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赫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外侧壁骨折的治疗策略被引量:29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外侧壁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外侧壁骨折患者资料,男37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65.6岁(42—87岁)。作者根据外侧壁骨折后形态分型:Ⅰ型为单纯外侧壁粉碎,Ⅱ型为外侧壁劈裂,Ⅲ型为外侧壁及股骨转子下粉碎骨折,内侧股骨距粉碎。本组Ⅰ型25例,Ⅱ型4例,Ⅲ型21例。根据3种分型术中采用不同手术固定:Ⅰ型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结合螺钉重建外侧壁;1T型骨折通过钢缆重建外侧壁后行PFNA内固定;Ⅲ型骨折外侧壁无法重建,先解剖复位冠状位和颈干角,再采用PFNA内固定。结果5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7个月(5.24个月)随访。无一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无螺钉切割和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随骨折分型加重,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增加。1例Ⅰ型骨折患者于术后5个月死亡,其余49例患者术后1年按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0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93.9%。结论对于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外侧壁骨折,依据外侧壁骨折形态进行分型并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
- 顾海伦杨军王维丁立峰任德新李赫
- 关键词:髋骨折骨钉外侧壁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13例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总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InsallⅡ型骨折应用MIPO技术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经验和体会。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人工膝关节置换术InsallⅡ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人13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微创闭合复位,经骨膜外与肌肉间插入钢板,经皮小切口将锁定螺钉与钢板的螺孔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3.2个月。13例病人骨折获得骨性愈合。HSS评分平均87.5分。结论:术前应根据此型骨折特点全面计划,选择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可获满意疗效。
- 顾海伦杨军丁立峰王维任德新李赫
- 关键词:假体周围骨折膝关节置换术
- 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膝关节后侧改良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14—03--2015—03诊治因外伤致胫骨平台后柱骨折15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Ⅱ型4例,V型8例,Ⅵ型3例,按照三柱分型均为三柱损伤。采用改良倒L形入路直视下复位后外侧关节面,植骨排钉固定后外侧粉碎塌陷关节面。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平均12.1(8-13)个月,术后均恢复下肢力线和关节面高度。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6(6~9)个月,无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失效、关节僵硬和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5°-130°,膝关节HSS评分平均92.1(72~91)分。结论对于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粉碎伴塌陷的患者,采用改良入路能直视复位关节面和植骨放置排钉钢板.达到对骨折完美支撑。
- 顾海伦杨军丁立峰王维任德新李赫
- 关键词:后侧入路SCHATZKER分型
- 股骨转子间骨折冠状位复位程度有限元分析
- 目的 应用有限元分析比较相同生理载荷,相同骨折类型,不同程度冠状位复位下,应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模型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应用逆向工程原理,对正常人体股骨近端进行医学CT扫描成像,建立精确的股骨近端三维...
- 李赫顾海伦
-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PFNA有限元分析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累及外侧壁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2
- 2018年
-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法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累及外侧壁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外侧壁的意义。方法选择1例健康老年志愿者,男,80岁,根据其股骨近端cT扫描数据,应用Mimics17.0软件和Geomagic Stusio软件建立精确的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AO分型为31-A1.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及同时存在外侧壁骨折时的冠状位移位,并与PFNA装配成一体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在同一载荷下,外侧壁完整或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冠状位无移位、前移位5%、10%、15%、20%,后移位5%、10%、15%、20%时内置物在股骨头、颈、骨折断端、外侧壁及主钉处的应力。结果外侧壁完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断端解剖复位时,股骨头、颈、骨折断端及主钉处内置物应力分别为0.40、30.05、74.35、121.68MPa,外侧壁骨折时以上各部位应力值分别为0.82、47.32、151.92、266.88MPa,增加约100%;向前或向后每增加5%冠状位复位丢失,各个部位的应力以约10%递增。外侧壁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复位丢失20%时,主钉处应力为468.43MPa,是外侧壁完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解剖复位时主钉处应力(121.68MPa)的3倍。结论PFNA固定治疗累及外侧壁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内置物应力将成倍增加;伴随冠状位复位丢失时,主钉与螺旋刀片结合部位应力增加最为显著。
- 任德新顾海伦李赫马庆宇练仲华
- 关键词:髋骨折髓内骨钉有限元分析外侧壁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 目的:总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Insall Ⅱ型骨折,应用MIPO技术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经验和体会。方法:自2010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人工膝关节置换术insall Ⅱ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人13例,均行手术治疗,...
- 李赫顾海伦
- 人工桡骨小头置换治疗不稳定Mason Ⅲ型桡骨小头骨折被引量:5
- 2017年
- 采用解剖桡骨小头假体对18例成人不稳定MasonⅢ型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同期修复韧带。术后VAS评分1(0.5~2)分,按照Morrey肘部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14例,良3例,可1例。1例术后出现异位骨化和假体松动。桡骨小头假体置换同期修复韧带可以提高肘关节的稳定性,对成人粉碎严重、不稳定MasonⅢ型骨折的治疗非常适合。
- 顾海伦杨军王维任德新李赫
- 关键词:桡骨小头骨折
- 人工桡骨小头置换治疗不稳定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
- 目的 讨论解剖型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无法修复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0年1月~2012年1月,12例患者,男7 例,女5 例;年龄22~61岁,平均43.2 岁.尺侧副韧带损伤2 例,桡侧副韧带...
- 李赫顾海伦
- 关键词:桡骨小头骨折
- 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经膝关节后侧改良"倒 L" 形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自 2014年3月至 2015年3月 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创伤骨科病房外伤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5例,其中11男4女,平均年龄为4...
- 李赫顾海伦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后入路临床疗效
- 股粗隆间骨折冠状位复位程度有限元分析
- 目的:基于正常成人股骨近端CT影像数据,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来三维重建股骨近端,应用计算机软件工具Mimics10.0中建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应用有限元法比较冠状位复位程度不同时的股骨近端内固定物的应力差异,为粗隆间...
- 李赫顾海伦
- 关键词:PFNA冠状位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