1例复发,2组无疝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劣效检验结果显示:2组患者疝复发率之差为-1.39%[95%CI(-6.23%~3.45%)],可信区间上限<10%。后续4年随访中,试验组58例患者无疝复发,对照组54例患者有4例疝复发,其中2例已再次治疗,2组无疝复发
李绍杰谢奇峰李绍春杨子昂黄永刚陈吉彩杜舟王平张剑唐健雄
关键词:补片基底膜猪小肠黏膜下层疝修补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