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站
  • 1篇蛋白印迹试验
  • 1篇性能对比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检测
  • 1篇质控
  • 1篇生化
  • 1篇生化分析仪
  • 1篇室间质评
  • 1篇室内质控
  • 1篇全自动
  • 1篇确证
  • 1篇自动生化分析...
  • 1篇无偿
  • 1篇无偿献血
  • 1篇无偿献血者
  • 1篇献血
  • 1篇献血者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机构

  • 5篇绵阳市红十字...

作者

  • 5篇范文成
  • 5篇何小艳
  • 2篇冯霞
  • 2篇陈素琼
  • 2篇王棚
  • 1篇涂林
  • 1篇朱林
  • 1篇李小容

传媒

  • 2篇医疗装备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绵阳市无偿献血者HIV筛查及确证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究无偿献血者HIV检测策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使用2种(国产、进口各一) ELISA试剂对2013—2017年绵阳市238 605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做抗-HIV筛查,筛查阳性者送检做WB确证试验,根据确证结果对筛查检测情况做分析。结果本组无偿献血者抗-HIV筛查阳性率72. 50/10万(173/238 605),确证阳性率0. 289‰或28. 92/10万(69/238 605)(P<0. 05);确证阴性68份、不确定36份。ELISA双试剂筛查阳性者的确证阳性率93. 24%(69/74),确证阴性率5. 41%(4/74),不确定率1. 35(1/74);单试剂筛查阳性者的确证阳性率0(0/99),不确定35份、确证阴性64份,S/CO值分布为<6和≥0. 8;另有灰区(S/CO值0. 8—1)标本20份,确证均为阴性。国产与进口试剂灵敏度均为100%,阳性预测值为73. 40%,45. 10%。结论 ELISA双试剂筛查阳性与确证阳性呈现明显正相关,灰区设置意义不大,核酸检测实施批签发之后,减少1次酶免检测时,需要合理评估选择检测试剂和方法,科学制定新的献血者检测策略。
范文成冯霞何成容刘旭明艳何小艳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蛋白印迹试验
全自动标本处理系统在血站检测前过程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提高血站检测前过程的工作效率与血站检测整体的自动化水平。方法引进1台全自动标本处理系统,随机处理本站2019年3-5月采集的13 625人(份)献血者血液标本中的7 121个标本的交接、扫码、离心、冷藏、挑选、开盖、转移载架等环节(全自动化组);同时采用传统手工法随机处理6 504个标本(手工组)。比较2组工作流程各环节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等。结果血站检测前过程各环节实现了全自动化的自动化组较手工组:工作人员(数)为1 vs 2,标本平均查找时间(s)为30±10 vs 120±10,完成1批次平均耗时(min)50±10 vs 60±10。结论全自动标本处理系统的应用使血站实验室自动化检验过程前移,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设备不断升级,更新换代,推动检测全过程自动化的发展。
范文成刘洋江玲何小艳张丽苹
关键词:全自动血站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HCV的室内质控
2017年
目的探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抗-HCV室内质控的实施方法。方法通过对质控品选取、确认,质控方法的选取以及室内质控失控的判断规则等,对质控数据进行评价并对失控进行原因分析和处理。结果检测不同浓度的质控品,选取S/CO值应大于1,S/CO均值为2~5,批内变异系数(CV)≤15%的质控品作为常规检测使用。统计分析2014—2015年,ELISA法检测抗-HCV的室内质控结果,违背Westgard多规则12 s 10次;13 s 3次;22 s 2次;41 s 1次,及时查找失控原因并处理。结论 ELISA法室内质控首先要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选择合适的质控品和质控规则,对失控原因认真分析并处理,定期总结,不断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
王棚范文成涂林何小艳刘旭明艳蒙春晖
关键词:ELISA室内质控
HBsAg室间质量评价检测结果分析
2016年
目的通过参加卫计委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按照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对其发放的采供血机构血液检验样本进行检测,对HBs Ag回报的室间质评结果进行分析,并用S/CO值与全国的S/CO均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参加卫计委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工作多年来,每年均取得各个项目满分的好成绩,传染性指标的S/CO值与全国均值接近。结论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可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保证输血安全。
范文成朱林何小艳何成容陈素琼谭寒玉刘旭明艳李小容
关键词:HBSAG室间质评
血站血液检测设备性能对比方法的探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血站血液检测设备性能对比方法。方法:选取献血者血液标本50份,室内质控标本22份,2015年室间质评标本16份,使用2台不同型号的FAME全自动酶免后处理系统和2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进行对比试验。使用同样全自动加样仪进行加样,对2台FAME全自动酶免后处理系统进行平行检测,对比其一致性。对2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低值、高值质控标本的比对偏差进行分析,同时用2台设备平行检测24份血液标本,分析2台设备的一致性、比对偏差以及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2台FAME室内质控检测均值接近,变异系数小;(2)16份室间质量评价检测结果与50份常规献血者标本检测结果一致;(3)2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低值和高值质控标本的比对偏差分别为2.4%和1.74%,均低于分析质量要求(6%);(4)24份献血者标本在2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检测结果经回归分析,一致性为优。结论:选择适宜的标本对血站全自动酶免后处理系统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性能进行对比,其方法稳定、操作简便易行,可作为血站血液检测设备性能对比方法。
范文成王棚冯霞刘旭明艳何小艳陈素琼
关键词:血站自动生化分析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