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瑾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睡眠
  • 4篇中老年
  • 4篇老年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硬化
  • 3篇中老年人
  • 3篇关联性分析
  • 2篇心脏
  • 2篇血脂
  • 2篇血脂异常
  • 2篇睡眠效率
  • 2篇睡眠质量
  • 2篇患病
  • 2篇超声
  • 1篇得分
  • 1篇心动图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病

机构

  • 14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福泉市疾病预...

作者

  • 14篇胡瑾
  • 10篇王子云
  • 9篇汪俊华
  • 3篇杨军
  • 1篇杨敬源
  • 1篇蒋芝月
  • 1篇刘海燕
  • 1篇刘丽
  • 1篇谢瑾
  • 1篇洪峰
  • 1篇杨婷婷

传媒

  • 5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6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乳腺厚度的超声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临床发病率较高。该病确切病因未明,但与卵巢功能失常及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1-2],可引起乳腺非生理性改变。因此,为了解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乳腺厚度的情况,作者对参加体检的206例子宫肌瘤患者和212例子宫正常者,分别进行乳腺厚度的测量,并将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谢瑾胡瑾杨军
关键词:绝经期子宫肌瘤超声检查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特征及价值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情况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3月至2016月5月收治的61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整理其临床资料,比较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手术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有58例患者的黏液瘤诊断正确,2例肉瘤及良性非黏液性肿瘤诊断占位性病变。黏液瘤主要出于左房,大部分附着在房间隔,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包膜较完整。其存有蒂,与心肌有明确分界线,很少复发。恶性肿瘤一般无蒂,活动度比较小、缺少完整的包膜,容易复发,与心肌分界不清楚。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在原发性心脏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凸显重要的价值。
杨军胡瑾
关键词:原发性心脏肿瘤超声心动图
贵阳市中老年女性人群睡眠行为与糖尿病患病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背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慢性病发病风险上升,而睡眠障碍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健康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近年糖尿病病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调查贵阳市中老年(40岁及以上)女性人群睡眠特征及糖尿病现患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6—10月,在贵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支持下,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采用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选择贵阳市云岩区、乌当区、白云区、修文县四个区县进行入户调查,收集其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民族、吸烟状况、饮酒状况、运动频率、三餐规律饮食情况、生育史、绝经状况、高血压患病、体质量情况、中心性肥胖、午睡、午睡时间、夜间睡眠时间、夜间睡眠质量等情况,并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人群之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2758例40岁及以上中老年女性进行分析。其中,自我报告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150例,自我报告患病率为5.4%。糖尿病患者年龄相对较大,且非在婚、汉族、运动频率≥1 d/周、三餐规律饮食、已绝经、高血压患病、超重或肥胖、中心性肥胖、午睡、夜间睡眠质量差所占比例高于非糖尿病人群(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3.626,95%CI(2.463,5.337),P<0.001〕、中心性肥胖〔OR=1.782,95%CI(1.111,2.858),P=0.017〕、午睡情况〔OR=1.727,95%CI(1.161,2.569),P=0.007〕、夜间睡眠质量差〔OR=1.682,95%CI(1.140,2.482),P=0.009〕是4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糖尿病患病的相关因素。非高血压患者午睡〔OR=1.888,95%CI(1.038,3.435),P=0.037〕、夜间睡眠质量差〔OR=1.993,95%CI(1.115,3.563),P=0.020〕与糖尿病患病相关,而中心性肥胖者的午睡情况〔OR=1.588,95%CI(1.033,2.442),P=0.035〕也与糖尿病患病相关。超重或肥胖与夜间睡眠质量差〔OR=1.759,95%CI(1.098,2.820),P=0.019〕、中心性
王子云王子云关菡杨敬源汪俊华刘海燕胡瑾蒋芝月汪俊华洪峰
关键词:睡眠糖尿病女性中老年
40~65岁人群睡眠效率与血脂异常关联性研究
2025年
背景中老年人的睡眠效率(SE)降低可能影响其血脂代谢,需进一步深入分析。目的分析40~65岁人群SE与不同血脂指标间的关联,探讨中心性肥胖在SE与血脂关联间的中介作用,为探讨SE导致血脂异常的途径及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2年3—11月对在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对象进行调查,包括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指标检测三部分。通过有向无环图(DAG)识别SE与血脂异常的关联上所需要调整的最小控制变量集为: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家庭收入、运动及文化程度。采用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E与不同血脂异常指标间的关联。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095名调查对象,根据血脂异常与否分组。两组性别、吸烟、饮酒、运动、腰围、臀围及腰臀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控制变量后与高SE人群相比,低SE人群发生高三酰甘油(TG)血症的风险增加(OR=1.35,95%CI=1.03~1.77),SE与其他血脂指标无关联。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腰臀比(WHR)在SE与高TG血症的关联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β=0.019,95%CI=0.005~0.034),中介效应占比为32.76%。WHR在SE与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的关联中具有遮掩效应。结论WHR可能是低SE与高TG血症关联中的重要路径。
汪蝶吴帮云谭存瑶谌世晖李游蒙玥王大珊胡瑾王子云汪俊华
关键词:睡眠效率血脂异常中老年人
40~65岁人群睡眠时型与血脂异常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背景 中老年人的晚睡行为可能影响其血脂代谢,但二者的关联性仍需深入分析。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中心性肥胖、睡前加餐和吸烟人群睡眠时型与血脂异常的关联性。方法 对2022年3—8月在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40~65岁人群开展问卷调查(n=697),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睡眠情况,采用“清晨型-夜晚型量表”的单项问题来评价睡眠时型。采用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睡眠时型与血脂异常患病风险的关联,在总人群中以性别、中心性肥胖、睡前加餐进行分层分析,在男性人群中以是否吸烟进行分层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排除夜班工作的影响。结果 纳入体检者中,睡眠时型为清晨型偏好393人(56.4%)、夜晚型偏好304人(43.6%),检出血脂异常334人(47.9%)。剔除夜班人群后的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型是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OR(95%CI)=1.54(1.10,2.16)](P<0.05),夜晚型人群患高TG血症、低HDL-C血症的风险高于清晨型人群[OR(95%CI)分别为1.48(1.04,2.12)、1.79(1.18,2.72)](P<0.05)。在总人群中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男性人群和中心性肥胖人群中,夜晚型人群患低HDL-C血症的风险分别是清晨型的1.80倍[95%CI为(1.12,2.91)](P<0.05)和1.73倍[95%CI为(1.02,2.81)](P<0.05);在睡前加餐人群中,夜晚型人群患高TG血症的风险是清晨型的3.43倍[95%CI为(1.30,8.99)](P<0.05),在女性人群、非中心性肥胖人群中睡眠时型对血脂异常及其各指标均无明显影响(P>0.05)。在男性人群中以吸烟分层,结果显示:在吸烟的男性人群中,夜晚型人群患低HDL-C血症的风险是清晨型的1.83倍[95%CI为(1.03,3.26)](P<0.05),在吸烟和不吸烟的男性人群中,睡眠时型对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和非HDL-C异常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在40~65岁人群中,夜晚型睡眠偏好可能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不同性别、是否�
梁晓仙杨瑾金菊珍周静胡瑾盖云丁晓云汪俊华王子云
关键词:昼夜节律血脂异常
贵州省40~65岁人群睡眠质量与肥胖关联及晚睡和睡眠规律性效应修饰
2025年
目的分析贵州省40~65岁人群睡眠质量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超标、中心性肥胖、两种肥胖类型共存的关联差异,探讨晚睡和睡眠规律性对该关联的修饰效应。方法基于2022年3—11月贵州省中老年人群睡眠特征及其与慢性病的随访研究基线调查的40~65岁体检人群,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质量与不同超重/肥胖类型的关系,分层分析探讨不同性别人群晚睡和睡眠规律性对该关联的修饰效应。结果共1101人纳入研究,与正常组比较,睡眠质量差与中心性肥胖呈正向关联(OR=2.12,95%CI:1.41~3.19),男性中睡眠不规律与睡眠质量差同时存在时中心性肥胖发生风险比睡眠不规律或睡眠质量差单独存在时更高(OR=8.57,95%CI:1.20~61.51)。结论睡眠质量差与中心性肥胖呈正向关联,男性中睡眠不规律是睡眠质量差与中心性肥胖关联的效应修饰因子。改善睡眠质量可能有利于减少中心性肥胖,睡眠规律性和睡眠质量的联合干预有助于减少中年男性中心性肥胖的发生风险。
李游汪蝶王大珊蒙玥胡瑾商元昊宋小玲卯光艳王子云汪俊华
关键词:肥胖睡眠质量
小学生学习困难综合心理干预研究
目的:学习困难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儿童青少年时期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学习困难学生个人、家长、学校进行个别的、集体的、或家庭式的综合心理干预,经过验证型心理干预提出具有有效性、可行性的心理干预方法,目...
胡瑾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干预
文献传递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睡眠效率与中老年人群蒙特利尔记忆指数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睡眠效率与蒙特利尔记忆指数(MIS)得分的关系及其性别差异,为预防中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3—8月对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699名体检人员进行面对面调查。应用R4.2.2软件对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利用有向无环图得出睡眠效率与MIS关联中所需调整的最小控制变量集,使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效率与记忆指数的关联性。结果睡眠效率>85%者MIS得分中位数为11分(P_(25)~P_(75):9~13分),高于睡眠效率≤85%者(中位数为10分,P_(25)~P_(75):8~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97,P<0.01)。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相较于睡眠效率高组(>85%),睡眠效率低(≤85%)在MIS得分P20~40分位的回归系数小于零(P<0.05);在男性中,睡眠效率低(≤85%)在MIS得分P_(60)分位点及以下的回归系数小于零(P<0.05),回归系数绝对值由MIS得分P10分位的1.87变化至P_(60)分位的0.71;在女性中,睡眠效率在MIS得分各分位点的影响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效率低对低分位MIS得分的中老年人影响较大,在男性中老年人可能是受影响的主要人群。
盖云吴帮云谭存瑶谌世晖梁晓仙丁晓云胡瑾王子云汪俊华
关键词:睡眠效率记忆分位数回归
40~65岁人群睡眠质量与动脉硬化的关联性研究
2025年
背景睡眠质量是成年人动脉硬化(AS)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其睡眠质量的类别特征尚需进一步探讨,且各睡眠质量类别特征与AS的关联尚未明确。目的了解40~65岁人群睡眠质量的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睡眠质量类别与AS的关联,为完善AS的个体化防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22年3—11月“贵州省中老年人群睡眠特征及其与慢性病的随访研究”的基线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和专业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利用其各维度得分进行潜在类别分析(LCA)。采用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睡眠质量类别与AS的关联,以性别、年龄和是否晚睡进行分层,探讨不同亚组人群睡眠质量类别与AS的关联。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059人,共检出AS患者558例,检出率为52.69%。LCA识别出4种睡眠质量类别,为睡眠相对良好型(类别1,n=458)、睡眠不足伴夜间睡眠质量差型(类别2,n=248)、睡眠低效且不足型(类别3,n=238)和睡眠多重问题型(类别4,n=115)。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类别3人群AS的患病风险高于类别1(PR=1.14,95%CI=1.00~1.30)。亚组分析显示:在女性人群中,类别3和类别4人群患AS的风险分别是类别1人群的1.44倍(95%CI=1.11~1.86)和1.41倍(95%CI=1.06~1.90);男性人群各睡眠质量类别与AS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睡人群中类别4人群患AS的风险是类别1人群的1.26倍(95%CI=1.02~1.56);在非晚睡人群中,类别3人群患AS的风险是类别1人群的1.20倍(95%CI=1.00~1.43)。在4类人群中,类别2人群与AS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65岁人群睡眠质量存在4种潜在的类别特征,不同睡眠类别特征与AS的关联存在一定差异。应结合人群睡眠问题分类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预防AS的发生,尤其重点关注女性和晚睡人群。
宋小玲郑利金菊珍卯光艳商元昊胡瑾汪俊华王子云
关键词:动脉硬化睡眠质量中年人
40~65岁健康体检人群身体健康得分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分析40~65岁健康体检人群身体健康得分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2年3—11月于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104例40~65岁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体格检查、身体成分及高血压疾病史等资料。身体健康得分由小米体脂秤配套运动健康软件报告,综合体脂、水分等体成分数据计算得出。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分析身体健康得分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并进行敏感性和性别分层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合分层分析探索各维度身体成分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纳入分析的1104例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得分显著低于非高血压患者[52.0(30.0)比69.0(35.8)分](Z=-8.547,P<0.001)。身体健康得分越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越高(χ^(2)=18.48,P非线性<0.001)。在总人群中,高体重指数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相关(OR=1.744,95%CI:1.104~2.765),高蛋白质含量与高血压患病风险降低相关(OR=0.587,95%CI:0.344~0.982)(均P<0.05)。性别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仅在男性中高蛋白质含量与高血压患病风险降低相关(OR=0.233,95%CI:0.080~0.592)(P=0.004)。当身体健康得分≥60分时,高体重指数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呈正相关(OR=2.378,95%CI:1.255~4.542)(P=0.008);当身体健康得分<60分时,高内脏脂肪指数(VAI)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呈正相关(OR=4.395,95%CI:1.466~13.620),高蛋白质含量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呈负相关(OR=0.255,95%CI:0.091~0.638)(均P<0.05)。结论40~65岁健康体检人群身体健康得分越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越高;男性在高血压风险防控中应注意机体蛋白质的影响;当身体健康得分≥60分时,应注意体重指数的影响,当身体健康得分<60分时,应注意VAI和机体蛋白质的影响。
王大珊郑利周静胡瑾蒙玥李游汪蝶汪俊华王子云
关键词:高血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